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3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120篇
农作物   2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7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红掌亚利桑那品种进行了缺素症的研究,分别观察并分析了植株和叶片在缺乏某一种大量元素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典型症状。  相似文献   
2.
火鹤花衰退病诊断与检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绍升  谢志成 《植物检疫》2003,17(5):264-268
本文描述了火鹤衰退病病害症状和2种穿孔线虫(香蕉穿孔线虫Rodopholus sim-ilis和柑橘穿孔线虫R.citrophilus)的鉴定特征,提出了检疫检验和疫情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火鹤花穿孔线虫的病原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勇  王宏毅 《植物检疫》2002,16(2):78-80
从进境火鹤花根组织和椰糠介质分离的穿孔线虫群体 ,经形态观察和测计 ,结果表明该线虫为香蕉穿孔线虫。并就穿孔线虫属的分类鉴定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4.
红掌细菌性疫病的病原菌初步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云南西双版纳的红掌上发现一种由细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从叶片的病组织上分离到具有致病性的杆状细菌,将分离的病原菌接种于健康的红掌上,表现出与田间一致的症状。感病初期在叶缘或叶脉间出现水渍状小点,后期病斑多呈棕褐色至黑色坏死,病健交界处多呈黄色。从接种发病的病斑与田间标样上分离的病原菌菌落形态完全相同。通过菌株的培养性状、常规生理生化特性及透射电镜下菌体形态观察结果,将病原菌初步鉴定为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BIOLOG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进一步鉴定病原菌为地毯草黄单胞菌花叶万年青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 dieffenbachiae(Xad)(McCulloch & Pirone) Vauterin et al.  相似文献   
5.
7个红掌品种产生愈伤组织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探讨在不同光照条件下MS大量元素、6-BA、2,4-D、NAA对7个红掌品种愈伤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散射光照对红掌愈伤诱导有促进作用;时红掌愈伤诱导影响排序为:Ms大量元素>NAA>6-BA>2,4-D,大量元素的影响效果最明显,6-BA和2,4-D的影响效果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6.
‘夏焰’红掌是从‘亚利桑那’为母本,‘大哥大’为父本的杂交后代中选出的盆花新品种。平均株高为48.32 cm;叶片中等大小,边缘略波皱,平均长24.45 cm,宽13.44 cm;佛焰苞红色,平展,富有光泽,平均长11.6 cm,宽9.2 cm,与花梗的角度近直角;肉穗花序平均长5.01 cm,白色至乳白色。从组培苗出瓶至成品花需16 ~ 18个月。  相似文献   
7.
‘明农月华’红掌是以‘森萨’为母本,‘白王子’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紫色盆花新品种。株形直立紧凑,生长势强,具有丛生特性。平均株高56.0 cm,冠幅46.8 cm。叶片深绿呈卵心形;佛焰苞中等卵圆形,粉紫色且富有光泽,肉穗花序直立,呈紫色,高于叶。从组培苗出瓶至形成成品约15个月,常年开花,花期持久,抗病性强,适应性好。  相似文献   
8.
红掌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与不定芽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红掌3个不同部位的材料(叶片、叶柄、茎段)为接种外植体,对红掌的离体培养技术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部位对愈伤组织诱导差异显著,其中叶柄诱导率最高,达到86.7%,为最佳取材部位。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以MS+6BA2.0 mg·L-1+2,4D0.2 mg·L-1为最好; MS+BA2.0 mg·L-1+NAA0.25 mg·L-1对不定芽分化效果良好。第3期郭军战等红掌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与不定芽分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以花烛(Anthurium andraeanum Lind. ) 盆花品种无菌苗叶片、叶柄、根段为外植体, 对花烛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花烛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结果表明, 花烛叶片较其他外植体更适宜体细胞胚的诱导; 胚性愈伤组织及胚性结构诱导最适培养基为改良MS + 2, 4-D 2.0~3.0 mg·L - 1 + KT 0.5 mg·L - 1 +蔗糖2% +葡萄糖1% , pH 5.5, 暗培养40 d, 诱导率可达90.3%; 体胚发育适宜培养基为改良MS + 6-BA 0.5 mg·L - 1 +蔗糖3% , 光强20 μmol·m -2 · s-1 , 培养20 d后体胚萌发率达6219%; 萌发的体胚在发育培养基上继续培养30 d后均能发育成完整植株。对不同阶段培养材料的组织结构及超微结构的观察证明了花烛体胚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安祖花茎尖于MS 6-BA1.0mg/L IBA0.1mg/L中诱导的愈伤在不切割、切割成片状及糊状三种不同的方式下对其增重倍率、芽分化率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蔗糖和IBA浓度诱导芽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切割成片状的愈伤组织其增殖倍率、芽分化率明显优于其它两种方式;诱导出来的芽在1/2MS IBA0.5mg/L中附加5%的蔗糖最有利于根的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