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5篇
  3篇
综合类   37篇
畜牧兽医   3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九中  王忠 《饲料研究》2004,(10):35-36
试验选择80头未断奶仔猪,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0头仔猪。对照组仔猪于断奶前、后分别饲喂仔猪颗粒料,而试验组仔猪于断奶前、后分别在饲喂仔猪颗粒料的基础上添加奶替代品。分别于断奶前2d(30日龄),断奶后第2天(34日龄)、第16天(48日龄),对所有猪进行称重,同时从每处理中随机选取1头仔猪屠宰取样进行空肠黏膜麦芽糖酶、乳糖酶的活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奶替代品的添加能显著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从而大大增强了仔猪在断奶期间的抗病能力。奶替代品的添加对空肠黏膜麦芽糖酶、乳糖酶的活性没有显著影响,但有升高空肠黏膜内酶活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研究探讨了低乳糖酸奶产品的配方组成及其生产工艺条件等。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产品除具备有普通酸奶的营养丰富全面、口味酸甜爽口纯正以及凝固性能良好和无褐变等特点外,其乳糖的水解率高达70%以上.可以有效的预防人体乳糖不耐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1.乳糖酶缺乏的人不能喝牛奶。牛奶中乳糖含量高,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必须在消化道乳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才能够被吸收。如果乳糖酶缺乏,食用牛奶后会引起腹痛、腹泻。  相似文献   
4.
通过试验研究了一株产乳糖酶脆壁克鲁维酵母的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条件,最终确定了该株酵母的最佳发酵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此株脆壁克鲁维酵母发酵生产乳糖酶的最佳培养基成分为:乳糖4%,酵母粉3%,MnCl2 1mmol/mL;最佳培养条件:接种量10%,温度28℃,初始pH7-7.5,摇床转数180r/min,培养时间36h。在此条件下培养,乳糖酶活力达1100u/mL或4140u/g干菌体。  相似文献   
5.
乳糖不耐受与功能性液体乳——低乳糖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乳糖不耐受发病机理和世界病情现状。分析了防治乳糖不耐受的低乳糖奶物理、化学和酶法等生产工艺的优缺点。重点展望了酶法低乳糖奶的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以及改进产品工艺过程和改善产品风味,扩大牛奶消费人群。  相似文献   
6.
低乳糖牛奶生产技术乳糖消化不良是由于人类肠腔内缺乏乳糖酶乳糖酶活性低所致,这种情况会导致乳吸收障碍,从而产生乳糖不耐受症状,表现为胃胀、腹泻、肠绞痛等。我国可能有70%的人群不同程度有这种症状。  相似文献   
7.
高温乳糖酶产生菌株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产高温乳糖酶的黑曲霉菌株(Aspergillusniger)D2-26作为出发菌株,经1次紫外线和3次γ射线诱变后,获得1株产高温乳糖酶的黑曲霉突变株UCo-3,其菌落形态较出发菌株略有差异,菌落呈圆形年轮状,菌落背面只在接种处有明显的皱褶。该突变株产生的高温乳糖酶活力达16 27U mL。  相似文献   
8.
乳与乳制品是营养成分十分丰富的天然食品,其营养价值早已得到了世人的公认,然而美中不足的是由于部分人体内缺乏乳糖酶导致的乳糖不耐受现象,影响了他们对乳制品的正常摄入,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乳制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和人体对乳制品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随着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利用乳糖酶定向水解牛乳中大量的乳糖,从而使得从根本上解决乳糖不耐受这一困绕世人多年的医学难题成为可能。本文就乳糖酶在乳制品加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作一简要论述,以期对大家有所启迪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乳糖酶-根皮苷水解酶(lactase-phlorizin hydrolase,LPH)是肠组织上皮细胞微绒膜上的一种糖蛋白,对乳糖和根皮苷有水解活性。鉴定了家蚕基因组中的一个LPH基因,命名为BmLPH014192。该基因CDS长1 305 bp,编码434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质量为50.8 kD,等电点(pI)为5.35。将该基因的cDNA与家蚕基因组序列比对,显示其具有7个外显子,外显子/内含子边界处均符合GT-AG规则。将BmLPH014192与哺乳动物人、褐鼠、家兔和昆虫黑腹果蝇、冈比亚按蚊、二化螟、佛罗里达弓背蚁、大红斑蝶等的LPH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相似度都在60%左右;聚类分析中BmLPH014192与昆虫类LPH聚在一起。芯片数据分析结果表明BmLPH014192在家蚕5龄第3天幼虫的9个组织中,只在中肠中有表达,并且表达量很高。在绿茧品种大造和白茧品种19-710幼虫的中肠中扩增到的特异性条带其长度分别为1 000 bp和750 bp,存在序列选择性剪接;在其它白茧品种的中肠中没有扩增出特异性条带。推测BmLPH014192的特殊表达方式可能与其在不同家蚕品种中肠组织中的特异性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产乳糖酶的米曲霉菌株的最佳发酵培养条件,研究了米曲霉产乳糖酶的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条件。结果表明,米曲霉产乳糖酶的最佳培养基成分为:乳糖1.1%,蛋白胨0.5%,KH2PO4 2%,麸皮粉1.5%,桔皮粉1%;最佳培养条件:接种量10%,温度30℃,初始pH5.5,装液量50mL/250mL,摇床转数180r/min,培养时间4d。在此条件下培养,乳糖酶活力达2348 U/L。是初始发酵条件下酶活力的15.6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