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黄河内蒙古段主要水情控制断面冰情信息的预报模型,为黄河内蒙古段的冰凌研究和灾害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黄河内蒙段三湖河站为研究对象,运用数理统计中的互相关分析和显著性检验方法,对黄河三湖河站封河日期、开河日期及影响因素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析,筛选封、开河日期的预报因子,进而建立冰情信息预报的AGA-Shepard模型。【结果】依据《水文情报预报规范》,所建立的AGA-Shepard模型对于三湖河站封、开河日期的预报精度达到85.7%和83.3%,属于甲等预报方案。【结论】建立的AGA-Shepard模型可以用于黄河三湖河站封河日期、开河日期的预报。  相似文献   
2.
针对2008年初南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根据大量的实况资料和权威部门发布的信息,综合分析了冰情和灾情 并在此基础上,利用1月10日~2月6日102.0°~122.5°E,20.2°~40.0°N之间59个气象站7008、50 hPa及地面气温、冰冻厚度资料,研究了具体的冰冻演变过程及其成因。得出如下结论:①这次冰灾总体属于50年一遇 ②冰灾主要对5个部门造成严重破坏,直接经济损失1 516.5亿元人民币 ③冰灾的成因主要有:寒潮的爆发导致了冰灾的开始 稳定少变的冷高压不断分裂冷空气补充南下,而偏强偏北的副高使冷空气在江南北部长久停留 稳定的大气环流形势使冰灾得以维持 频繁东移的南支槽为冰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降水条件 强大的逆温层提供了过冷水滴的生长条件。  相似文献   
3.
黄河河曲段自1982年春季发生冰塞,造成了巨大灾害之后,才开展了冰情观测与试验。本文对1981年-1998年万家寨水库蓄水前17年的冰情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整理,提出了冰情灾害发生的成因。  相似文献   
4.
灰色拓扑预测方法在冰情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灰色拓扑预测方法,根据1957年-1983年的实测资料,探讨黄河内蒙古段冰情预报的规律,并建立了冰情预测模型,对1984~2005年的开河、封河情况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本模型具有模型预见期长,计算所需参数简单,使用范围广等特点。用于中长期预报预报,结果基本符合实际,可以为黄河防凌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薛小辉  王富强  周翔南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765-11768
[目的]研究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SVR的黄河宁蒙段封河、开河日期预报模型。[方法]采用相关分析和成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合适的冰情预报因子组合,并运用粒子群算优化方法确定最优参数构建预报模型,将其运用到黄河宁蒙段封开河日期预报中。[结果]该模型预报精度高、运行时间短,预报平均误差为3.51 d,平均运行时间为10.464 s,预报效果明显优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回归与反向传播式神经网络,能够较准确地对封开河日期做出预报。[结论]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回归的方法可以用于冰情预报。  相似文献   
6.
黄河内蒙古段冰情信息变化特性的小波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内蒙古段是黄河产生冰凌灾害的主要河段之一,几乎每年都产生凌汛,了解黄河内蒙古段冰情信息变化规律,对于黄河内蒙古段的冰凌研究和冰凌灾害防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尝试采用小波理论对黄河内蒙古段冰情信息时间序列进行分析,以小波变换系数和小波方差图对其进行多时间尺度分析,揭示其系统变化特性,为黄河内蒙古段的冰凌研究和冰情预报奠定基础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两种改进的BP模型预报黄河内蒙段冰情信息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内蒙古段是黄河产生冰凌灾害的主要河段之一,几乎每年都产生凌汛,了解黄河内蒙古段冰情信息变化规律,建立冰情信息的预报模型对于黄河内蒙古段的冰凌研究和冰凌灾害防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选择黄河内蒙古段巴彦高勒水文站为典型站,建立了进行流凌日期、封河日期及开河日期等冰情信息预报的两种改进的BP神经网络模型(A-BP和AGA-BP),对它们的预报效果进行了评价和对比,并且给出了提高冰情预报精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郑东  曹传云 《齐鲁渔业》2006,23(5):42-43
2005年度(2005年12月-2006年2月)莱州湾海域出现了近25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冰情。严重冰封时一般冰厚20 cm,最大为40 cm,岸边堆积高度达1 m左右,浮冰最大外围线约14 km,冰期共计51 天。该时段内,对山东半岛北部沿海的水产养殖、海  相似文献   
9.
毕建军  郑东 《齐鲁渔业》2007,24(12):57-58
1上年度冰情回顾 2006年度(2002年12月~2007年2月)山东半岛北部沿海冰情为常年偏轻年份(2.5级)。除在局部河口区(黄河口、小清河)出现少量沿岸冰以外,整个山东半岛北部沿海未出现结冰现象,属“暖冬型”年份。  相似文献   
10.
介绍影响冰情流量的主要因素,包括热力因素、冰情因素、水力因素等方面内容,以供水文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