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1篇
  5篇
综合类   50篇
水产渔业   100篇
畜牧兽医   70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胚胎工程的飞速发展,人们利用卵母细胞体外培养,体外受精等技术,已成功地培育出“试管牛”,“试管羊”,“试管猪”等,从而为快速繁育优良品种提供了可能。对卵母细胞成熟机制的研究,无疑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着重讨论影响卵子成熟的一些因素。我们知道,在动物繁殖期,卵母细胞开始生长、发育,积累营养物质,最后形成有许多颗粒细胞包围的,含有充满液体囊腔的囊状滤泡。但此时卵母细胞仍停留在减数分裂Ⅰ的双线期,没有完成减数分裂,故而这种卵母细胞不能受精。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分析研究了:(1)猪卵子体外成熟所需要的培养时间;(2)促性腺激素和猪卵泡液对猪卵子体外成熟的作用;(3)不同体外受精次数对猪卵子体受精率的影响;(4)不同精子获能辅助剂对猪精子体外获能的作用;(5)不同种类猪精液的体外受精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猪卵子体外成熟所需培养时间是32-36小时,在体外成熟培养液中加入0.25IU/ml PMSG(或FSH)和10%猪卵泡液可以促进猪卵子体外成熟,在精子体外获能培养液中加入0.05mg/ml肝素,在体外受精培养液中加入2mg/ml咖啡因可以促进猪精子体外获能并可提高体外受精率,体外成熟后的猪卵子进行2次受精可以获得较高的体外受精率,本试验用新鲜射出精子,冷冻射出精子,新附睾精子,冷冻附睾精子对体外成熟猪卵子进行体外受精,受精后卵裂率(2-4细胞期)分别是24.26%、23.40%,22.65%和24.24%。  相似文献   
3.
樊大刚 《山东畜牧兽医》2010,31(10):100-101
母猪每次排卵在20粒左右,卵子受精率在95%以上,而母猪产活仔猪数大约在10头左右,母猪所排出的卵子,大约1/2能正常发育为活仔猪。造成胚胎与胎儿在体内死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采用紫外线遗传灭活的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精子激活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卵子,并用6-DMAP诱导染色体加倍的方法,获得第二极体抑制型雌核发育二倍体早期胚胎。多聚甲醛固定、免疫荧光染色后,运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栉孔扇贝正常发育卵子和异源精子诱导的雌核发育卵子,对其受精过程中微管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1)正常发育组受精卵内以微管为基础的纺锤体能够顺利地组装并引导卵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和第一、第二极体的排放,以及雌、雄原核融合和第一次卵裂;(2)异源精子诱导雌核发育的卵子经6-DMAP处理后,部分微管变得模糊或消失,纺锤体受到破坏导致染色体的分离无法进行,第二极体的形成受到抑制并使雌核染色体二倍化;去除6-DMAP作用后,微管重新组装,雌核分裂重新启动继而进行卵裂;精核保持固浓缩状态或轻微膨胀形成雄性原核,但卵裂后期则以致密的染色质体(DCB)形式存在于分裂沟上或进入一个卵裂球中。结果证实,长牡蛎精子经紫外线遗传灭活后可顺利进入并激活栉孔扇贝成熟卵子但不参与合子核的形成,6-DMAP也可有效抑制第二极体的排放而获得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本实验结果为研究异源精子诱导栉孔扇贝雌核发育的可行性提供了细胞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斑腿蝗科2种蝗虫卵子发生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短星翅蝗(Calliptamus abbreviatus)和长翅素木蝗(Shirakiacris shirakii)组织学观察与测量的结果表明:卵母细胞体积和形态变化显著,呈现先慢后快的发育特点;细胞核体积增长在发育初期增长速度大于后期;滤泡细胞体积在卵黄发生期达到峰值,呈高柱状,卵黄发生结束后退化,呈柳叶状;2种蝗虫卵子发生的发育进程具明显的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6.
温度对中华鲟精子、卵子短期保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中华鲟精子和卵子在低温(8,12℃)、中温(16,20℃)和高温(24,28℃)条件下短期保存的效果。结果发现:精子保存时间随着保存温度的升高逐渐缩短,8℃下可保存146 h以上,而28℃下只能保存32 h。低温下保存精子的活力强于高温下保存的精子,表现为快速运动时间和总活动时间较长;卵子适合在中温(16,20℃)下保存,高温或者低温对卵子的保存都不利,28℃下只能保存4~8 h,8℃下只能保存4~10 h,而在16℃和20℃下可保存18~20 h。  相似文献   
7.
锯缘青蟹卵巢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根据锯缘青蟹卵巢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组织学特征,卵巢发育可以划分为六个时期:未发育期、发育早期、发育期、将成熟期、成熟期和排卵后期。在发育早期,多数卵母细胞胞质中有多个嗜酸性液泡,这种结构在其他十足类卵母细胞中较少见。少数个体在发育早期发生卵母细胞全面退化,这种现象可能是缺乏交配或饥饿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对虾是一种繁殖能力很强的大型虾类,排卵量在59万粒以上,卵子在海水中孵化、变态和发育成长。对虾产卵场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影响虾卵及幼体的成活、生长,是决定对虾世代数量变动的一个主要因素。为此,我们从1969年开始就对渤海河口对虾主要产卵场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9.
<正> 引言雌核发育就是由卵子被不提供遗传物质的精子激活后形成胚胎的一种生殖方式。这在少数种类如花?、(poecilia formosa),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的某些种群中是一种自然的繁殖方式。在受精和早期发育阶段使用各种处理可以人工诱导雌核发育。这种处理必须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使雄配子的遗传物质失  相似文献   
10.
添加虾红素使虹鳟鱼肌肉和卵子着色试验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ASTAXANTHIN虾红索着色剂,按不同添加量在饲料中添加,观察虹鳟摄食后肌肉的最佳着色时间及卵子着色状况,取得最佳着色效果的添加量及所需日数,总结出在养鳟生产上可行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