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0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256篇
林业   116篇
农学   289篇
基础科学   65篇
  282篇
综合类   1804篇
农作物   152篇
水产渔业   237篇
畜牧兽医   777篇
园艺   293篇
植物保护   554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59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268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杂交高粱种子的生产取决于胞质核雄性不育性(CMS)的利用。目前广泛采用的高粱CMS资源是来自milo或雄性不育诱导的milo胞质组。载有该胞质的品系的育性恢复急需通过两个基因的互补作用机制来实现;1989年Sehertz等人研究了大量的高粱品系,  相似文献   
3.
4.
嗜冷菌耐热性胞外蛋白酶对液态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嗜冷菌产生的耐热性胞外蛋白酶是引起乳及乳制品多种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多数嗜冷菌产生的胞外蛋白酶属于碱性金属蛋白酶,对热处理具有非常高的稳定性,最适的温度和pH分别在30-40℃和6-8。嗜冷菌胞外耐热性蛋白酶耐热的机理在于经过高温处理后,未被破坏的处于非折叠状态的蛋白酶分子在冷却过程中重新折叠成有活性的天然构象,因此,生奶中一旦产生此类蛋白酶后,无法通过单一的热处理完全灭活。作为一种嗜冷菌污染的更具代表性的指征,此类蛋白酶可以利用FITC-干酪素来检测其活力,达到有效控制生奶及其它乳制品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测定了pH、温度和EDTA对纯化的绵羊的瘤胃微生物胞外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并用一已知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肽段(由15个氨基酸组成)作为底物,进一步测定了蛋白酶的酶切位点。结果表明,(1)纯化蛋白酶的最适pH在6.0~6.5之间,最适温度为40℃左右。(2)不同浓度的EDTA(浓度分别为1,10,25,50,75和100mM)对蛋白酶活性没有影响,因而该酶属于丝氨酸蛋白酶类。(3)纯化蛋白酶是一种内肽酶,其酶切位点在组氨酸—酪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亮氨酸—赖氨酸(?)和(或)缬氨酸—赖氨酸(?)相连的肽键。(4)胰蛋白酶和纯化的蛋白酶虽同属丝氨酸蛋白酶类,但前者对底物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后者对底物的专一性不强,这是瘤胃内饲料蛋白质强烈降解的主要原因之  相似文献   
6.
胞转者,小肠结病.蹲腰不尿,行而尿滴者,胞经痛也.皆因乘骑勇急,卒热而饮冷水,水未入肠,加之紧跑,清气未升,浊气未降,清浊未分,冷热相击,致膀胱闭塞.马肚腹疼痛,踏地蹲腰,欲卧不卧而成此病.  相似文献   
7.
对 2 0 0 1年荆州市种植的新红宝西瓜出现的异形果现象进行了大面积田间调查 ,分析了异形果的形成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原生原体融合构建高效降解工程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南林学院学报》2001,21(2):42-46
  相似文献   
9.
肉毒梭菌毒素中毒(肉毒中毒)是由梭状芽胞杆菌属肉毒梭菌污染肉类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急性中毒性传染性疾病,银黑狐的饲料以肉类和其他蛋白质类饲料为主,在夏秋季节由于温、湿度较高,容易发生肉毒中毒。在临床诊疗实践中笔者遇到一起银黑狐典型肉毒中毒病例,并经过一系列实验室诊断进行确诊,现将诊断过程总结如下。1发病情况辽宁省葫芦岛市某养狐专业户饲养银黑狐380只,年龄为2~18月龄。2004年9月3日,两群240只银黑狐突然发病,全群精神沉郁,不愿采食,第2天60余只相继死亡,发病前一天,畜主将过期的狐狸精粉料投给了发病群,经检查该精料已有不…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