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60篇
  免费   312篇
  国内免费   477篇
林业   30篇
农学   226篇
基础科学   141篇
  83篇
综合类   6434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1753篇
畜牧兽医   28506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196篇
  2023年   721篇
  2022年   804篇
  2021年   749篇
  2020年   552篇
  2019年   1052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514篇
  2016年   637篇
  2015年   761篇
  2014年   1901篇
  2013年   2038篇
  2012年   3164篇
  2011年   2910篇
  2010年   2342篇
  2009年   2457篇
  2008年   2521篇
  2007年   2002篇
  2006年   1907篇
  2005年   1792篇
  2004年   1210篇
  2003年   1155篇
  2002年   968篇
  2001年   844篇
  2000年   701篇
  1999年   497篇
  1998年   406篇
  1997年   385篇
  1996年   298篇
  1995年   314篇
  1994年   281篇
  1993年   268篇
  1992年   216篇
  1991年   180篇
  1990年   129篇
  1989年   12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4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直链/支链淀粉比例对断奶羔羊瘤胃细菌、瘤胃发酵及其上皮乳头形态特征等的影响,为羔羊饲粮配制提供数据支持。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选取27只体重相近的健康湘东黑山羊断奶羔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9头),分别饲喂直链/支链淀粉比例为0.263、0.611及1.833的试验饲粮。试验期共35 d,其中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除瘤胃液中性木聚糖酶活性、瘤胃上皮乳头宽度及瘤胃固相内容物栖瘤胃普雷沃氏菌的数量外,瘤胃液其他酶活性、瘤胃上皮乳头高度与表面积、瘤胃发酵特性及瘤胃内容物细菌组成不受饲粮直链/支链淀粉比例的影响(P0.05)。当饲粮直链/支链淀粉比例提高至1.833时可显著提高断奶羔羊瘤胃液中性木聚糖酶活性(P=0.009)及瘤胃上皮乳头宽度(P=0.010),显著降低瘤胃固相内容物栖瘤胃普雷沃氏菌的数量(P=0.010)。结果提示,适当提高饲粮直链/支链淀粉比例有益于断奶羔羊瘤胃微生物酶活性与瘤胃乳头发育。根据本研究结果,断奶黑山羊饲粮中直链/支链淀粉比例为0.611时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二甲酸钾(KDF)和苯甲酸(BA)对断奶后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两种添加剂都被欧盟批准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用于猪。KDF (添加量0.6%)和BA(添加量0.5%)分别用于2×240头断奶后仔猪(断奶日龄28 d,大白×长白×皮特兰)直至42日龄。自由采食(饲料含17.8%粗蛋白)和饮水。仔猪圈栏饲养,每处理组10栏(始重7.8 kg)。试验数据统计分析以P0.05作为显著性水平。结果表明:试验结束时二甲酸钾处理组仔猪日均采食量极显著多于正对照组(分别为346 g和294 g),同时平均日增重也显著提高了40 g (分别为315 g和273 g)。但两组的饲料转化率没有发现统计学差异。由此可见,与正对照组相比,二甲酸钾更能促进仔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3.
“有鸡的地方,就有鸡球虫”,鸡球虫病是一种常见且高发病率的寄生虫病,对养鸡生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1].梭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和鸡消化道内,是一类条件性病原菌,当动物肠道黏膜受损和肠道内环境失衡时,致病性产气荚膜梭菌大量繁殖和产生毒素,导致坏死性肠炎发生[2]。由于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直肠的黏膜可以被不同种类的球虫寄生和侵害,造成广泛肠道黏膜受损,为梭菌继发感染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母猪妊娠饲粮中添加甲基供体对新生仔猪肝脏糖脂代谢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将平均体重为(102.8±6.3) kg的"杜洛克×二花脸"初胎母猪在人工授精后分为2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n=21)和添加甲基供体(4 700 mg/kg蛋氨酸、16.3 mg/kg叶酸、2 230 mg/kg胆碱、0.15 mg/kg维生素B_(12)和1 180 mg/kg维生素B6)的基础饲粮(甲基供体组,n=22)。饲养试验从母猪配种开始至母猪分娩结束。母猪分娩结束后,称取新生仔猪重,然后每组选取8窝,每窝选取1头仔猪(每组共选取8头仔猪)进行屠宰采样,测定新生仔猪内脏器官重量,并采集肝脏,用于测定肝脏糖脂代谢和线粒体功能指标。结果表明:1)相比对照组,母猪妊娠饲粮中添加甲基供体对新生仔猪个体重和肝脏重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提高了新生仔猪脾脏重量(P0.05)。2)相比对照组,母猪妊娠饲粮中添加甲基供体显著提高了新生仔猪肝脏中糖原(Gly)含量、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与葡萄糖-6-磷酸酶(G6PC)活性(P0.05),并显著降低了新生仔猪肝脏中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含量(P0.05)。3)相比对照组,母猪妊娠饲粮中添加甲基供体显著上调了新生仔猪肝脏糖异生相关酶如PEPCK1和G6PC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P0.05),显著下调了新生仔猪肝脏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和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等脂质合成相关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P 0.05),同时还显著上调了新生仔猪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和脂蛋白脂酶(LPL)等肝脏脂质分解相关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4)相比对照组,母猪妊娠饲粮中添加甲基供体显著提高了新生仔猪肝脏三磷酸腺苷(ATP)、氧化型辅酶Ⅰ(NAD+)、线粒体DNA(mtDNA)含量以及柠檬酸合酶(CS)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P0.05)。5)相比对照组,母猪妊娠饲粮中添加甲基供体显著提高了新生仔猪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细胞核呼吸因子-1(NRF-1)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母猪妊娠饲粮中添加甲基供体可抑制新生仔猪肝脏脂质沉积,促进新生仔猪糖异生,改善新生仔猪肝脏糖脂代谢和线粒体功能。  相似文献   
5.
6.
王社轩 《乡村科技》2020,(7):118-118,121
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为重要传染性病毒,在全世界各地区广泛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PCV2感染猪群可导致断奶仔猪出现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等,导致患病猪群出现免疫抑制,以PCV2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较为常见。基于此,以河南省清丰县凤翔养猪户仔猪为例,介绍猪圆环病毒2型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8.
仔猪水肿病也称为仔猪胃肠水肿病或者大肠杆菌肠毒素血症。它是由致病性与溶血性的大肠杆菌毒素所引发仔猪的急性、散发性疾病。该病的特征是:头部水肿、前肢及后驱麻痹、运动失调。因此,我们通过对仔猪水肿病多年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肠道炎症已成为我国社会健康的难题和挑战,其发病率在我国迅速增长。肠道炎症发病原因复杂,目前尚缺乏有效的缓解药物,因此加强肠道炎症有效缓解物质的研发至关重要。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GOS)是一种食疗益生性较优的乳源功能性低聚糖,能够有效促进肠道内益生菌的增殖,改变肠道菌群结构,刺激免疫应答,进而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缓解肠道炎症。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肠道炎症及GOS干预缓解肠道炎症作用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为此领域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设计基于在牲猪养殖过程中对于现有传统的仔猪阉割问题提出的一种设计思路和装置,其目的是利用富有创新性的支架头套固定装置,提高在仔猪阉割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人道主义,减少因不正确的传统阉割方式所造成的仔猪阉割后感染以及露肠等问题,提高仔猪的存活率,实验结果证明该装置能够有效地对仔猪进行安全阉割,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