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17篇
  2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冬季日光节能温室如何育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友 《北方园艺》2002,(6):74-74
一些农民朋友来信或电话,询问日光节能温室春茬果菜什么时候育苗?怎样才能育成壮苗?现就这一普遍问题,简答如下. 日光节能温室春茬果菜生产,育苗时问正值冬季,这一时期气温低、光照弱,地温更低,给育苗带来许多不利影响,除合理配制育苗用营养土外,还应注意两个关键技术问题,一是要掌握育苗时间,二是苗期注意环境综合调控,防止秧苗徒长和老化.  相似文献   
2.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以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免(少)耕播种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耕作技术体系,能够有效减轻土壤风蚀水蚀、增加土壤肥力和保墒抗旱能力、提高农业生态和经济效益。介绍了玉米秸秆集行全量覆盖还田苗带条耕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的优势、主要机具装备、作业流程及要点、重点注意事项等内容,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4.
以2BYFGJ-4型玉米苗带秸秆还田旋耕施肥播种机机架为主要优化分析对象,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其进行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得出该机机架设计的薄弱环节。根据前几阶模态频率和振型,提出机架的优化方案,并以模态频率为衡量指标对各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机架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可为下一轮样机制作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5 带状耕作机(Zone-Till Cart)(图5) Zone-Till Cart 将索引式播种机挂接在本机上,可以形成带状耕播作业机组,一次完成多项作业,有效地减少进地作业次数和降低油  相似文献   
6.
稻草还田苗带轮作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994~ 1996年连续 3年采用以稻草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苗带轮作 ,是降低使用土地面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的栽培技术 ,充分发挥品种高产潜力 ,提高光合速率 ,确保水稻群体发育获得高产。通过 3年的研究表明 :①连续使用稻草还田改善了土壤的团粒结构 ,降低了土壤容重 ,有机质含量明显提高 ,水稻根系活力增加 ,每平方米的稻田杂草量减少。②不同比例的苗带轮作水稻叶面积比普通栽培指数高 ,干物质积累快 ,平均每穴穗粒数增多。③不同苗带轮作比例不同 ,而产量有明显的差异 ,以 2∶1轮作方式最为合理 ,公顷产量可达 8 5t左右。④不同苗带轮作产量虽比普通栽培方式平均减产 6 6 % ,但由于当年轮作水稻种植面积平均减少 2 5% ,农药、化肥使用量降低 30 % ,其成本的降低费用比稻谷减产的部分高出 2 3%。  相似文献   
7.
青锋 《湖南农机》2007,(4):24-25
沅陵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沅水中游,属武陵山区,境内山峦重叠,溪流纵横。2006年引进1台插秧机,从而结束了全县无插秧机的历史。试用中采取双膜淤泥育秧、中小苗带土  相似文献   
8.
基于动态网格和分区域聚类的玉米苗带识别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玉米苗带中心线提取受自然环境干扰严重的问题,提出基于6×6动态网格与分区域特征点聚类的玉米行定位算法。首先将获取的玉米苗带图像进行像素归一化,采用改进的过绿特征和最大类间方差法分割玉米苗带与土壤背景,得到二值图像;然后通过动态网格扫描二值图像,获取候选玉米苗带特征点,并对候选玉米苗带特征点采用分区域聚类算法,得到玉米苗带特征点;最后通过最小二乘法对特征点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玉米苗带中心识别线。田间试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能,能够很好的适应较为复杂的田间环境。玉米苗带识别准确率为93.4%,处理一幅分辨率为1 920像素×1 024像素的图像平均耗时320 ms。  相似文献   
9.
针对小麦玉米轮作区,玉米收获后小麦种植时间紧张,播种效率低的问题,采用宽苗带播种模式,搅龙型覆土整平机构,设计一种宽苗带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一次进地可同时完成灭茬、施肥、播种、覆土整平、镇压等工作。对苗带灭茬装置的旋耕刀片排布安装进行设计,确定苗带旋耕灭茬的方式;通过EDEM软件对宽苗带分布器排种过程进行仿真,确定分种板的位置参数;对搅龙覆土整平装置进行力学与运动学分析,确定搅龙叶片的螺旋升角取33°。在玉米小麦两熟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深度,种肥高度差和苗带宽度的合格率分别为93.1%,100%和94%,机具通过性良好,各项指标满足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0.
甘薯种植多以裸苗移栽为主,对机械化移栽要求较高。针对国内甘薯移栽设备自动化程度低,作业时需要人工喂苗导致劳动强度大、机械化栽插质量不高的问题,结合甘薯裸苗栽植农艺要求,基于预处理苗带喂苗装置和挠性圆盘栽植装置设计了一种甘薯裸苗自动移栽机,结合甘薯裸苗移栽机喂苗装置、挠性圆盘栽植装置和浇水装置自动作业控制需要,设计了基于CAN总线的甘薯裸苗自动移栽机控制系统,能够一次性完成旋耕、起垄、开沟、自动有序喂苗、定株距栽插、镇压覆土、自动浇水、修垄等作业。田间试验表明,机具在目标株距25cm以及作业速度0.25、0.35、0.45m/s的情况下,栽植株距变异系数和栽植深度合格率均达到了标准要求,栽植株距变异系数和栽植姿态合格率受作业速度影响较大,栽植深度受作业速度变化影响较小,在作业速度为0.25m/s时,栽植株距变异系数平均值为10.16%,栽植深度合格率平均值为95.56%,作业性能优于0.35m/s和0.45m/s,栽植姿态合格率平均值为90%。本研究为甘薯裸苗机械化、自动化移栽机械的理论研究和设计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