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篇
农学   6篇
  9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个不同耐旱性甘薯品种的苗期根系蛋白组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从蛋白水平明确不同耐旱性甘薯品种苗期根系对干旱的应答机制,促进甘薯耐旱相关基因发掘,以耐旱性强的济薯21(JS)和耐旱性弱的济紫薯1(JZ)为材料,采用PEG-6000模拟田间梯度干旱胁迫过程,进行苗期根系蛋白的双向电泳和质谱分析。结果表明,基于60个不同耐旱性甘薯苗期根系的差异蛋白点分析,共鉴定出32个蛋白,其中有明确生理功能的有12个。在JZ中,下调表达的有3个肌动蛋白,上调表达的有2个60S核糖体蛋白,受体类蛋白激酶和真核翻译起始因子各1个;在JS中,下调表达的有1个类甜蛋白,上调表达的有2个过氧化物酶蛋白、1个磷酸果糖激酶家族蛋白和1个赤霉素调控蛋白。基因本体(GO)分析发现,干旱对甘薯苗期根系细胞质中糖和能量代谢过程影响较大,耐旱性强的品种苗期根系在抗氧化防御、能量代谢和信号转导方面占据优势。综上,不同耐旱性甘薯苗期根系在蛋白组学水平上响应干旱的生理调控途径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结果为甘薯耐旱性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Micro-Tom’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为试材,种子发芽后30d移入人工气候室,分别进行红/蓝光组合(1:1、3:1、5:1、7:1)处理,以白光处理为对照。在番茄果实绿熟期、转色期、成熟期取样,测定果实挥发性物质含量及蛋白组数据。结果表明,在转色期和成熟期,对番茄风味有积极作用的己醛、反式–2–己烯醛、β–紫罗兰酮、牻牛儿丙酮、6–甲基–5–庚烯–2–酮、2–苯乙醇、愈伤木酚的含量在红/蓝光3︰1组合处理中最高,而对风味有消极作用的水杨酸甲酯的含量较低,并且在成熟期为0。进一步分析了红/蓝光3︰1组合处理与对照相比的差异蛋白,在成熟过程中番茄果实共鉴定到12个与挥发性物质产生有关的差异蛋白,其中8个上调表达,4个下调表达。通过对12个差异蛋白进行mRNA水平的验证发现,只有转色期的苯丙酮酸互变异构酶(MIF)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表达不一致,其他11个蛋白在两个水平表达均一致。  相似文献   
3.
甜菜干旱胁迫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全球变暖和水资源短缺日益加剧,干旱胁迫已经成为非生物胁迫中影响甜菜生长及产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本文从干旱胁迫下甜菜生理生化、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等方面的响应和采用叶面喷施L-鸟氨酸、脯氨酸、外源茉莉酸甲酯、富勒烯醇纳米颗粒及营养物质等外源物质缓解干旱胁迫等方面进行概述,重点论述了应用分子技术在甜菜干旱胁迫响...  相似文献   
4.
果蔬受到真菌、细菌或病毒侵染时,自身能诱导产生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s,PRs)。根据它们的结构亲缘关系和生物活性,PRs被分为17个功能家族。在控制果蔬采后病害的研究中,利用激发子诱导产生果蔬抗性已逐渐成为果蔬采后病害防治中一种安全、高效的保鲜方法,这也成为果蔬采后抗病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综述了果蔬病程相关蛋白的分类、功能、诱导表达,以及蛋白组学技术在果蔬采后PRs表达水平上的应用,以期为果蔬病程相关蛋白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石英砂加液氮研磨方法破碎花粉,然后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提取水稻花粉总蛋白质,之后采用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SDS PAGE 双向凝胶电泳对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单核期花粉总蛋白质进行了分离。通过银染显色, PDQuest 2DE软件可识别约1 000~1 500个蛋白质点。其中TCA 丙酮提取法更适合提取花粉总蛋白质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并可获得分辨率和重复性较好的双向电泳图谱。对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的不育系单核期和二核期花粉总蛋白进行了双向电泳分离,通过比较两个时期花粉蛋白质电泳图谱后发现,二核期的花粉蛋白质较单核期花粉蛋白质数目减少,并且部分蛋白质表达量下降。  相似文献   
6.
蛋白质组学在生鲜肉肉色变化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肉色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欲望的最直观因素。宰后生鲜肉肉色的变化机制和肉色改善一直是肉类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肉色体系复杂,其稳定性受动物宰前因素、从肌肉向可食用肉转化过程和宰后商业流通链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仍有许多影响途径和作用机制不够清楚。研究者已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发现了许多与肉色相关的蛋白标志物和可能影响途径。该文基于近年的研究,综述了不同处理条件下与肉色相关的差异蛋白,主要包括结构性蛋白中的肌动蛋白、肌球蛋白和肌联蛋白,以及肌浆蛋白中的伴侣蛋白、热休克蛋白、代谢酶类和氧化还原酶类等,分析了差异蛋白表达对肉色的影响及其表达调控肉色体系的可能机制,为今后肉色变化机制的研究和肉色稳定性的调控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7.
动物对某些疾病表现的部分抗性或易感性,存在相应的基因组区段(QTL)。已识别出牛耐受锥虫和抗乳房炎的QTL,以及绵羊抗线虫的QTL。对于一个畜群的一个特定疾病而言,特异免疫力的遗传差异是重要的,而广谱免疫力的靶变异更与整个群体的健康状态和性能有关,广谱免疫力更依赖于先天免疫机制。在QTL或基因检测之前,需要品种或品系间的比较,商品群内的家系内和家系间的比较,以证明遗传变异的存在,并对变异宿主相应位点进行基因组扫描,或连锁/分离分析,或通过组合/连锁不平衡研究。  相似文献   
8.
蛋白质组学研究是功能基因组研究的重要手段.简述了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概念和主要技术,详述了蛋白质组学在截形苜蓿组织或细胞器蛋白质组成、生长发育、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等方面应用研究成果,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胆固醇在非酯化脂肪酸(non-esterified fatty acid, NEFA)介导的犊牛肝细胞脂质沉积中的作用,揭示胆固醇对能量负平衡奶牛肝脂代谢的调控机制,采取体外分离培养犊牛肝细胞,添加NEFA的同时添加不同浓度(20、50和100 mmol/L)的胆固醇,模拟能量负平衡状态下的高NEFA环境,构建脂肪沉积模型。依据细胞生化指标的变化特征确定添加胆固醇的最佳浓度及时间,6 h后以最佳浓度胆固醇继续培养至12 h,确定胆固醇最佳处理时间;收集NEFA组(N组)以及最佳浓度和时间培养的胆固醇+NEFA(N+CHOL组)处理组犊牛肝细胞,利用同位素标记相对、绝对定量(iTRAQ)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分析组间的差异蛋白。结果显示:通过对不同方法处理的各组细胞的生化指标进行对比,发现胆固醇处理的最佳浓度为50 mmol/L,最佳时间为6 h;组间差异蛋白共66个,其中有41个蛋白表达上调(比率≥1.2,P0.05),25个蛋白表达下调(比率≤0.83,P0.05),这些差异蛋白与黄体酮反应、雌二醇反应、生长激素反应和糖酵解过程有关,相关分子功能有胆固醇结合、钙依赖性蛋白结合、钙依赖性磷脂结合、和D-葡萄糖跨膜转运,其富集的主要代谢通路有Rap1信号通路、氨酰基-tRNA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10.
林木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提供物质能源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自身生长、发育、代谢具有一套复杂的机制。蛋白组学是当今生物学研究中揭示物质生命现象的重要手段。文中介绍了近年来蛋白组学技术方面如蛋白提取方法、分离技术和鉴定手段的一些动向, 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国外研究成果, 分别对林木蛋白组学的几个主要研究方向(胁迫响应、木材形成、发育调控、病虫害防治)进行了论述; 对林木蛋白组学研究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