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6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26篇
林业   29篇
农学   61篇
基础科学   14篇
  43篇
综合类   500篇
农作物   79篇
水产渔业   98篇
畜牧兽医   915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讨陈年六堡茶的调脂保肝功效,比较分析了不同年代六堡茶的主要化学物质的差异,再以高脂高糖饮食建立高脂血症小鼠模型,并用选定的陈年六堡茶水提物灌胃小鼠,观察小鼠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及组织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陈化15年茶样被选为陈年六堡茶的代表,用于后续试验。与模型组相比,陈年六堡茶尤其中高剂量条件下能有效减轻高脂血症小鼠体重、肝重和降低肝系数,显著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降低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力,改善大鼠肝脏氧化应激状态,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肝脏和脂肪组织病理切片显示,陈年六堡茶能明显减少肝细胞中脂滴的形成和抑制脂肪细胞膨大,呈剂量依赖关系。综上表明,陈年六堡茶在正常剂量条件下能有效改善因高脂高糖饮食所致的小鼠脂质代谢紊乱和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2.
中药对肉仔鸡脂质代谢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将120只1周龄肉仔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30只,前3组(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喂以含1%的3种不同中药组方的饲粮,第Ⅳ组为对照组,只喂基础日粮.试验期6周.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Ⅰ组血清TC、LDL-C极显著下降(P<0.01);Ⅱ组血清TC、LDL-C极显著下降(P<0.01),TG也下降(P<0.05),HDL-C显著升高(P<0.01);Ⅲ组血清LDL-C极显著下降(P<0.01),HDL-C则显著升高(P<0.01);试验Ⅰ~Ⅲ组血清总脂都极显著下降(P<0.01);与Ⅱ组相比,Ⅰ组血清LDL-C、Ⅲ组TC存在显著差异(P<0.01).(2)与对照组相比,胸肌组织中,各试验组TG极显著下降(P<0.01),Ⅱ组TC显著下降(P<0.05);腿肌中,各组TC显著下降(P<0.05),TG下降极显著(P<0.01);肝脏中各组TC、TG均极显著下降(P<0.01);与Ⅱ组相比,Ⅰ组肝TG差异极显著(P<0.01);Ⅲ组胸肌TG、肝TG有显著差异性(P<0.05).(3)7周龄末鸡体重与对照组相比,Ⅱ组差异极显著(P<0.01),Ⅲ组差异显著(P<0.05);Ⅱ组料肉比比对照组极显著下降(P<0.01).(4)肌肉中的营养成分,Ⅰ、Ⅱ组腿肌中粗脂肪比对照组极显著下降(P<0.01),Ⅱ组腿肌中粗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中药组方能不同程度地调整鸡脂质代谢,提高生产性能和改善鸡肉品质.在3个不同中药组方中,综合效果Ⅱ方最优.  相似文献   
3.
以尼罗罗非鱼为试验材料,研究饲料中添加二氢吡啶对鱼体背侧肌组成及其4℃放置48h后脂质过氧化物(Lipidoxidation,LPO)含量的影响。选用150g左右的雌性尼罗罗非鱼80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以0(对照组)、50、100、150mg/kg水平添加饲喂64d。结果表明,二氢吡啶对背侧肌组成(蛋白质、脂肪、干物质)无影响,可分别降低试验鱼背侧肌LPO含量20.8%(P<0.01)、44.7%(P<0.01)、44.4%(P<0.01)。可见饲料中添加二氢吡啶改善肉品稳定性,提高货架寿命。  相似文献   
4.
柞蚕雄蛾粉对家兔肝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柞蚕雄蛾粉在625-125mg/kg剂量范围内对家兔用药10天,可显著降低家兔肝脏过氧化脂南的含量,增强r-谷氨酰酶活性,对谷丙转氨酶、乳酶脱酶活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桃红侧耳液体培养及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桃红侧耳液体培养的适宜碳源为葡萄糖和蔗糖,适宜氮源为酵母膏和豆饼粉,经0~48h的适应期,48~120h的增殖生长期后进入稳定生长期,生物量可达1.90g/100mL.(干重)以上。菌丝体多糖含量为20.20mg/g,多糖主要由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构成。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在Fe^2 催化亚油酸脂质过氧化体系及Fenton催化亚油酸脂质过氧化体系中,0.5%的添加量抑制率可高达45.50%和42.70%。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和鸡新城疫(ND)是危害养鸡业十分严重的两种传染病,往往合并发生,而相应的抗血清是目前最有效的抢救药品,但代价昂贵,养鸡场(户)负担沉重,且往往供不应求,贻误抢救时机.为探求一种既能代替血清,而又取材  相似文献   
7.
动物脂质代谢调控的关键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8.
茶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强  徐辉碧 《茶叶》1994,20(2):11-13
用H2O2-Fe2+体系诱导兔肝匀浆产生脂质过氧化,用TBA法测定脂质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醛的含量:用电子自旋共振仪(ESR)直接证实了茶精能清除脂质过氧自由基,并初步分析了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9.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近年来对养鸡业危害最大的传染病之一,本病于1989年4月首次在我县发现,随后即广泛流行。据我县兽医诊断室资料记载.从89年4月至91年12月底,共诊断病鸡89群96781只.其中IBD占67群74061只,分别占诊断鸡数的73%和76.5%。统计40群,原存栏50391只,仅发病早期畜主送病、死鸡来诊断时的登记死亡数是7752只(诊断回去后的死亡数字未作统计),死亡率为15.38%,单是某蛋鸡场就因IBD死亡4837只,占存栏20.6%,直接经济损失29022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