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太原市12个环境监测点的连续三年SO_2在大气中浓度变化分析,说明其浓度在第1.4季度呈明显高浓度,第2、3季度呈低浓度,这与绿化树木休眠期和生长期相吻合.化学分析杨树枝、叶含硫量,说明夏季叶片是吸收SO_2的主要器官,最高含硫量8.52g/kg;冬季以枝条通过韧皮部吸收SO_2,其含硫量最高值4.31g/kg;对9种绿化树熏蒸对比试验,在相同处理方式下,杨树吸硫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新疆地区进行土壤盐分特征分析,开展该区土壤盐渍化特征研究,为干旱地区盐渍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克拉玛依碳汇林中不同土地类型的土壤垂直剖面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盐分、可溶性离子进行测定,运用统计特征值、趋势面等方法进行分析,探讨该区域土壤盐分分布特征。[结果]碳汇林研究区土壤中盐类主要为硫酸盐-氯化物型及氯化物型,其中阳离子主要是Na+、K+和Ca2+,阴离子主要有CO32-,Cl-和SO42-;CO32-变异系数高达292.91,Cl-的变异系数为265.56。土壤可溶性总盐在0~100cm土层中变化趋势不显著,土层中的含量较稳定。[结论]该研究为加快对土壤盐渍化的动态监测,寻找盐渍化有效地控制途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新疆冬小麦苗期耐低磷指标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筛选快速评价冬小麦苗期耐低磷性的指标,测定了两种磷素水平下15个冬小麦品种苗期的株高、根长、根数、根干重、茎干重、植株磷积累量等6项生理指标.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茎干重和根干重对植株磷积累量有极显著的直接作用,茎干重是影响植株磷积累量的最重要的性状;通过主成分分析可将6个单项生理指标综合成3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小麦在低磷条件下的适应性与植株干物质特征最为密切.本研究结果表明,植株磷积累量、茎干重、根干重、根数可以作为小麦苗期耐低磷基因型快速筛选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花椰菜苗期矿物营养吸收规律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三因素二次饱和回归设计方法,对花椰菜幼苗氮磷钾吸收特性、幼苗营养元素积累与育苗营养液浓度之关系、植株中氮磷钾含量与幼苗生长量之关系以及育苗营养液的最佳浓度组成等问题进行了定量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从生物学角度对植物吸收、积累硅以及其功能进行了介绍,特别是对水稻硅转运蛋白克隆、表达、定位和性质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水稻对氟的吸收规律及硫酸铝存在对水稻吸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单施氟处理下, 施氟量与水稻植株含氟量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说明水稻对氟存在奢侈吸收。随着水稻的生长, 其对氟的吸收达到平衡, 吸氟量逐渐减少, 植株体内氟含量呈下降趋势。各施氟水平下, 水稻植株的生长无明显差异, 但分蘖数却随施氟量的增加呈极显著降低趋势。铝?氟交互条件下, 水稻植株各部位的含氟量顺序为稻壳>米>根>茎叶, 这可能与植物的吸氟部位和氟的吸收形态有关。植株体内氟含量随生长时间的延长也呈下降趋势, 施硫酸铝处理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水稻植株各部位的含氟量, 但同一处理在不同时间取样, 降氟效果有较大差别。氟、铝处于何种比例和作用时间才能达到理想的降氟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求磁场激励对银杏叶叶绿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影响。[方法]采用可控变量试验法,对提纯的银杏叶叶绿素的吸收光谱进行测量和综合分析。[结果]磁场激励对叶绿体在中心离子谱带的影响表现为特征吸收峰的位置随磁场强度增大,有向短波方向移动的趋势;磁场对电荷转移谱带总体呈抑制趋势;磁场激励影响了中心色素分子P680和P700及电子传递体的生物学功能;磁场对叶绿素吸收光谱的影响与磁感应强度有关。发现了磁致发光现象。[结论]磁场激励对叶绿素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有明显影响,且与磁场强度有关。叶绿素具有磁致发光现象。  相似文献   
8.
不同玉米品种吸钾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福堂  司东霞  戴保国 《种子》2004,23(10):24-26
通过耗竭试验用供钾水平很低的沙土对不同玉米品种吸钾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在低钾土壤上吸钾量的多少和钾素利用效率的大小有显著差异,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吸收土壤中不同形态钾的比例各不相同.通过幼苗耗竭试验筛选和判定吸钾能力强的玉米基因型,用其吸钾量的多少比钾利用效率的大小直接、优越和科学,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吸收土壤矿物钾的多少和比例也是判定其吸钾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9.
蚕丝蛋白在不同pH介质中的带电荷数对蚕丝织物染色、接枝改性等具有重要影响。采用蚕丝蛋白中极性氨基酸残基的电离常数计算了家蚕丝素蛋白、丝胶蛋白和柞蚕丝素蛋白所带电荷数与介质pH变化的关系,并通过测定蚕丝蛋白带电荷数与其丝绸试样对阴离子染料(活性艳蓝X-BR 140%)和十六烷基三甲铵吸附量的变化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家蚕丝素蛋白和丝胶蛋白在pH1~3时带正电荷、pH4~14时带负电荷,柞蚕丝素蛋白在pH1~4时带正电荷、pH5~14时带负电荷,家蚕丝素蛋白、丝胶蛋白和柞蚕丝素蛋白的等电点分别为3.6、3.3、4.2;家蚕丝素蛋白和丝胶蛋白的电荷急剧变化的区域在pH3~5和pH9~11,柞蚕丝素蛋白的电荷急剧变化的区域在pH2~4和pH9~11;家蚕和柞蚕丝蛋白在不同带电荷数时对阴离子染料和十六烷基三甲铵吸附量的实验值和理论值基本一致,蚕丝蛋白带电荷数随pH变化的理论计算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0.
大豆在白浆土中的吸肥规律及施肥对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峰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1):220-220
白浆土中的速效氮和钾的释放高峰在苗期,速效磷则在大豆的整个生育期变化不大,而大豆对氮、磷、钾的吸收高峰均在花期;N、P、K三要素及元素之间互作对大豆生长均为正效应,由此可为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