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依倔  韩春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3984+3987-3984,3987
[目的]研究模拟酸雨对白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测定了不同pH值(2.5、3.0、4.0、5.0和6.5)酸雨条件下白菜种子发芽率、幼苗根长和苗长及幼苗根系抗氧化酶的活性。[结果]随pH值的下降,白菜种子的发芽率、幼苗根长、苗长及幼苗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均呈降低趋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结论]为进一步开展酸化环境对蔬菜生长发育的胁迫机理研究和筛选出对酸雨有高抗性的蔬菜种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利用已发酵诺尼果(Noni)种子,探讨提取发酵诺尼种子中有效成分的方法,进一步研究发酵诺尼果种子有效成分的抗氧化性。笔者分别用水蒸气蒸馏和有机溶剂95%乙醇萃取,再对2种提取方法分别获得的发酵诺尼果提取物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采用A320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对乙醇萃取获得的发酵诺尼果种子精油的抗氧化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酵诺尼果种子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绝大多数为酯类物质,此外还含有酸类和醇类物质。95%乙醇萃取物经GC-MS分析,首次在发酵诺尼果种子提取物中发现了角鲨烯,其相对含量为12.95%。电子顺磁共振法可简便、快速检测发酵诺尼果种子精油的抗氧化性,乙醇萃取发酵诺尼果种子精油不同层DPPH清除能力表现不同,在提取物相同体积时,样品清除自由基的反应速度很快,其中乙醇萃取发酵诺尼果种子精油下层在2 min能够完全清除自由基,而精油上层在20min不能完全清除自由基。说明其精油下层的抗氧化活性高于上层。笔者认为,已发酵诺尼果种子含有开发价值的活性物质,且该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3.
茶多酚作为茶叶中特有的一类化合物,对油脂的抗氧化作用、抗菌作用及消除体内自由基、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以茶多酚为主体的茶提取物也已进入了商品化生产,研究茶多酚的浸取方法在茶多酚制品方面有着重大的意义。目前,已报道的浸取方法有:溶剂萃取法、离子沉淀法、吸附分离浸取法、树脂法、超临界CO2萃取法、微波浸取法、超滤膜法及超声辅助浸取法等。本文就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流程及优缺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不同提取方式对葛根总黄酮抗氧化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佳赫  韩丽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032-13033
[目的]对葛根总黄酮不同提取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优化提取工艺。[方法]分别采用索式提取法、渗漉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对葛根中总黄酮进行提取,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进行葛根总黄酮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和对Fe2+诱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率试验。[结果]不同提取方式提取葛根总黄酮的效率依次为:超声提取法〉渗漉提取法〉索式提取法;不同提取方式提取葛根总黄酮抗氧化性的效果依次为:超声提取法〉渗漉提取法〉索式提取法。[结论]超声提取法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提取温度低等优点,是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中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韩春梅 《长江蔬菜》2010,(10):29-30
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豇豆种子的发芽率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对豇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28℃和30℃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较高,有利于豇豆种子的萌发。综合所测各项指标来看,30℃是豇豆种子的最佳萌发温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研究了甘蓝型油菜幼苗对NaCl胁迫的抗氧化应答情况。结果表明,在200mmol/L NaCl胁迫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油菜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逐渐下降,细胞内的电解质渗出物逐渐增多,电导率逐渐升高;POD、SOD和CAT三种抗氧化酶活性在开始时都逐渐提高,24h后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对NaCl胁迫过程中这三种抗氧化酶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这三种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与其酶活性的变化一致。因此,NaCl胁迫诱导了POD、SOD和CAT三种抗氧化物酶基因的过量表达,抗氧化酶活性相应提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植物对NaCl胁迫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7.
不同浓度乙醇对桦褐孔菌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样品的总还原力、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乙醇对桦褐孔菌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乙醇浓度为65%时,桦褐孔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较强,其多酚含量和总还原力分别为(12.04±0.53)mg/g、(124.56±2.81)mg/g(维生素C相当量),FRAP值为(1.42±0.04)mmol/g(FeSO4.7 H2O相当量)。提取物浓度为400μg/mL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8.05±3.41)%。  相似文献   
8.
The present study i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ethanolic extract of outer scales and edible portions of Allium cepa bulb on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induced cerebral injury. Global cerebral ischemia was induced by bilateral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 for 10 min followed by reperfusion for 24 h. Pretreatment with methanolic extract of outer scales (100 mg/kg and 200 mg/kg) and edible portions (100 mg/kg and 200 mg/kg) of A. cepa bulb markedly reduced cerebral infarct size and attenuated impairment in short-term memory and motor coordination.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methanolic extract of outer scales and edible portions of A. cepa bulb was accompanied by a marked decrease in mitochondrial TBARS.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陕西省地理环境对桑叶主要活性成分的影响,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陕西省主栽的5个桑树品种桑叶中的5种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同时通过DPPH、FRAP法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检测法测试其抗氧化性能和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桑品种桑叶中的活性成分含量及其生物活性均有显著差异。育711号中的荞麦碱和1-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质量分数分别达到1.84和0.78 mg/g;桐乡青桑叶中的绿原酸和异槲皮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而强桑1号桑叶中的芦丁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质量分数分别为6.08、1.78和1.46 mg/g。桐乡青桑叶提取物的FRAP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荷叶白桑叶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经主成分分析发现这2个桑品种桑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优于其他品种。农桑14号桑叶提取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达到了95.90%。桑叶中的绿原酸含量普遍较高,质量分数达到0.39%~0.61%,表明桑叶可以作为一种富含绿原酸的潜在植物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0.
外源亚精胺对淹水胁迫玉米的生理调控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玉米单交种登海662(DH662)和浚单20(XD20)为材料, 以盆栽方式研究了外源亚精胺(Spd)对淹水胁迫玉米叶片光合、根系生理及产量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 喷施亚精胺使遭受不同生育阶段淹水胁迫的DH662和XD20产量平均提高12.9%和10.8%。不同生育阶段淹水对玉米影响不同, 两个品种均以苗期淹水影响较大, 且Spd对其正调控效应也最好。喷施亚精胺提高了不同生育阶段淹水处理玉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气孔限制值(Ls)、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量子产量(ΦPSII)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 降低了细胞间隙CO2浓度(Ci)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喷施亚精胺使淹水胁迫后DH662和XD20根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较单独淹水处理高出14.5%和4.6%,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较淹水处理高出19.9%和18.2%;使DH662和XD20根系的异柠檬酸脱氢酶(IDH)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增加26.1%和19.6%, 但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无明显增加。喷施亚精胺缓解了淹水胁迫引起的膜脂过氧化, 使DH662和XD20根系活力平均增加12.9%, 根系丙二醛(MDA)含量平均降低23.9%。表明叶面喷施亚精胺可有效改善玉米根系和叶片生理功能, 从而降低减产幅度, 但不同玉米品种及其不同生育阶段对亚精胺的调控效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