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应用灵敏度较高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结合尿素抑制实验.对丽斑麻蜥和山地麻蜥不同组织(如脑、肝、小肠、心肌、肾、睾丸、肌肉和眼球)中LDH同工酶的分布特征和性质进行比较研究。实验结果,两种麻蜥不同组织LDH同工酶酶谱十分相似,并具有组织器官特异性、在心肌和小肠等组织中LDH同工酶表现出一定的种间特异性。LDH同L酶对尿素抑制的敏感程度依次为LDH3>LDH2>LDH1。LDH同工酶分布特征与其生理功能和生活环境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快步麻蜥(Eremiasvelos)隶属蜥蜴科麻蜥属,在我国分布于内蒙、宁夏、甘肃和 新疆,在国外多分布于前苏联、土耳其等地。本文以骨髓和精巢为材料,观察分析了快步麻晰的核型,结果表明,快步麻晰的染色体数2n=38,NF=38,核型公式为:2n=36I+2m,精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中二阶体为19条,与体细胞有丝分裂情况相符,雌雄个体均无明显型性染色体,与同属的虫纹麻蜥比较快步麻蜥属于比较原始的种类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东疆沙蜥和密点麻蜥的食性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 这两种蜥蜴的食物组成是小昆虫,主要是鞘翅目、膜翅目和半翅目等对人类有害的昆虫。(2) 食物的充塞度和活动个体数在春季有一个高峰,而在夏季有两个高峰。(3)在食物成分上有季节性变化,在春季主要猎食象鼻虫而夏季主要猎食蚜虫。(4) 它们的有益系数大于其它的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  相似文献   
4.
生境丧失或片段化是物种多样性丧失及物种灭绝原因之一。本文选择密点麻蜥的三种生境类型,优势植物分别是油蒿(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羊柴(Hedysarum mongdicum Turcz Var)和麻黄(Ephedra sinica)。对不同生境的密点麻蜥种群密度及优势植物高度、植被盖度、植被丰富度、食物(昆虫)资源量、昆虫丰富度、裸地比例6个生态因子进行调查。计算密点麻蜥密度,采用U检验及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密点麻蜥偏爱中等植被高度、盖度及具有一定裸地比例的生境;A样地中食物(昆虫)资源量、昆虫丰富度对被提取的公因子的解释能力非常强,其次是植物丰富度;而其余三个变量的解释能力不是太强。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利用所设计的2对引物分别对宁夏与内蒙古地区的密点麻蜥进行线粒体ND2与ND4基因序列的扩增并对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基于ND2与ND4基因探究密点麻蜥种群遗传现状与系统发生关系。结果显示,宁夏地区的三个采集点之间存在基因流,且所采集的全部密点麻蜥样本与国内荒漠麻蜥品种也存在着基因交流。研究表明,保护密点麻蜥种质资源及维持其遗传多样性应避免密点麻蜥种群间的过度基因交流以及适当控制与近缘物种的渗透杂交。  相似文献   
6.
快步麻蜥断尾及其再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104只快步麻蜥人工断尾和再生能力,断尾愈合,芽基形成及生长和在生尾表皮分化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快步麻蜥断尾后,一般都能再生,长出再生尾,再生尾长约11-28mm。断尾再生过程包括伤面愈合,再生芽基形成,芽基生长和分化等四个阶段。断尾发徨在距肛孔5mm以内,则没有再生,只是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