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1.
本实验主要探讨板蓝根中靛玉红的最优超临界萃取工艺。采用正交实验考察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分离温度及分离压力四个因素对板蓝根中靛玉红的影响;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靛玉红的含量。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50℃、萃取压力30MPa、分离温度30℃及分离压力12MPa。  相似文献   
2.
复方板蓝根提取工艺与靛玉红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复方板蓝根最佳的提取工艺,并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verse 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测定该复方的靛玉红含量。含量测定采用外标法。结果表明不同工艺的提取方法中,加10倍水,煎煮1次,煎煮时间为2h的提取工艺,含量最高,达6.86μg/mL;HPLC法测定靛玉红,其线性范围在2.0~20.0μg/mL内靛玉红的含量与峰面积相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7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54%(n=6),说明HPLC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该产品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HPLC法测定了二倍体与四倍体菘蓝叶片不同部位的靛蓝、靛玉红含量。研究表明,二倍体与四倍体菘蓝的绿色叶片部分的靛蓝含量均为最高,分别为13.3143、10.4343 mg/g,与其余部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靛玉红含量也以绿色叶片部位较高,分别为1.8733、1.2095 mg/g。  相似文献   
4.
大青叶不同生长时期靛玉红含量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阮洪生  曹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328-2329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时期的大青叶(Isatis tinctoria L.)中靛玉红含量差异,以便更有效地利用大青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生长时期的大青叶中靛玉红含量。[结果]不同生长时期的大青叶中靛玉红含量差异很大。前期靛玉红快速积累,7月开始,靛玉红含量上升,到8月中旬达到最高值。随着叶部的生长发育,大青叶中靛玉红的含量在6~7月递增率为24.5%,而6~8月的递增率为113.2%。[结论]大青叶不同生长时期的靛玉红含量变化较大,生长后期积累十分迅速。这可为大青叶采收期的制定及品质评价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不同采收期大青叶的质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不同采收期大青叶质量的差异进行比较,确定大青叶合理的采收期。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采收期大青叶中靛玉红含量进行测定分析;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大青叶中包括3种重金属在内的8种无机元素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7月采收的药材中靛玉红的含量明显高于11月采收药材。7月采收大青叶中Ca、K、Zn、Cu元素的含量均高于11月;11月采收药材中Pb等3种重金属含量均大于7月采收药材。结论为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有必要调整大青叶传统采收时间,应以7月为最佳采收季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条件对南大青叶中靛玉红含量的影响,为开展南大青叶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全阴生、半阴生和阳生3个不同光照条件组别,于3月份定植后,观察植株生长状况,于5月至次年3月分别采收南大青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南大青叶中靛玉红的含量。[结果]南大青叶中靛玉红含量随种植时间不同波动较大,每个设置组组内不同月份的靛玉红含量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各设置组间仅11及12月份靛玉红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月份不同设置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3种光照条件均适宜南板蓝的生长,但综合考虑光照对南大青叶靛玉红含量、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认为全阴及半阴条件更适宜种植南大青叶。  相似文献   
7.
姜健  苏明  杨宝灵  王冰  姜国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676-15678
[目的]提出一种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复方板蓝根颗粒中靛蓝和靛玉红含量的新方法。[方法]首先应用光谱仪获得6种复方板蓝根颗粒的光谱曲线,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聚类分析,再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模型进行检测。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以每一个样品的前7个主成分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节点,成分类型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节点,建立一个7(输入节点)-7(隐含层节点)-2(输出节点)的3层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果]复方板蓝根颗粒中靛蓝和靛玉红2项指标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4.14%和4.72%,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值的符合程度很高,该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结论]新模型可用于复方板蓝根颗粒的质量检测和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道地药材南板蓝根引种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旭  何明辉  魏成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30-18731
[目的]对原产于贵州省荔波县的南板蓝根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研究其在不同海拔地区的长势、产量、品质及有效药用成分含量。[方法]选择贵州大学南校区(海拔1050 m)为试验地,试验期间,对试验小区进行定点观察,在南板蓝根植株生长发育期间,观察和记载其生物学特性,成熟采收时测产,对2个试验地南板蓝根的单株鲜重,有效药用成分靛玉红含量进行对比。[结果]引种后的南板蓝根能够成活且正常生长、发育成熟,引种成功。[结论]为规范贵州省道地药材南板蓝根的种植和生产,实现南板蓝根生产的优质、稳定和可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黄凤婷  马永良  林春颖  熊清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866-12867,12879
[目的]研究酶法提取关键参数对南板蓝叶中靛玉红提取工艺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测定靛玉红的含量,并考察酶用量、酶解pH值和酶解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并优选出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南板蓝叶中靛玉红酶法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25 U/g,酶解pH值4.8,酶解时间6 h;在此条件下,靛玉红的Z值为7.02%。[结论]酶法辅助提取法适用于南板蓝叶中靛玉红的提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