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精氨酸对冷应激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日粮中L-Arg添加水平对冷应激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28日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健康断奶仔猪(杜*长*大)81头,随机分为9组,公母各半。试验设计为三个不同饲养温度下的三个添加量,即23~27℃:0、0.8%、1.2%(CG1、CG2、CG3);18~23℃:0、0.8%、1.2%(CM1、CM2、CM3);14~18℃:0、0.8%、1.2%(CT1、CT2、CT3)。试验结果表明:CG3组仔猪日增重显著(P0.05),CM3、CT3分别比同温度下其它试验组日增重有所增加。各组饲料转化率均有提高,采食量影响不明显(P0.05)。  相似文献   
2.
通过腹腔注射的途径给予感染斯氏艾美耳球虫(Eimeria stiedai)的家兔不同浓度的NOS底物L-精氨酸(L-Arg)和iNOS抑制剂L-氨基胍(L-AG),对球虫感染家兔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血清中NO的浓度、每克粪便的球虫卵囊数(OPG)及肝的剖检和镜下病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感染E.stiedai后,家兔肝匀浆的iNOS活性和血清中NO浓度逐渐升高,感染对照组、添加L-Arg组、L-AG组3组均在感染后第12 d达到最高值,而后逐渐下降,于23 d左右下降到感染前的水平;L-Arg可增强肝的iNOS活性,使其释放大量NO,产生对球虫的抑制或杀伤作用,减轻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而L-AG则抑制肝的iNOS活性,使生成的NO减少,对球虫的抑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从而加重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结果提示:NO及iNOS确实参与了家兔E.stiedai的感染过程,并且NO具有一定的抑制或杀伤兔球虫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探讨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L-精氨酸(L-Arg)对母猪繁殖性能及血浆一氧化氮相关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36头2胎次母猪(长白×大约克),随机分为4组,每组9头母猪。各组饲粮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 L-Arg+1.70%L-丙氨酸(L-Ala)(0 L-Arg组)、0.4%L-Arg+1.02%L-Ala(0.4%L-Arg组)、0.7%L-Arg+0.51%L-Ala(0.7%L-Arg组)和1.0%L-Arg+0 L-Ala(1.0%L-Arg组),各组添加L-Ala以满足等氮平衡需要。试验期从母猪配种当天到分娩。结果表明:1.0%L-Arg组比0 L-Arg组显著提高了窝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P<0.05),随着饲粮中L-Arg水平的提高,窝产仔总数和初生个体重有上升趋势(P>0.05);母猪妊娠第30、60和90天,1.0%L-Arg组血浆中Arg、鸟氨酸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0.7%、0.4%、0 L-Arg组(P<0.05或P<0.01);母猪妊娠第90天,各组间的血浆脯氨酸含量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但第30、60天差异均不显著(P>0.05);母猪妊娠第30、60、90天,1.0%L-Arg组血浆一氧化氮含量和第90天血浆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0.7%、0.4%、0 L-Arg组(P<0.05或P<0.01)。经回归分析,母猪的窝产仔总数、窝产活仔数、初生窝重、血浆中各氨基酸、一氧化氮含量及TNOS和iNOS的活性与饲粮L-Arg水平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线性关系(P<0.05或P<0.01)。结果提示,饲粮中L-Arg水平变化对母猪妊娠后期血液生化指标影响明显,饲粮中添加1.0%L-Arg对提高母猪繁殖性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L-精氨酸(L-Arg)对大鼠胃肠道钙敏感受体(calcium-sensing receptor,CaSR)基因表达、胃肠激素分泌及采食量的影响,试验分为两个部分。试验I,选择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灌胃0 mmol·kg^-1 L-Arg·HCl),低剂量组(5 mmol·kg^-1 L-Arg·HCl),中剂量组(10 mmol·kg^-1 L-Arg·HCl)和高剂量组(20 mmol·kg^-1 L-Arg·HCl),记录大鼠灌胃后不同时间点采食量,筛选显著影响大鼠采食的L-Arg最适剂量用于试验II。试验II,选择3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L-Arg·HCl高剂量组(20 mmol·kg^-1)及对照组(0 mmol·kg^-1),灌胃大鼠一周(每天一次),记录大鼠体重变化及日采食量。试验结束后采集血液、胃、小肠及下丘脑组织,检测血液中胃肠激素水平,胃肠道CaSR及下丘脑食欲调节因子基因表达。结果显示:试验I,10和20 mmol·kg^-1的L-Arg·HCl分别在灌胃后的0~1 h和0~24 h显著降低大鼠采食量(P<0.05),其中20 mmol·kg^-1效果最显著;试验II,与对照组相比,20 mmol·kg^-1 L-Arg·HCl显著降低了大鼠体增重及前两天的累加采食量(P<0.05),促进了胃肠道CaSR、厌食因子POMC基因表达和胆囊收缩素(CCK)分泌(P<0.05),胃泌素(gastrin)及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的分泌虽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中CCK浓度与十二指肠、空肠CaSR及下丘脑POMC基因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GIP浓度与十二指肠CaSR及下丘脑POMC基因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GLP-1浓度与空肠CaSR及下丘脑POMC基因表达量有正相关的趋势(0.05L-Arg可能通过上调CaSR基因表达,影响胃肠激素分泌,上调厌食因子POMC基因表达,从而下调大鼠的采食量。  相似文献   
5.
L-Arg和NaHCO3降低肉鸡腹水综合症病死率的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 0 0只 3周龄肉仔鸡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6 0 0只。第Ⅰ组为正常对照组 ,饲喂基础日粮 ;第Ⅱ组为NaHCO3 试验组 ,饲喂基础日粮加 0 .3%NaHCO3 ;第Ⅲ组为L -Arg试验组 ,饲喂基础日粮加 1%L -Arg。在常规条件下饲养 8周 ,对自然死亡的肉仔鸡进行病理剖检 ,凡腹腔有大量腹水 ,PCV和AHI显著升高的 ,判定为死于肉鸡腹水综合症。结果对照组腹水综合症病死率为 3.17% ,显著地高于NaHCO3 组的 1.33%和L -Arg组的 1.17% (P <0 .0 5 ) ;NaHCO2 组病死率略高于L -Arg组 ,但差异不显著 (P >0 .0 5 )。试验表明 ,在生产实际中 ,日粮添加 1%的L -Arg或 0 .3%的NaHCO3均可以很好地预防因腹水综合症引起的死亡 ;在日粮精氨酸含量为 1.35 %和 1.18%的基础上额外添加 1%的L -Arg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对L-精氨酸在猪精液低温保存中应用的效果进行评价,为猪精液低温保存稀释液配方的改良提供参考。采用手握法采集健康公猪精液,用含不同质量浓度L-精氨酸(0、0.50、1.00、1.50、2.00mg·mL-1)的低温保存稀释液稀释,于4℃下保存,对比7d内各组之间精子的活率、活力、畸形率、质膜和顶体完整性等参数。低温保存后,猪精液的总体质量浓度以1.00mg·mL-1组最好,其除了第1天精子活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他时间检测的5个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稀释液中添加1.00mg·mL-1 L-精氨酸可以明显改善4℃低温条件下猪精液的保存后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