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9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273篇
林业   150篇
农学   293篇
基础科学   71篇
  213篇
综合类   1305篇
农作物   89篇
水产渔业   124篇
畜牧兽医   1638篇
园艺   56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246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精料水平和蛋氨酸铬(Cr-Met)添加剂量对舍饲滩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脂肪沉积的影响。采用2×3双因素试验设计,2个因素分别为饲粮精料水平和Cr-Met添加剂量,其中饲粮精料水平分别设为35%(低精料饲粮,饲粮精粗比为35∶65)和55%(高精料饲粮,饲粮精粗比为55∶45),Cr-Met添加剂量分别设为0、0.75和1.50 g/(d·只)。将60只雄性滩羊羔羊[平均体重为(21±1)kg]随机分配到6个试验组,每组10只。试验期为80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65 d。结果显示:1)与低精料饲粮组相比,高精料饲粮组滩羊的平均日增重、屠宰率、背膘厚度、肌内脂肪含量和后腿肉比重显著增加(P<0.05),但料重比与肌肉蒸煮损失、剪切力、pH、亮度(L*)值、红度(a*)值和黄度(b*)值则显著降低(P<0.05)。2)低精料饲粮组滩羊背膘厚度、皮下脂肪厚度、肌内脂肪含量和后腿肉比重随Cr-Met添加剂量的增加而线性降低(P<0.05),但肌肉pH则线性升高(P<0.05)。3)高精料饲粮组滩羊肋肉比重、腰肉比重以及肌肉剪切力和pH随Cr-Met添加剂量的增加而线性升高(P<0.05),而肌内脂肪含量和肌肉a*值则线性降低(P<0.05)。综合本试验测定指标,建议在滩羊养殖中选择精粗比为55∶45的高精料饲粮,Cr-Met的适宜添加剂量为1.50 g/(d·只),且不建议在精粗比为35∶65的低精料饲粮中添加Cr-Met。  相似文献   
2.
中药对肉仔鸡脂质代谢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将120只1周龄肉仔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30只,前3组(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喂以含1%的3种不同中药组方的饲粮,第Ⅳ组为对照组,只喂基础日粮.试验期6周.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Ⅰ组血清TC、LDL-C极显著下降(P<0.01);Ⅱ组血清TC、LDL-C极显著下降(P<0.01),TG也下降(P<0.05),HDL-C显著升高(P<0.01);Ⅲ组血清LDL-C极显著下降(P<0.01),HDL-C则显著升高(P<0.01);试验Ⅰ~Ⅲ组血清总脂都极显著下降(P<0.01);与Ⅱ组相比,Ⅰ组血清LDL-C、Ⅲ组TC存在显著差异(P<0.01).(2)与对照组相比,胸肌组织中,各试验组TG极显著下降(P<0.01),Ⅱ组TC显著下降(P<0.05);腿肌中,各组TC显著下降(P<0.05),TG下降极显著(P<0.01);肝脏中各组TC、TG均极显著下降(P<0.01);与Ⅱ组相比,Ⅰ组肝TG差异极显著(P<0.01);Ⅲ组胸肌TG、肝TG有显著差异性(P<0.05).(3)7周龄末鸡体重与对照组相比,Ⅱ组差异极显著(P<0.01),Ⅲ组差异显著(P<0.05);Ⅱ组料肉比比对照组极显著下降(P<0.01).(4)肌肉中的营养成分,Ⅰ、Ⅱ组腿肌中粗脂肪比对照组极显著下降(P<0.01),Ⅱ组腿肌中粗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中药组方能不同程度地调整鸡脂质代谢,提高生产性能和改善鸡肉品质.在3个不同中药组方中,综合效果Ⅱ方最优.  相似文献   
3.
鸡的微卫星DNA标记与胴体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测定了青脚麻鸡与隐性白鸡杂交后自交的F2代个体的全净堂重、全净堂率、脂肪宽带、腹脂重和腹脂率6个胴体性状,检测10个微卫星DNA标记,对标记基因型胴体性状值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MCW328对于10周龄体重和全净膛重两性状各基因型均有显著的差异(P<0.05);ADL292对于腹脂重性状各基因型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对于腹脂率有显著的差异(P<0.05)。MCW328标记基因与控制10周龄体重和全净膛重QTL连锁,ADL292标记基因与控制腹脂重和腹脂率QTL连锁。  相似文献   
4.
对三组凉山半细毛羊的 4月龄断奶公羔 ,用 3种不同的补饲水平 (Ⅰ、Ⅱ、Ⅲ )进行舍饲 ,分别于 6月龄和 8月龄对各组肥羔进行屠宰测定。结果表明高营养水平组 (Ⅰ )的羔羊 6月龄和 8月龄体质量、日增质量极显著高于低营养水平组 (Ⅲ ) (P <0 .0 1) ,显著高于中等营养水平组 (Ⅱ ) (0 .0 1

0 .0 5 )。凉山半细毛羊肌肉中氨基酸种类齐全 ,含量较丰富 ,其中必需氨基酸的总量达到 2 6 .15 %。  相似文献   

5.
陈国顺 《猪业科学》2003,20(8):46-48
本研究测定了24头合作猪的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以分析合作猪胴体、肌肉品质随体重(30kg,35kg,40kg,45kg)的变化规律,确定其最佳屠宰体重。研究结果认为,合作猪瘦肉率在48.8%~55.0%之间,肌肉pH1值在6.35~6.50之间,肉色指标优良,大理石纹评分均在3.75~4.05之间,肌内脂肪含量在3.60%~3.85%之间;当40kg体重时屠宰的失水率和滴水损失均最低,分别为10.68%和1.84%,且剪切力值最低,为3.08kg。相同性状间的有较高的正相关,肌肉pH1值几乎与各项肉质指标呈负相关。通过灰色关联度综合评定结果认为,合作猪是在活重达到40kg时屠宰,其肉质最优。  相似文献   
6.
百脉根种子硬实处理与耐藏性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地百脉根种子硬实用不同方法处理和对不同贮藏时间种子耐藏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贮藏1年种子含硬实率59.3%。经擦破种皮或硫酸浸种处理,硬实率明显下降,发芽势,发芽率显著提高;种子随贮藏期的增长,硬实率明显下降,其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以及直播出苗率,幼细苗存活率等亦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种子电导值则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斯格配套系杂交商品猪性能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斯格商品猪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胴体品质和肉质进行了抽样性能测定.斯格商品猪肥育期日增重达到876.6±95.0 g,肥育期料重比为2.67;达100 kg体重日龄平均为152 d;106.3 kg体重时屠宰率为75.55%、6-7肋膘厚12.2+2.51 mm、眼肌面积53.79±5.64 cm2、瘦肉率为67.23%+3.86%、系水力为86.21%±2.10%、肌内脂肪含量为3.17%±1.37%.  相似文献   
8.
波尔山羊杂交后代体尺、体重与肉用性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 SPSS数据处理软件 (10 .0版 )统计分析了 2 3只 (约 8~ 9月龄 )波尔山羊与唐山奶山羊杂交后代公羊的体尺、体重和肉用性能。结果表明 :(1)波尔山羊与唐山奶山羊杂交 F1 代体尺、体重与肉用性能指标的变异程度大于 F2 代 ,其中宰前重、胴体重、净肉重和胸宽四项指标变异程度在 F1 和 F2 代中都很大 ;(2 )杂交 F1 代、F2 代各项指标 t检验结果 ,除胸宽外其余指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3 )波尔山羊杂交后代中胸宽与各项指标间相关不显著 ,宰前重、胴体重、净肉重与体尺指标相关显著或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当前畜牧业生产形势结合凉山实际,就凉山绿色肉羊基地建设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原瘦肉型猪肥育性能与胴体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59头高原瘦肉型猪,断奶后每个血统选用5~9头公猪为一组,经育肥达90kg体重屠宰,测定其胴体性状和胴体品质,测定结果表明全期日增重均在500g以上,但各世代有差异,其胴体品质较之互助猪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