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5篇
  15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苹果糖度在线检测降低杂散光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光谱学原理设计了智能苹果糖度在线分级设备,研究了上置式检测器在线检测中的杂散光问题,通过光路图分析了富士苹果3种摆放方式对杂散光的影响,并提出了遮光降噪方案。利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分别建立了3种摆放方式的富士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在线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上置式检测器而言,摆放方式和遮光处理尤为重要。其中果柄朝上遮光为最佳降噪措施,所建立的模型校正集均方差(RMSEC)为0.60,校正集相关系数(RC)为0.94,预测集均方差(RMSEP)为0.67,预测集相关系数(RP)为0.87,可以满足实际生产中的在线分级要求。  相似文献   
2.
光谱技术在茶叶理化指标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谱技术由于其快速、无损、便捷的特点,是目前发展较快,应用较广的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紫外可见光谱、近红外光谱、荧光光谱、拉曼光谱、高光谱成像等多种光谱技术的原理,着重介绍了其在茶叶分类、成分检测、品质评价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太赫兹波谱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太赫兹由于具有透视性、安全性和波谱分辨能力的特点,近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和应用,成为无损检测的新技术,并被应用于国防、工业、半导体、通信、生物医学、制药、农产品及食品等多个领域.首先介绍了太赫兹波谱技术和成像技术的原理和特点,阐述了太赫兹技术在非金属材料特性和缺陷检测中的应用,并重点分析了近年来太赫兹技术在农产品及食品领域的应用新进展.最后,分析了太赫兹波谱无损检测技术的技术难点及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叶绿素荧光技术是探知植物生理状态及其与环境关系的理想方法.太阳诱导叶绿素荧光可以利用夫琅和费暗线原理进行提取.阐述了夫琅和费暗线探测自然光条件下光合作用荧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波长760nm叶绿素荧光探测仪的光学系统、仪器硬件组成及其各部分功能、仪器的软件设计.通过与ASD地物光谱仪器的对比试验表明,研制的太阳诱导叶绿素荧光测量的数据与地物光谱仪测量的数据相关系数都大于0.9.基于夫琅和费暗线原理的太阳诱导叶绿素荧光探测仪器提供了一种低成本、实时测量作物冠层太阳诱导叶绿素荧光的方法和仪器.  相似文献   
5.
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方法对膨化羽毛粉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膨化处理后,羽毛角蛋白中多肽链形成的索状结构发生解链,部分氢键断裂,羽毛的致密结构变得疏松,从而使其易于被消化。  相似文献   
6.
采用近红外光谱直接对瓶装醋进行透射检测。结果发现,玻璃包装对入射光源强度影响很大。采用室内外置光源解决此问题,在850~2000nm的波长范围内,采用偏最小二乘方法(PLs)对醋中的挥发酸含量进行了定量预测。结果表明,原始光谱结合PLs方法可以很好地预测瓶装醋中的挥发酸含量,校正样本和预测样本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0.97;校正样本和预测样本的标准偏差分别为o.776、0.878。此外,对挥发酸含量起主要作用的波段主要集中在900nm和1100nm左右。  相似文献   
7.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定性、定量分析技术,其具有快速,不破坏样品,操作简单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特点,首先对54 份不同年份的普洱茶近红外光谱图吸收峰的差异进行分析,然后对普洱茶的年份进行鉴别。结果表明,随着普洱茶年份的增加,其内含主要化学成分不断减少,近红外光的吸收值也不断减少,因此波峰的尖锐程度也不断减少。随后应用聚类分析技术对不同年份的普洱茶进行定性分析,从聚类分析得到的三维立体图中可以看出,各个年份的普洱茶有比较明显的聚类现象,其中有3份茶叶样品被判断为错误,识别准确率为94.444%。  相似文献   
8.
9.
本方法是用FTNIRDRSA测定谷物中的粗蛋白含量,内容包括五个部分:测定原理和范围;方法的提要;所用设备;测定步骤(包括样品制备,样品近红外光谱的扫描,仪器的定标,定标方程的评价,方程斜率的检查,偏差,准确度和精确度的检查)以及结果的表述。  相似文献   
10.
食品科学中拉曼光谱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涛  李军科  刘柱  袁士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563-10565
仪器的发展使得拉曼光谱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微观结构变化的灵敏性、样品的非破坏性、使用的样品量较小及其高分辨率等都是选择拉曼光谱作为分析手段的主要原因。综述了拉曼光谱在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