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56篇
  免费   453篇
  国内免费   460篇
林业   1513篇
农学   453篇
基础科学   213篇
  1663篇
综合类   4750篇
农作物   325篇
水产渔业   97篇
畜牧兽医   348篇
园艺   107篇
植物保护   500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12篇
  2022年   332篇
  2021年   279篇
  2020年   234篇
  2019年   315篇
  2018年   205篇
  2017年   344篇
  2016年   471篇
  2015年   449篇
  2014年   647篇
  2013年   605篇
  2012年   801篇
  2011年   931篇
  2010年   721篇
  2009年   633篇
  2008年   443篇
  2007年   456篇
  2006年   390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分析全省平均以及各气候带光能、热量、水分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使用云南115站及6个气候带代表站1961—2018年的气候要素计算各地农业气候资源统计量。结果表明,光能资源变化以减少趋势为主,出现显著突变,各气候带太阳辐射变化可能会引起云南太阳辐射高低值中心发生变化,2009年以来辐射明显增加可能会导致太阳辐射出现新的变化趋势和突变点;热量资源一致显著增加,喜凉及喜温作物的活动积温、积温持续时间及无霜期长度均显著增加,并且呈现初日提前、终日推后的趋势,对作物生长有利;水分资源总体呈现减少趋势,尤其21世纪以来下降趋势明显,亚热带地区暖干化现象突出,干旱风险等级较高。  相似文献   
2.
流苏香竹(Chimonocalamus fimbriatus)是云南特有珍稀竹种,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南部。文章以野外调查获取的流苏香竹分布信息为主,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同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基于19个气候因子,预测其在当前及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区。结果表明:当前流苏香竹的高适生区和中适生区主要分布于德宏州、保山市和临沧市等地,除迪庆州、丽江市和昭通市外,云南其他区域均有低适生区零星分布。在未来2050s和2070s的2个时间段,基于2种不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1-2.6和SSP5-8.5),流苏香竹的高适生区面积呈减少的趋势,尤其是SSP5-8.5路径下,高适生区面积仅为当前的12.51%(2050s)和18.63%(2070s);中、低适生区在SSP1-2.6路径下,显著扩张(2050s)或略微扩张(2070s),在SSP5-8.5路径下,则大幅收缩。流苏香竹野外实际分布区及其潜在分布区均以斑块状为主,可能与云南特殊的地形、地貌有关。影响流苏香竹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为最湿月份降水量、最暖月份最高温度、最干季度降水量和平均气温日较差。流苏香竹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根据其野外分布状况,建议以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为辅,在其潜在适生区内适当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3.
刘猛  刘斐  赵宇  夏雪岩  李顺国 《农学学报》2021,11(3):93-100
河北省是杂粮生产大省,且种类繁多。为稳定河北省杂粮生产发展,进一步调整河北省种植业结构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总结了河北省杂粮的历史生产现状,包括面积、单产、总产以及河北省各地市杂粮的分布,试图探索杂粮的生产布局与趋势,同时针对河北省杂粮历史单产水平变化趋势,分析了造成单产变化的成因,并简单提出建议。最后提出河北省杂粮生产布局的展望,将河北省杂粮生产区域布局划分为优势主产区、战略提升区、稳步发展区三个功能区。  相似文献   
4.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野生食用菌历史,奠定了云南野生食用菌的重要地位与属性,云南也逐渐将野生食用菌资源纳入到生态休闲观光旅游的范畴,并成为云南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结合云南的野生食用菌栽培及旅游模式开发的现状,发现云南在野生食用菌生态休闲观光旅游探索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对云南野生食用菌的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面对加入WTO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有必要大力发展农村中介组织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本文拟通过近年来福建农村中介组织发展的状况、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加快发展壮大农村中介组织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验表明:在冬季最低气温-28.3℃的黑龙江省密山市饲养产蛋鸡,只要鸡舍保温良好,适当增加鸡的饲养密度,不用供热,也可保持鸡舍内温度在13℃—15℃的最佳鸡产蛋环境温度;在151天的冬季里实验组鸡,按入舍鸡计算平均每只鸡产蛋103.8个,产蛋率为68.74%,仅比对供热取暖鸡舍的对照组鸡群产蛋率低0.5%,故在寒冷的黑龙江省推广产蛋鸡舍冬季不供热是完全可能的,其经济效益也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7.
林业要实现真正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实行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两手抓。省直林区在全省林业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应积极培育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重视林业科技,发展后续产业,调整林区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林木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利用,优良家系选育,树种内种源研究,高世代种子园研究,乡土树种栽培驯化,外来树种引种,提高种子园种子产量所采取的措施,无性繁殖技术等林木良种繁育概况;并就林木育种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设想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回顾了建国前安徽省城镇发展的历史概祝,分析了建国后安徽省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并提出了安徽省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松材线虫病入侵陕西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材线虫病自1982年在我国发现后,扩散和危害呈逐年扩大和加重趋势,严重影响了我国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对松材线虫病定量的风险分析,得出风险值R=2.775,表明松材线虫病对陕西省而言属于特别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应加强监测、检疫和除治管理,防止传入陕西省并造成扩散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