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78篇
林业   45篇
农学   53篇
基础科学   23篇
  82篇
综合类   132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60篇
畜牧兽医   137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蔚县苜蓿根颈冻害后切除冻伤部分处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处理区的根颈苗数、地上高度、地上生物量、分蘖丛数是对照区的1.6~2倍;处理区苜蓿的各个数量指标的b值大于对照处理苜蓿b值,说明除冻害根颈后苜蓿的生长比不除冻害根颈部分的苜蓿生长更为合理。通过除去苜蓿冻害部位,防止根系继续腐烂,保护了未冻害部分,增加了苜蓿发芽的有效部位。同时,使根系与地面的距离变短或露出地面,增加光照强度,提高地温,促使未冻害苜蓿根系发芽,返青提前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2.
Contents: An insemination trial using frozen semen is described. The freezing procedure was slightly modified from the Hannover method. The insemination dose consisted of 7 medium straws containing approx 1 109 spermatozoa. A total of 28 mares of the Norwegian Trotter breed were inseminated during the 1991 season. During oestrus the mares were examined at 12 hour intervals, and the insemination was carried out after detection of ovulation. The pregnancy rate was 43% after the first insemination, increased to 68% after second and further to 75% after the third and last insemination. The foaling rate was 61.5%.  相似文献   
3.
应用冷冻血清对1株采自自然感染的水牛牛巴贝斯虫进行了长达72d的体外连续培养,共继代20次,培养72h红细胞染虫率最高达14.1%,平均为8%~10%。培养20d和30d的牛巴贝斯虫经液氮保存复苏后,接种于去脾水牛犊均引发了严重的牛巴贝斯虫病,从而说明已建立了水牛牛巴贝斯虫的体外连续培养,且经培养后的牛巴贝斯虫致病力没有改变。本试验利用6头份的冷冻健康水牛血清同时进行培养,结果发现,并非所有的健康水牛血清均适合于体外培养牛巴贝斯虫。这一发现对建立水牛牛巴贝斯虫的体外培养和研究水牛牛巴贝斯虫病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Totally 13575 ewes of two different breeds, Dala and Spel, were inseminated with semen, frozen in straws and thawed at 70°C for 8 sec. An insemination dose of 0.2 ml containing approx. 150 × 106 spermatozoa with at least 45 to 50% progressive motility was imerted 5 to 12 mm into the cervix. The insemination was performed once between 12 and 30 h after the onset of heat. The NR rate of the Dala ew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during the season. The NR rate of the ewes inseminated before 15. November was 44.3%, from 15. to 20. November 52.2%. from 20. to 25. November 55.3% and from 25. November and later 61.4%. The corresponding values for the ewes of the Spel breed were 57.3, 58.7, 61.5 and 71.0% respectively, and on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last value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ertility of the two breeds was significant within each of the periods .  相似文献   
5.
根据在北京郊区的试验,认为土壤水冻融过程可分为三阶段,其中第二阶段有聚墒现象,平均聚墒8.6mm,所聚的墒在融化过程中又逐渐消失。气温回升至-2℃左右是冻层下部由冻到融的转折温度。冬灌水保存到来年春季的数量有限,本试验中1m 土层内平均不足20mm。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对胚胎质量、胚胎移植数量、胚胎发育阶段、冷冻方法、移植方法及饲养管理水平等因素对移植产羔率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提高绵羊胚胎移植效率。结果表明:采用1.5mol/L乙二醇做冷冻保护剂对胚胎进行常规冷冻,冻前A级胚胎冷冻/解冻后可用胚率、存活率、降级率均高于B级,差异极显著(P<0.01)。移植1枚冷冻解冻后A级、B级或2枚(A+B)胚胎的受体移植产羔率分别为44.48%、46.84%和44.81%。经χ2检验分析,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移植双胚的受体双羔率为22(%53/241),以胚胎为单位计算,产羔率仅为33.40%。A级囊胚和桑椹胚的产羔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1.5 mol/L乙二醇常规冷冻保存的体内胚胎移植产羔率高于EFS40玻璃化冷冻保存,但经统计学分析,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子宫手术移植和腹腔内窥镜法子宫移植之间产羔率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在牧场条件下大规模移植的平均产羔率为43.95%,范围在20% ̄70%之间,受体饲养管理水平对绵羊移植产羔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专门化肉用种羊选定、引进后,通过适应性研究,在较大规模养羊业生产实践中。对现代集约化肉羊业的主要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完善和创新,组装集成并应用于生产。技术研究应用结果既为市场提供了大批专门化肉用种羊和优质安全的杂种肉羊,取得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及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为我国目前正在迅速发展的集约化肉羊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和理想的生产模式:从适宜的专门化肉羊品种到运用高效母羊快速扩繁技术.建立和完善有效的肉羊杂交利用体系,普遍应用种羊鲜、冻精生产大批肉用杂种羔羊,种植高产优质饲草及其科学加工调制和利用.建立严格兽医防疫制度.实行放牧 补饲或全舍饲的精细管理和集约化育肥,至生产优质、安全、标准肉羊,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伴随我国畜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为了更大限度的提高母畜的受胎率和充分利用优秀种畜的基因,人工授精技术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发展,并在全国各地广泛推广和应用。本文结合实践经验总结出的一些技术措施,阐述了对早胜牛这一地方优良种质资源进行保种和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同时指出人工授精技术和低温冷冻保存精液技术在早胜牛上的实践,对于进一步开发利用培育优质高产肉牛新品种,促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早胜牛种公牛采精的全过程以及细管冻精制作要点的详细讲解,低温冷冻保存精液技术,可更经济、可靠地实现家畜品种资源的保护,让优良基因长时间保存使得后续研究需要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9.
10.
为研究冷冻贮藏中不同部位酚类物质和多酚氧化酶的分布特征,以青海省地方梨优良品种‘软儿梨’果实为研究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比色法测定软儿梨果实后熟(室温)、冻藏(-18℃)和解冻(室温)3个时期的果皮、果肉中总多酚、绿原酸的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软儿梨果实后熟后,酚类物质果肉?果皮,多酚氧化酶则果皮?果肉;冷冻贮藏过程中,不同部位的酚类物质和多酚氧化酶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但绿原酸在果皮急剧下降、果肉中略有增加。解冻后总体呈下降趋势,2个部位总酚、多酚氧化酶下降明显,而果皮中的绿原酸变化不大。研究表明:软儿梨果实后熟后,酚类物质和多酚氧化酶分布呈现区域化,冷冻贮藏加剧了酚类物质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积累,导致了软儿梨冷冻贮藏后果皮先于果肉发生了褐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