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10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东海带鱼繁殖力及其资源的合理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3年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网的调查数据,利用单位补充量繁殖力和单位补充量亲鱼资源生物量估算模型,对东海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 Temminck et Schlegel,1844)渔业资源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根据单位补充量繁殖力的估算,当tc=0.5龄、F≥1.15时和当tc=1龄、F≥2.30时,带鱼渔业处在高危险区;而当tc≥1.5龄时,可以承受较大的捕捞压力。(2)根据单位补充量亲鱼资源生物量的估算,当tc=0.5龄、F≥1.22时和当t。=1龄、F≥2.40时,带鱼渔业处在高危险区;而当tc≥1.5龄以上时,可以承受较大的捕捞压力。(3)目前(2003年为例)东海带鱼现行渔业资源状况为:tc=0.5龄、F=2.60,处于高危险区的较高危险点上。因此,在降低现有捕捞强度较难的情况下,建议提高带鱼开捕规格,以便更好地养护东海带鱼,使其资源能得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冷冻带鱼鱼糜的抗冻能力,本试验以肌原纤维蛋白溶解度、Ca2+-ATPase活性、活性巯基含量以及鱼糜保水性为指标,研究鲐鱼肉酶解物添加量对冻藏带鱼鱼糜抗冷冻变性效果的影响,以确定鲐鱼肉酶解物合适的添加剂量.结果表明,随着酶解物添加量的增加,带鱼鱼糜蛋白的抗冻能力随之增加,但添加量达到5%后,随着酶解物剂量的增加,抗冻能力增强幅度变小,鲐鱼肉酶解物合适的添加量为5% ~7%.综上所述,添加5% ~7%鲐鱼肉酶解物,能有效抑制带鱼鱼糜肌原纤维蛋白的冷冻变性,提高鱼糜保水性,鲐鱼肉酶解物有望成为良好的鱼糜抗冻剂.  相似文献   
3.
颜尤明 《南方水产》2005,1(3):32-36
根据2000~2002年福建海区渔业资源生态容量和海洋捕捞业管理研究项目获得的带鱼样本,对其生物学特征与资源变化作了分析,并与历史资料进行比较,同时对资源状况进行了研究。指出3个渔场体现带鱼资源衰退的生物学特征,建议根据带鱼生物学和资源分析结果,对不同渔场的保护措施加以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海三种主要经济鱼类的生物学特性与资源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林新濯 《水产学报》1987,11(3):187-194
大黄鱼、小黄鱼和带鱼,是中国近海最重要的三种传统经济鱼类。本文主要论述了它们的分布,洄游和生物学特性,以及1955~1984年期间的开发利用经过和产量、资源变化。作者认为:近期这三种鱼产量的剧烈波动和种群年龄结构的显著变化,主要是由于过去20~30年捕捞过度引起的。根据实践经验,把长寿命鱼种的最适年可捕量定为1/3·M·P_f(种群可捕资源)或1/3·5·M·B_6更为妥当。如果期望本海区渔业资源状况得到根本好转,必须对目前的捕捞强度作大幅度压缩。而要实现这一点,前面还有大量的社会、经济和立法问题亟待解决,且需国际上更广泛的协作。  相似文献   
5.
由于渔业高强度捕捞压力及频繁的海洋工程导致近海海洋环境恶化,东海带鱼(Trichiurus haumela)资源量发生了严重衰退。为可持续利用东海带鱼资源,于2014年夏季8月在东海区渔场采用底拖网菱形目50、55、60、65、70、75 mm和80 mm对带鱼的逃逸率网具选择性进行试验研究,采用套网法对不同尺寸的囊网网目的选择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带鱼渔获物肛长范围为55~283 mm,平均肛长为159 mm,优势肛长组为140~190 mm,囊网中带鱼渔获的主要肛长组分布在140~220 mm,在套网中主要肛长分布在130~190 mm;随着网目由小变大,囊网中带鱼的平均肛长、体质量也逐渐变大;在数量和体质量逃逸率方面,随着网目增大整体呈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由于其他非目标渔获和带鱼体型容易挂网的特点,造成囊网中渔获积累产生的堵塞效应,严重影响相关网目中带鱼的逃逸率;根据带鱼的50%选择体长(L0.5)与不同网目尺寸拟合的直线:L0.5=2.241 9M+17.503(r=0.930)。以此利用推测的拟合线性关系,并参考相关文献得出的带鱼雌雄个体的L0.5标准反向推出,捕捞雌性带鱼L0.5的最小网目尺寸为65.63 mm,雄性带鱼L0.5的最小网目尺寸为68.76 mm。运用现行可捕标准以及渔业生产,故建议专门用于捕捞带鱼的拖网网目尺寸至少为65mm。同时研究表明海水温度变化对带鱼的体质量资源密度与尾数资源密度的分布有一定影响,其为影响渔具选择性的重要自然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由于渔业高强度捕捞压力及频繁的海洋工程导致近海海洋环境恶化,东海带鱼(Trichiurus haumela)资源量发生了严重衰退。为可持续利用东海带鱼资源,于2014年夏季8月在东海区渔场采用底拖网菱形目50、55、60、65、70、75 mm和80 mm对带鱼的逃逸率网具选择性进行试验研究,采用套网法对不同尺寸的囊网网目的选择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带鱼渔获物肛长范围为55~283 mm,平均肛长为159 mm,优势肛长组为140~190 mm,囊网中带鱼渔获的主要肛长组分布在140~220 mm,在套网中主要肛长分布在130~190 mm;随着网目由小变大,囊网中带鱼的平均肛长、体质量也逐渐变大;在数量和体质量逃逸率方面,随着网目增大整体呈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由于其他非目标渔获和带鱼体型容易挂网的特点,造成囊网中渔获积累产生的堵塞效应,严重影响相关网目中带鱼的逃逸率;根据带鱼的50%选择体长(L_(0.5))与不同网目尺寸拟合的直线:L_(0.5)=2.241 9M+17.503(r=0.930)。以此利用推测的拟合线性关系,并参考相关文献得出的带鱼雌雄个体的L_(0.5)标准反向推出,捕捞雌性带鱼L_(0.5)的最小网目尺寸为65.63 mm,雄性带鱼L_(0.5)的最小网目尺寸为68.76 mm。运用现行可捕标准以及渔业生产,故建议专门用于捕捞带鱼的拖网网目尺寸至少为65mm。同时研究表明海水温度变化对带鱼的体质量资源密度与尾数资源密度的分布有一定影响,其为影响渔具选择性的重要自然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带鱼鱼糜制品品质,以鱼糜蛋白组成、TCA-溶解肽含量及其凝胶强度等为指标,研究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STI)对带鱼鱼糜蛋白降解及其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带鱼鱼糜蛋白的降解与温度显著相关,随温度升高,肌原纤维蛋白重链(MHC)逐渐降解,TCA-溶解肽含量增加,在70℃时达到最高值(1.3μmol酪氨酸·g~(-1))。添加STI能够一定程度抑制带鱼鱼糜凝胶劣化样品和凝胶化样品中肌原纤维蛋白的降解,降低TCA-溶解肽含量。当STI添加量为0.10‰时,凝胶劣化样品和凝胶化样品的TCA-溶解肽含量达到最低值,分别为0.13和0.30μmol酪氨酸·g~(-1),凝胶强度达到最高值,分别为414.74 g·mm和1 262.28 g·mm,而失水率分别下降为5.44%和3.76%;电镜微观结构显示,此时凝胶结构更致密、均匀,但凝胶白度值轻微下降。因此,STI可有效提高带鱼鱼糜制品品质,从而为生产高品质的带鱼鱼糜制品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不同淀粉对带鱼鱼糜凝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改善带鱼鱼糜凝胶品质的最佳淀粉种类及其添加量,以凝胶强度、质构分析(TPA)值、白度、持水性和凝胶溶解度为指标,探究5种淀粉(小麦淀粉、马铃薯淀粉、木薯淀粉、交联淀粉和羟丙基淀粉)在不同添加量(0、5%、10%、15%和20%)下对带鱼鱼糜凝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淀粉以及添加量均对带鱼鱼糜凝胶品质有显著影响。当添加量超过15%后,淀粉的添加对带鱼鱼糜凝胶弹性和持水性影响不显著。5种淀粉中,木薯淀粉对带鱼鱼糜凝胶品质的改善效果最好,在鱼糜中添加15%木薯淀粉时,鱼糜凝胶强度、硬度、粘聚性、弹性、咀嚼性、白度值、失水率和凝胶溶解度分别为886.176 g·cm、4 879.56g、0.67、0.87、2 888.86、60.07、5.84%、49.47%。因此,添加15%的木薯淀粉能有效改善带鱼鱼糜凝胶品质。本试验结果为高品质鱼糜制品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确定合适的亲水胶体种类及其添加量,以带鱼鱼糜为原料,通过测定凝胶强度、质构(硬度、粘聚性、弹性和咀嚼性)、白度、持水性和凝胶溶解度等指标,分析瓜尔胶、魔芋胶和沙蒿胶3种亲水胶体对带鱼鱼糜凝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瓜尔胶、魔芋胶和沙蒿胶均能提高带鱼鱼糜凝胶强度,但相同添加量下魔芋胶的改善效果最好,而瓜尔胶对鱼糜凝胶强度的影响不显著。魔芋胶能显著改进带鱼鱼糜凝胶的质构特性;瓜尔胶添加量为2.0%时鱼糜凝胶硬度、弹性、咀嚼性、粘聚性比对照组低;沙蒿胶对鱼糜凝胶的粘聚性影响显著,当添加量为1.5%或2.0%时,带鱼鱼糜凝胶的咀嚼性、硬度增加,弹性下降。瓜尔胶、魔芋胶和沙蒿胶均能提高带鱼鱼糜持水性,降低鱼糜凝胶白度和溶解度,但对鱼糜凝胶色泽的影响不显著。扫描电镜结果显示,1.5%魔芋胶处理组形成的鱼糜凝胶表面规则有序、网络结构致密均一。综合比较,添加1.5%魔芋胶能有效改善带鱼鱼糜的凝胶品质。本研究结果为提高带鱼鱼糜制品品质及生产研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SUMMARY: The distribution and movement of the hairtail Trichiurus lepturus stock in the Aru Sea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logbook data from four Taiwanese commercial otter trawlers. Fluctuations in population size, population density index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catch per unit effort (CPUE) and fishing effort are discussed. The CPUE data were standardized by using the generalized linear model (GLM) in which fishing month, fishing area and size category of the hairtail were taken into account. The fishing season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episodes: aggregation between March and April, dispersion between May and June, and aggregation again between July and December. A seasonal two-peak distribution of the population size of hairtail reflects the aggregation–dispersion pattern. The first peak in May–June can be explained in terms of the hairtails' overwintering migration. The second peak in October–December is likely to be the result of spawning aggreg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