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60篇
林业   10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1篇
  19篇
综合类   150篇
农作物   41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111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毛囊是毛纤维的生长基础,决定毛纤维的性状,角蛋白是毛囊组成的重要成分之一。近年来,对毛囊生长发育和角蛋白基因的挖掘等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文章回顾了绵羊角蛋白基因的发现,已经与人类角蛋白基因相当,但在数量和分类上存在差异;笔者介绍了绵羊毛囊的形态学结构,简述了毛囊角蛋白基因的表达定位和影响毛纤维性状的角蛋白,并分析了毛囊中的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应用对毛囊生长发育和毛纤维性状的重要作用,以期为绵羊毛囊生长发育和羊毛性状的分子选育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3.
为了探索植物响应细菌信号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s)的分子机制。本文利用二维差异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3-羰基己酰基高丝氨酸内酯(3OC6-HSL)处理引起拟南芥膜蛋白质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3OC6-HSL共诱导53个蛋白点发生显著变化,涉及天然免疫、逆境胁迫响应、碳代谢、能量代谢、光合作用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暗示了3OC6-HSL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抗逆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为阐明植物-细菌跨界通讯的分子机制提供更多的功能蛋白质信息。  相似文献   
4.
Glutamate induces neuronal damage by generating oxidative stress and neurotoxicities. The neurological damage caused by glutamate is more severe during brain development in newborns than in adults. Resveratrol is naturally present in a variety of fruits and medicinal plants and exerts a neuroprotective effect against brain damage. The goal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resveratrol and to identify changed proteins in response to resveratrol treatment during glutamate-induced neonatal cortical damage. Sprague-Dawley rat pups (7 days ol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vehicle, resveratrol, glutamate, and glutamate and resveratrol groups. The animals were intraperitoneally injected with glutamate (10 mg/kg) and/or resveratrol (20 mg/kg) and their brain tissue was collected 4 hr after drug administration. Glutamate exposure caused severe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while resveratrol attenuated this damage. We identified regulated proteins by resveratrol in glutamate-induced cortical damaged tissue using 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mass spectrometry. Among identified proteins, we focused on 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A2, γ-enolase, protein phosphatase 2A subunit B, and 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These proteins decreased in the glutamate-treated group, whereas the combination treatment of glutamate and resveratrol attenuated these protein reductions. These proteins are anti-oxidant proteins and anti-apoptotic protein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glutamate induces brain cortical damage in newborns; resveratrol exerts a neuroprotective effect by controlling expression of various proteins with anti-oxidant and anti-apoptotic functions.  相似文献   
5.
人兽共患寄生虫种类多、宿主广泛且危害严重。血吸虫病、棘球蚴病、囊尾蚴病、旋毛虫病、弓形虫病等是常见的重要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类和家畜饱受寄生虫病的危害,这对公共卫生和畜牧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群是控制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流行的综合防控措施。在综合防控策略中,疫苗的使用是切断循环链、控制乃至消灭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理想和有效途径之一。选用高效的抗原筛选方法挖掘潜在的疫苗候选分子是开发疫苗的前提和关键。抗原筛选技术的更新换代使得研究者发掘出了更多新抗原和保护性多肽。现有的抗原筛选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粗抗原筛选法、cDNA文库筛选法、蛋白质组学筛选法、生物信息学及多组学技术联合筛选法。很多抗原筛选的方法是伴随寄生虫疫苗研究的发展应运而生的,粗抗原筛选法是基于抗原抗体相互反应的免疫学原理而设计的,此方法筛选的天然抗原可引起机体较强的免疫反应;cDNA文库筛选抗原的优势在于筛选更有针对性,所以候选产物的成分更单一、明确;蛋白质组学筛选法是基于质谱而兴起的一种筛选技术,它既可对未知蛋白组分进行鉴定,还可对鉴定结果进行差异比较,在未知分子的发现和功能特殊的靶分子筛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后基因时代的到来,生物信息学及多组学联合筛选技术使得抗原筛选逐步进入了多维、立体的筛选模式,也使得候选抗原及其表位的功能研究更加深入,这为基因工程疫苗和多肽疫苗候选分子的筛选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陈培  张磊 《种子》2009,28(10)
目的:对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 A及其同型保持系W931 B不同器官的蛋白质组进行比较性研究,获得差异蛋白质组的重要信息.方法:采用SDS-PAGE方法.结果:发现不育系W931 A与其保持系W931 B种子和苗期叶片的蛋白质SDS-PAGE电泳图谱基本没有差异带,二胞花粉期花药SDS-PAGE图谱间有3条差异带.结论:雄性不育基因表达具有时空和器官特异性.与育性有关的蛋白主要在花药中表达.  相似文献   
7.
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常用的技术之一,因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在植物蛋白质组学中应用广泛。蛋白质双向电泳(2-DE)过程复杂、时间持久以及影响因素众多,本文立足蛋白质双向电泳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现象,如:分离的蛋白质点过少、条纹过多导致凝胶背景模糊、高丰度蛋白点聚集沉淀及低丰度蛋白点被掩盖等,着重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为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初学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蛋白质互作组学技术是一门鉴定和量化蛋白质与其他代谢物或蛋白质等分子相互作用的前沿技 术,已成为研究植物系统生物学和多组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基于质谱的组学技术迅速发展,也促 进蛋白质 - 代谢物相互作用(Protein-metabolite interaction, PMI)、蛋白质 - 蛋白质相互作用(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的发现和验证方法取得巨大进步 , 这些蛋白质互作组学技术在功能基因组和功能代谢组研究中 逐渐展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系统总结了过去 10 年不同蛋白质互作组学技术(主要包括 PMI 和 PPI)的分析策略, 并详细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的相互作用类型,综述了蛋白质互作组学技术在植物研究领域的应用进 展,对植物蛋白质互作组学技术的应用策略和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瓶颈进行了总结。蛋白质互作组学技术的不 断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植物胞内信号转导及代谢调控通路的解析,而精准解析信号网络中关键相互作用将为植物 自身生长发育以及适应外界环境等机制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昆虫滞育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滞育是绝大多数昆虫为了能够在周期性的不利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而进行的一种生理过程,它在昆虫的生存、进化和繁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从昆虫滞育发生的原因、影响昆虫滞育的内外因素、内分泌机制、滞育相关酶类、滞育的蛋白质组学和分子生物学、以及有关调控通路研究等方面介绍其研究进展,为今后从种群到个体,从宏观到微观,从激素、酶、关联蛋白三者之间的关系等角度研究和了解昆虫的滞育行为和滞育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