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12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339篇
林业   787篇
农学   1262篇
基础科学   103篇
  299篇
综合类   7395篇
农作物   2902篇
水产渔业   71篇
畜牧兽医   1004篇
园艺   1280篇
植物保护   94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84篇
  2022年   310篇
  2021年   309篇
  2020年   284篇
  2019年   367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393篇
  2016年   445篇
  2015年   505篇
  2014年   775篇
  2013年   631篇
  2012年   781篇
  2011年   822篇
  2010年   800篇
  2009年   805篇
  2008年   750篇
  2007年   785篇
  2006年   723篇
  2005年   730篇
  2004年   720篇
  2003年   615篇
  2002年   585篇
  2001年   541篇
  2000年   390篇
  1999年   271篇
  1998年   236篇
  1997年   210篇
  1996年   158篇
  1995年   163篇
  1994年   146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苏香竹(Chimonocalamus fimbriatus)是云南特有珍稀竹种,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南部。文章以野外调查获取的流苏香竹分布信息为主,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同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基于19个气候因子,预测其在当前及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区。结果表明:当前流苏香竹的高适生区和中适生区主要分布于德宏州、保山市和临沧市等地,除迪庆州、丽江市和昭通市外,云南其他区域均有低适生区零星分布。在未来2050s和2070s的2个时间段,基于2种不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1-2.6和SSP5-8.5),流苏香竹的高适生区面积呈减少的趋势,尤其是SSP5-8.5路径下,高适生区面积仅为当前的12.51%(2050s)和18.63%(2070s);中、低适生区在SSP1-2.6路径下,显著扩张(2050s)或略微扩张(2070s),在SSP5-8.5路径下,则大幅收缩。流苏香竹野外实际分布区及其潜在分布区均以斑块状为主,可能与云南特殊的地形、地貌有关。影响流苏香竹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为最湿月份降水量、最暖月份最高温度、最干季度降水量和平均气温日较差。流苏香竹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根据其野外分布状况,建议以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为辅,在其潜在适生区内适当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2.
3.
4.
小陇山林区川赤芍栽培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小陇山林区川赤芍的生态习性与分布、栽培育苗技术及应用等价值,并对开发利用及前景展望进行了初步总结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分析土木香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毒力因子分泌的影响及机制研究,以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USA 300为研究对象,通过醇提法获取土木香提取物,根据主要毒力因子蛋白表型功能(溶血活性和TNF-α含量释放分析),利用蛋白免疫印迹和荧光定量PCR分析检测不同浓度土木香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毒力因子分泌的影响及机制。无抗菌活性的土木香提取物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培养后可显著抑制培养物上清溶血活性及其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TNF-α释放活性,蛋白免疫印迹分析表明,土木香提取物处理可显著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肠毒素A和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的分泌,荧光定量PCR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土木香提取物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培养后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肠毒素A和TSST-1编码基因的转录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二元调控系统agr的转录。本研究结果表明,土木香提取物通过抑制agr二元调控系统转录及其毒力因子编码基因的转录而降低毒力因子的分泌,土木香提取物是一种潜在的新型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荃优丝苗系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合作,用荃9311A与五山丝苗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1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2016年福建省永安市引进种植,表现株型适中、分蘖力强、穗大粒多、高产优质。总结了荃优丝苗在永安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杂交稻新品种陕农优206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农优206是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陕农1A为母本、陕恢206为父本配组选育而成的三系籼型杂交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倒、生育期短等特点。2017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陕审稻2017007号)。根据陕农优206在陕南地区亲本特征特性及多年制种试验,对陕农优206高产制种技术进行总结,为其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9.
黄涛 《甘肃农业》2020,(2):22-2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解决农业短腿、农村短板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10.
节水抗旱杂交稻新组合旱优73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2017,(6):39-41
旱优73是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和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沪旱7A与旱恢3号配组育成的节水抗旱杂交稻组合,2014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皖审稻2014024)。该组合在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地试种示范表现出根系发达、抗旱性强、生育期短、稳产优质等特点,介绍了其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