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37篇
畜牧兽医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赵军 《福建茶叶》2016,(3):55-56
广告翻译在中国产品打入国外市场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告作为向公众传达信息的宣传工具,具有极强的目的性及功能性,而目的论翻译的核心就是功能作用,两者的强强联合使产品的宣传作用更加广泛深入。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向世界更好的宣扬茶文化,就应充分利用广告翻译对其进行广泛宣传。本文从目的论出发,对英译茶叶广告翻译进行了简要研究。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茶叶出口量不断增加,外宣资料的英译工作便成为我国茶企在海外树立形象、推广产品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介绍了现代翻译的重要理论——翻译目的论,而后从语言风格、行文结构、文化内涵三个方面分析了中英茶企业在外宣资料的编写上存在的差异,最后立足翻译目的论,从省译、增译和改译三个视角探讨了现代茶企业外宣资料的英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广告作为一种实用功能文体,具有其别具一格的文体特征和文本功能,具有较强的目的性。文中基于英译茶叶广告分析目的论为研究视角,分析目的论对广告翻译产生的重要影响,介绍了基于目的论下广告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各种交通方式飞速发展,相关公示语翻译日趋重要。公示语是一种存在于公共场所的具有提示、警告等信息功能的文体,有其简单明了等特点。而目的论认为: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本文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对长沙已开通的地铁2号线公示语英译进行调查分析。分析结果发现其存在七类英译问题,并提出对应的解决建议,此研究对今后地铁公示语翻译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论视角下看英汉商标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标起着宣传产品的作用,目的是促成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发生,这一目的性决定了商标翻译应遵循目的论的原则,以"信息、文化、审美、联想"等作为衡量英汉商标翻译成功与否的标准,灵活选用"音译、直译、臆造、缩译"等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论是德国功能派学者提出的翻译理论,强调译文达到的预期功能和目的,对茶企业外宣资料的英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阐述了茶企外宣资料的特点、目的论翻译理论的视角和目的论视角下茶企外宣资料的翻译原则,希望为茶企译好外宣资料,顺利打开国际市场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世界经济一体化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在中国,越来越多的茶叶企业也开始扩大发展,积极开发国外市场。各个企业将品牌以独立的方式出口各个国家,面对该情况,需要良好的对外宣传措施,从而提高茶企业世界影响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企业的海外知名度出发,如何对外茶叶资料英译工作做好。本文结合德国功能学派的目的论翻译内容,对中国茶叶企业对外交流与资料的宣传进行几点分析,同时也通过讨论英译过程国外企业以及群众接受意识,并建立有效的翻译策略。旨在明确茶企业对外宣传的意义与积极作用,提高我国茶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晨 《福建茶叶》2016,(4):216-217
我国茶叶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现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物质载体,在世界范围内不断传播开来.“茶名”外宣翻译是帮助我国茶产品顺利走出中国、走入世界的重要途径,对我国茶产业的发展和茶文化的传播具有重大意义.针对目前我国“茶名”外宣翻译仍存在的错译、错误关联、一词多译等问题,提出了全面把握译入语与译出语的文化特征与语言表达差异、立足于译入语读者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组织制定并完善“茶名”翻译规范等建议,为特定茶名统一翻译,同一茶品在国际市场上翻译的一致性,提升我国茶产品在外国消费者心中的可靠性,扩大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做贡献.  相似文献   
10.
将美国学者Jeanne Kelly和中国学者Nathan K.Mao(茅国权)翻译的《围城》英译本中的成语作为语料库进行具体探究。从语义空缺的角度对书中的成语进行归纳,分为含环境空缺的成语、含文化空缺的成语、含词汇空缺的成语、含其他类空缺的成语,继而结合德国功能派理论中的目的论去探讨针对各类成语译者如何采用异化和归化策略去处理它们,说明两种翻译策略需有机结合,以从实际翻译研究的角度给成语翻译的归化异化之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