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60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新中 《福建茶叶》2016,(9):147-148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蕴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蕴,对当代艺术设计起到参考与借鉴作用,尤其是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对茶叶消费需求不断增长,不仅看重茶叶本身,更注重茶叶包装设计的审美与文化,探索将"中国画"运用到"碧螺春"茶包装设计中,不仅能全面提升茶叶的品味与文化底蕴,也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每当佳节来临,我对饮什么样的茶均心存挂念。前年和去年的大年三十,普洱饼茶进入了我的视线,躺进了同学赠送的宜兴紫砂南瓜壶中,经过开水的殷勤洗礼,奉献出热情奔放的鲜红茶汤,来到壶边的紫砂小杯中,慰藉着一颗长年劳累的心。我品饮着来自七彩之地的普洱茶,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苏州吴中区有茶园28486亩,2008年茶叶总产量288.72t,其中碧螺春产量143.7t;茶叶总产值1.63亿元,已连续3年超亿元大关,其中碧螺春产值1.26亿元。2009年初,茶叶采摘期晴雨相间、气温上升缓慢,适宜且偏低的气温抑制了茶叶的快速生长,缓解了采茶压力,拉长了高档茶采摘时间,保证了茶叶品质,弥补了2月13日至3月5日连续阴雨对茶叶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从事茶产业者逾千万人,大大小小的茶厂和茶商据说也超过百万。吴郡在这百万之众当中脱颖而出,能被评为《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确实如我赠给吴郡同仁的八个字清品不群,和而不同。  相似文献   
5.
《茶世界》2009,(2)
为了进一步提升洞庭碧螺春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树立洞庭碧螺春原产地域优良的产品形象和优异的品质特色,更好地强化吴中区洞庭碧螺春原产地保护,永续保持洞庭碧螺春茶产业的旺盛生命力,促进茶业增效、农民增  相似文献   
6.
云珍 《草原》2007,(3):64-72
麦穗飞行在荒旱的五月哪一朵飞行的烈焰倒扣在五月的白昼或暗夜?哪一根亮闪闪的针尖挑破五月死硬的钢蓝?落日敛翅擦了一下麦穗,麦穗打开,麦芒屹立,如怒放的九月菊镀了黄昏的色彩,  相似文献   
7.
农产品的安全问题是世界人民最关心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市民越来越崇尚天然环保、优质安全的产品,我国政府在2000年启动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开始构筑我国食品安全体系。早于1990年卫生部就发布施行了《茶叶卫生管理办法》,20  相似文献   
8.
<正>由福茂春茶庄举办的绿茶节在北京永定路的西点百货落下帷幕。为期3天的绿茶节将主要围绕品茶、鉴茶、展销、茶文化演艺等丰富多彩的茶事活动展开,突出以龙井、碧螺春、毛尖等为代表的绿茶文化的深厚底蕴。据福茂春茶庄的计经理介绍,受2012年持续多雨阴  相似文献   
9.
家庭用茶包装和贮藏的特点是数量少,条件简陋。如何搞好家庭用茶的包装和贮藏,笔者进行了如下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茶叶:2012年4月生产的仙芝、碧螺春。包装贮藏材料:聚乙烯塑料袋、马口铁罐、铝箔复合袋、冰柜、硅胶。1.2试验方法1.2.1试验茶样水分测定和感官审评  相似文献   
10.
以苏州碧螺春茶为试材,设计了16种不同保鲜剂,经过一定条件贮藏后,观察其对碧螺春茶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处理9(硅胶和抗坏血酸钠系列)与处理11(焦亚硫酸钠和抗坏血酸钠系列)保鲜效果最好,处理1(铁粉和氯化钠系列)、处理6(铁粉、氯化亚铁、碳酸氢钠、反丁烯二酸和沸石系列)、处理12(细孔硅胶)、处理14(活性干燥剂)保鲜效果较好.并对感观品质各特点与生化成分含量的相关性做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