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7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0篇
综合类   173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75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当猪感染布氏菌时,血清中抗体(IgM、IgG)的存在是传染过程的重要指征。显然在患布病的猪血清中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的测定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利凡诺尔(乙氧基-6,9-二氨基吖啶黄乳酸盐)作为还原物质,可使血清蛋白沉淀,而不能使γ-球蛋白沉淀。有人报道感染牛型布氏菌的牛只血清经利凡诺尔处理后,绝大部份IgG仍保  相似文献   
3.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简便、敏感、特异地检测动物病理材料中布氏杆菌的方法,选用四种标记抗体法,对5种共15个生物型的布氏杆菌,以及大量与流产有关或常常污染病理材料的对照细菌,分别进行了纯菌、感染实验动物及牦牛组织材料的染色检查,并与柯氏染色法及细菌分离培养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四种方法对于各种材料中的布氏杆菌(粗糙型犬布氏菌除外)均呈阳性反应,而绝大多数对照菌均呈阴性反应。其中尤以SPA法染色背景更为清晰,非特异性反应更少。这些方法既简便、快速,检出率也较高。对于布氏杆菌病的诊断和疫情监测,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4.
猪布鲁氏菌病严重地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及人体健康。国外尚无预防猪布病的菌苗。在国内虽S2号布氏菌苗对牛羊免疫已获肯定,但对猪布病的预防效果未能得到证实。故与北京流行病研究所等单位承接世界卫生组织(WHO)课题任务:配种及子宫途径攻击强毒研究S2布鲁氏菌苗对孕猪的保护力。经人工授精与攻毒,进行细菌分离、鉴定、毒力测定、病理组织学检查、血清学反应与临床观察。免疫组流产率仅5%,对照组则为63%,免疫组猛猪成活率为对照组的2.3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发展奶业,奶牛的饲养量逐年增加,而牛的流产一直是奶牛饲养的突出问题。在国内,牛场每年定期对布氏杆菌病、牛病毒性腹泻病等牛场内易流行的疫病进行血清学检查,作为判定流产的依据。但如布氏杆菌病等可导致牛流产的疫病在奶牛场内已经很少发生,可是奶牛流产现象还是时有发生,且比例没有下降。  相似文献   
6.
7.
布病SAT反应的诊断与猪血清抗体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清学诊断是揭发畜禽部分疫病和了解疫情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检查猪布病的主要方法,且多以试管凝集反应(SAT)为主.它是一种定性定量试验,对布病感染初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检出率也高,而感染的后期,随病性变化,其体内抗体类型也发生变化,使SAT特异性降低,为此对一定量的猪血清进行对比试验,现将调查方法、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布氏杆菌抗独特型抗体苗(简称二抗苗)进行试验表明,免疫小白鼠酸性α-醋酸萘酯酶阳性T淋巴细胞(TANAE~+)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比19号苗免疫组还高,证实此二抗苗确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取试管凝集的方法对西宁市某种猪场的741头种猪进行了猪布氏杆菌病的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该猪场布氏杆菌病的试管凝集反应的阳性率为0.54%.  相似文献   
10.
1 炭疽病 病原: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烈性传染病。病羊是主要传染源。病菌主要从伤口、消化道、呼吸道侵入。多发在雨量较多的季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