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39篇
水产渔业   99篇
畜牧兽医   1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UPLC-MS/MS法研究了2μg·L-1三次连续水体药浴和6μg·L-1一次性水体药浴条件下阿维菌素在水体中消除、在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体内蓄积和消除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两种药浴暴露方式下阿维菌素在水体中消除呈一级指数衰退消除,消除半衰期(t1/2)均为63 h,240 h时浓度下降到0.5μg·L-1以下。阿维菌素在异育银鲫血浆和肌肉中的含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血浆中药物浓度远高于肌肉中的含量。2μg·L-1连续三次药浴组和6μg·L-1一次药浴组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34.97、66.62μg·L-1,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9 871.2μg·L-1·h和18 119.6μg·L-1·h;两组药浴肌肉中达峰浓度分别4.42μg·kg-1和15.80μg·kg-1,其AUC0-t分别为641.9μg·kg-1·h和4 271.0μg·kg-1·h。与2μg·L-1连续三次药浴组相比,6μg·L-1一次药浴组阿维菌素在血浆和肌肉中的蓄积作用更加显著。以10μg·kg-1作为阿维菌素在异育银鲫肌肉中最大残留限量,选择95%的置信区间计算异育银鲫肌肉组织中休药期,本研究中2μg·L-1连续三次药浴组肌肉的休药期为295.4 h,6μg·L-1一次药浴组肌肉的休药期为454.5 h。  相似文献   
2.
额尔齐斯河银鲫形态学及COI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传统形态学方法和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分析对额尔齐斯河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两个群体的形态和遗传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通过对8个可量性状和20个框架数据的主成分分析可以看出,两个群体分别占据两个不相重叠的区域,两个群体在形态上存在明显分化。COI基因序列分析显示,两群体之间遗传距离为0.012,群体间遗传距离是群体内最大遗传距离的4倍,两群体间在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上出现了一处替换,群体遗分化指数值为0.96078,基因流值为0.01,表明群体间缺乏基因交流,群体间有明显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盐度和碳酸盐碱度对不同规格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中科三号"鱼种的急性和慢性毒性。结果表明,异育银鲫"中科三号"大规格鱼种[L=(8.81±0.62)cm]48、72 h和96 h的盐度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5.433、14.352、13.855,盐度安全浓度为4.63;碳酸盐碱度在24、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73.105、71.861、71.198、70.368 mmol·L-1,碳酸盐碱度的安全浓度为20.33 mmol·L-1。小规格鱼种[L=(1.78±0.12)cm]24、48、72 h和96 h盐度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1.339、11.026、10.653、10.080,盐度安全浓度为2.98;碳酸盐碱度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52.656、51.889、50.378、49.664 mmol·L-1,碳酸盐碱度的安全浓度为13.20 mmol·L-1。大规格"中科三号"鱼种对盐度和碳酸盐碱度的耐受性均比小规格鱼种强;慢性毒性实验中异育银鲫"中科三号"鱼种[L=(3.73±0.12)cm]的特定生长率和相对增重率均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大而降低。60 d实验后盐度3、5和7组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1.14、0.67和0.23,相对增重率分别为98.64、49.24和14.80;碳酸盐碱度7、12和17 mmol·L-1组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1.12、0.66和0.29,相对增重率分别为96.06、48.40和19.23。盐度和碳酸盐碱度浓度越强,对异育银鲫"中科三号"鱼种生长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4.
肖琳琳  张庆华 《海洋渔业》2004,26(4):295-299
本文就蜂胶佐剂对鱼类细菌性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进行了首次评价。试验以异育银鲫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为对象,比较了蜂胶佐剂、铝胶佐剂和无佐剂三种疫苗对银鲫的免疫效果。经抗体监测表明,免疫接种后第2周,蜂胶佐剂组银鲫已检测到血清抗体,随后抗体效价迅速上升,第4周达到峰值2^5:铝胶佐剂组和无佐剂组第3周检测到抗体.铝胶佐剂组第5周达到峰值2^5,无佐剂组第4周达到峰值2^4。银鲫免疫后第5周进行攻毒保护试验,发现蜂胶佐剂组、铝胶佐剂组和无佐剂组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77.3%.65.0%和56.3%。试验结果表明,蜂胶佐剂能有效增强异育银鲫细菌性灭活疫苗的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5.
我国六个地区银鲫种群线粒体DNA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姚纪花 《水产学报》1998,22(4):289-295
本文用一对引物对我国6个地区银鲫进行mtDNA-ND5/6片段的PCR扩增,扩增产物用6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限制生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共获得11种图谱和7种限制性类型。根据各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构建了UPG聚类关系图。结果表明,6个银鲫种群中,云南群体与贵州群体的关系以及黑龙江与安徽群体之间的关系最近,它们分别归为一个群体;河南群体相对独立,它与黑龙江和安徽群体的遗传关系较近,江西群体与各群体间的亲缘关  相似文献   
6.
菜籽粕对异育银鲫免疫应答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鱼以投喂饲料的不同和是否注射抗原共分为10组,即免疫组:A、B、C、D、E组,免疫对照组:a、b、c、d、e组,饲料对照组:A、a组.饲料试验组B、C、D、b、c、d、e组.其中,饲料对照组以豆粕和鱼粉为基础蛋白源,饲料试验组分别以双低菜籽粕和普通菜籽粕等氮替代对照组中50%(B、b;D、d)和100%(C、c;E、e)的豆粕蛋白,测定异育银鲫血液白细胞和头肾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血清补体(C3,C4)含量、血清凝集抗体效价及免疫保护率.结果表明:从免疫后21 d开始,饲料试验组E、e、C、c组的各项免疫指标都显著低于相应饲料对照组;在49 d,D、d组的部分免疫指标也显著低于相应饲料对照组;B、b组和相应饲料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的变化.免疫组的各项免疫指标均显著高于相对应的投喂相同饲料的免疫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三种群银鲫的RAPD分析初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20个随机引物对产于方正、彭泽和淇河地区的三个银鲫种群进行了RAPD检测结果显示14个引物的扩增效果良好,单一引物扩增的DNA片段数在2 ̄13条之间,片段长度在300 ̄4000bp之间。根据RAPD结果,进行了银鲫种群内、种群间的遗传差异分析。14个引物中,引物OPV-07、OPV-14和OPV-20等对三种群银鲫扩增出的指纹图谱差异显著,可作为银鲫种群鉴定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8.
投喂节律对异育银鲫氮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温(28±1)℃、自然光照条件下,以4种投喂节律饲养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60d,并测定异育银鲫氮的收支。其中对照组为每天投喂,3个试验组分别为投喂1d后饥饿1d、投喂2d后饥饿1d、投喂4d后饥饿1d。结果显示,3个试验组的摄食氮(mg/(g.d))显著高于对照组;以占摄食氮比例来观察,试验组的氮收支模式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以占吸收氮比例来观察,4组模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在饲料中用植酸酶替代不同水平的磷酸二氢钙(Ca(H2PO4)2)对异育银鲫生长及肠道排空速度的影响,以2.2g左右的异育银鲫为试验对象,用植酸酶分别替代饲料中0%(对照组Ⅰ)、20%(试验组Ⅱ)、40%(试验组Ⅲ)和60%(试验组Ⅳ)的Ca(H2PO4)2,对应的植酸酶梯度为O、500、1 000和1 500 U/kg,饲养56 d.结果表明,饲料中用植酸酶替代Ca(H2PO4)2后,对各试验组异育银鲫的生长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500、1 000和1 500 U/kg植酸酶能提高异育银鲫肠道食糜排空率(P<0.05).因此,从生产上来看,异育银鲫饲料中可用植酸酶替代一定量的Ca(H2PO4)2,植酸酶的添加量以1 000 U/kg饲料为宜.  相似文献   
10.
以异育银鲫中科3号作母本,建鲤作父本,在室内人工催产,人工授精,孵化出异育银鲫中科3号子代.经过人工繁殖及养殖研究,结果表明,水温18.2℃,亲鱼催产率74.2%,受精率63.5%,孵化率83.6%;水温21.5℃,亲鱼催产率95.8%,受精率86.2%,孵化率85.2%。鱼种阶段主养,产量16020.8kg,hm2,其中异育银鲫中科3号产量12309.6kg/hm2,占总产量的76.8%,平均规格89.2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