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7篇
林业   6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6篇
  22篇
综合类   195篇
农作物   39篇
水产渔业   64篇
畜牧兽医   118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卫华 《大豆科技》2006,(6):12-13,15
通过10年的试验数据阐述了大豆30cm平作窄行密植(以下简称“大豆30cm平窄密”)增产增效是非常显著的。还阐述了该项技术的增产机理和技术关键。并且还对该项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弓形虫P30基因及其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形虫 P30基因所编码的蛋白为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 SAG1 ,其约占速殖子总蛋白量的 5 %,SAG1对虫体侵入宿主细胞及其毒力具重要性 ,并有高度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性 ,被用于弓形虫疫苗的研制和弓形虫感染的分子诊断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文心兰热激蛋白70基因(命名为OnHSP70)的分子特性及表达特点,以文心兰‘柠檬绿’(Oncidium hybridum ‘Honey Angel’)为材料,采用RT-PCR技术克隆OnHSP70,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分子特性,通过qRT-PCR技术分析其在不同组织及不同非生物胁迫处理下的表达特点。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1944 bp,编码647个氨基酸,翻译的蛋白为稳定蛋白,属于HSP70超家族,其蛋白二级结构由41.11%的α-螺旋、17.77%的延伸链、7.73%的β-转角和33.38%的无规卷曲组成,具有2个高度保守的功能域。聚类分析表明:该蛋白与铁皮石斛和深圳拟兰的HSP70亲缘关系较近。qRT-PCR分析表明:文心兰HSP70在4种不同组织器官中具有表达差异性,在花中的表达量最高;高温处理后基因的表达量明显上升;40 ℃高温胁迫4 h时表达量达峰值;茉莉酸甲酯及水杨酸处理时表达量呈现下调响应。本研究为后期该基因功能研究及提高文心兰对高温的适应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分离上海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征病毒(PRRSV)并分析其分子遗传进化关系,对来自该地区某猪场疑似PRRSV感染病猪的2份肺样进行RT-PCR检测,阳性样品接种猪肺泡巨噬细胞(PAMs),将盲传3代后出现细胞病变的PAMs经间接免疫荧光鉴定,通过RT-PCR扩增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序后与GenBank登录的参考株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同源性及遗传进化分析,分析了分离株Nsp2、GP5氨基酸序列的遗传进化关系,并对分离株做了重组分析和细胞嗜性试验。结果显示,成功分离出1株PRRSV,命名为SH2019,其全基因组开放阅读框大小为14677 bp,分离株与NADC30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属于目前流行于中国的类NADC30 PRRSV,其Nsp2存在131个氨基酸缺失的分子特征;分离株是以谱系1毒株为主要亲本,以谱系3、谱系5或谱系8毒株为次要亲本,在12601~12901 nt(ORF2~ORF4)发生了基因重组的重组毒株,分离株不能感染Marc-145细胞。本研究分离鉴定一株重组类NADC30 PRRSV,可为该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录     
为了表达牛环形泰勒虫(Theileria annulata)截短HSP70基因编码蛋白并研究该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特性,本研究扩增牛环形泰勒虫HSP70目的基因并构建重组质粒pMD18-T-HSP70,选取其他种的同源HSP70蛋白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HSP70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基本理化性质、亲疏水性、跨膜区结构、信号肽、可能的磷酸化位点、亚细胞定位及蛋白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对重组蛋白HSP70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SP70,筛选诱导表达条件,镍柱纯化重组蛋白及检测反应原性。结果显示,牛环形泰勒虫HSP70蛋白序列与小泰勒虫的序列同源性较高,蛋白分子质量为42 ku,理论等电点(pI)为5.61,属于酸性亲水性蛋白,无跨膜区及信号肽;蛋白功能预测结果显示,HSP70包含32个可能的磷酸化位点,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该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质。蛋白质二级结构中α-螺旋、β-转角、无规则卷曲、延伸链分别占39.18%、8.51%、30.41%和21.91%。蛋白互作网络构建结果显示,与HSP70相互作用的蛋白主要为HSP90家族成员,另外还有伴侣蛋白GrpE同系物,预示着HSP70可能在细胞内与HSP90形成复合体发挥作用。本试验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获得了大小约为48 ku的融合蛋白,以0.6 mmol/L IPTG于37 ℃诱导5 h,蛋白表达较好;点状印迹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表达产物可被自然感染的牛环形泰勒虫阳性血清识别,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探讨牛环形泰勒虫HSP70功能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7.
大豆新品种中黄30种植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大豆新品种中黄30在承德地区的最佳种植密度,试验采用回归设计法,设种植密度18.0万、22.5万、27.0万、33.8万、36.0万和45.0万株/hm 2计6个处理,对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大豆病虫害发生情况和产量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建立了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在试验设定的密度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大豆虫食率、褐斑病率和紫斑病率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其中密度为22.5万株/hm 2时,3种病虫害的发生率均最低,分别为0.4%、0.5%和0.1%;大豆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产量与种植密度的二次回归方程为 Y =-2731.4259+358.9022 X-5.0335X 2。本研究条件下,密度为33.8万株/hm 2时大豆产量最高,为3801.667 kg/hm 2。  相似文献   
8.
应激宁对HSP70在大鼠应激性溃疡中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应激性溃疡中表达的变化及应激宁对其变化的影响,选用Wistar大鼠水浸-束缚应激(WRS)4 h的方法,建立应激性溃疡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黏膜组织HSP70的表达.结果表明,HSP70的表达主要分布在胃腺区,对照组大鼠胃黏膜组织中有散在的表达,应激组中HSP70阳性细胞数目较应激宁组增多,两者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而且,应激组和应激宁组中HSP70阳性细胞数目均比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表明应激宁对WRS后胃黏膜组织HSP70的表达具有调节作用,这也表明应激宁具有抗应激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新城疫弱毒苗和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苗接种对肉鸡大肠杆菌病发病的影响。对8日龄肉仔鸡用不同剂量NDVclone-30株或IBV-H120株进行滴鼻及饮水,48h后相同途径接种2株不同“O”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结果表明,致病性大肠杆菌单独接种鸡死亡率在20%-25%之间,而NDVclone-30株或IBVH120株与致病性大肠杆菌联合接种鸡死亡率有明显增加达40%-75%。  相似文献   
10.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布氏旋毛虫HSP70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用Trizol法从本地毛形线虫肌幼虫虫体中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扩增了HSP70基因,将目的基因克隆至pMD18-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重组质粒用PCR、限制性内切酶BarnHⅠ和HindⅢ进行单、双酶切鉴定。测序结果表明,成功克隆了本地毛形线虫HSP70基因。序列分析表明,HSP70基因比较保守,不同物种之间氨基酸的同源性在40%~80%。与布氏旋毛虫HSP70序列相比,CDS区多出9个碱基,但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和94%,存在1个糖基化位点和1个潜在的信号肽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