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5篇
农学   35篇
  8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确保科技项目查新的客观性、真实性、及时有效性,完成科技查新报告,中北大学图书馆自主开发了科技查新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SSH框架进行设计,主要包括了科技查新工作所需的用户业务流程和后台管理流程,并通过严格的授权管理机制对系统加以保障。文章分析了系统的功能,给出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及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SSH架构能够降低系统代码的耦合性,提高系统的维护性和扩展性,是当前比较流行的3种框架,本文以图书管理系统的开发为导线,给出开发中实现三者集成的方法步骤。  相似文献   
3.
4.
为筛选与线虫感染性相关的基因,本研究以猪蛔虫为对象,构建猪蛔虫感染期幼虫差异表达消减cDNA文库,为研究线虫期特异性发育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分别提取感染期幼虫和其它各期幼虫及成虫的总RNA,纯化mRNA后,采用Clontech公司PCR-selectTM试剂盒进行反转录合成cDNA并进行抑制消减杂交(SSH),构建猪蛔虫感染期幼虫差异表达的消减cDNA文库,并采用Southern斑点杂交进行消减效率的检测。随机从文库中抽取45个克隆进行测序及在线BLAST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感染期幼虫差异表达的消减cDNA文库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在得到的41个表达序列标签(ESTs)中,有40个ESTs与已报道的基因有较高的相似性,主要代表猪蛔虫第三期幼虫基因和成虫头部基因,有1个cDNA片段可能代表新基因。猪蛔虫感染期幼虫差异表达消减cDNA文库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幼虫发育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分离、克隆差异基因的新技术,它结合了消减杂交和抑制PCR的优点,具有操作简便、特异性强、背景低及重复性好的优点。目前已经用SSH技术鉴定出了鱼的许多免疫相关基因,如白细胞介素、趋化因子、肿瘤坏死因子、溶菌酶、NKEF、补体、干扰素及急性期蛋白基因等,对它们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对SSH技术在养殖鱼类中克隆的免疫基因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旨为全面了解鱼类的抗病免疫基因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溃疡病菌诱导下毛白杨防御相关基因的应答反应.[方法]以毛白杨为试验材料,用溃疡病菌对7月龄幼苗进行接种,提取诱导前后的毛白杨树皮mRNA,通过反转录生成cDNA,构建72 h差异表达的SSH-cDNA文库.随机挑选199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与NCBI基因库中序列进行比较,并对这些EST在db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检索分析,利用RT-qPCR对文库中7个基因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 172个EST找到了同源序列,其中有32个序列与防御相关.在毛白杨受到溃疡病菌诱导时,这些防御基因的表达量明显上升.[结论]该研究为开展毛白杨抗溃疡病重要功能基因的克隆和鉴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基于J2EE教师自主购书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校教学和科研工作,同时加强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使用了J2EE中SSH相关技术对教师自主购书系统进行了设计。文章分析了该系统的功能,给出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及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为分离和鉴定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 Roem.)根组织干旱胁迫条件下差异表达的基因,以苗龄为3个月的新源1号新疆野苹果水培苗为材料,应用20%PEG 6000溶液处理模拟干旱胁迫,利用抑制性差减杂交(SSH)的方法构建了新疆野苹果根组织干旱胁迫诱导表达差减文库(正库)和抑制表达差减文库(反库).正库和反库随机各挑菌500个,菌落PCR显示插入片段在250~1000 bp之间.测序鉴定后共得到268个有效UniESTs.经Blastx和Blastn等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表明全部的UniESTs按可能的生物学功能可被分为16个大类,包括新陈代谢、能量、转录、蛋白质合成、蛋白质修饰降解、DNA加工、细胞信号转导等.  相似文献   
9.
10.
叶庆亮  江东  彭爱红 《园艺学报》2009,36(7):967-974
 以‘岩溪晚芦’(Citrus reticulata Blanco)成熟果皮和果肉为材料,采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成功构建了果皮(tester)与果肉(driver)的差减cDNA文库。结果显示:cDNA克隆外源插入片段大小介于100~500 bp之间。成功对411个克隆进行了测序,测序结果经与NCBI基因库中序列进行比较,377个EST 找到了同源序列,它们分属于126个基因,涉及到与色素合成、能量代谢、初级代谢、次生代谢、抗逆防御、蛋白代谢、信号转导、香味形成、果皮软化(衰老)、精油合成、抗氧化代谢等代谢途径和生理生化过程。还有一些基因涉及到三价铁螯合物、反转录转座子gag蛋白、查尔酮合成、硼离子转运、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等功能。功能已知且没有重复的EST共有63个,占总数的49.2%。有5个基因共62个克隆虽在Blast搜索时找到了较高的同源性序列,但功能目前尚未明确,有待进一步深入分析。另有34个基因未搜索到同源序列,可能为新发现的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