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1篇
农学   5篇
  2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16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温度休克方法诱导双斑东方鲀三倍体,在水温18-20℃条件下,卵受精后5分钟用40℃的水处理双斑东方鲀受精卵10分钟,三倍体诱导率100%,孵化率相对诱导量达25%;育苗采用前期室内工厂化培育与后期土池培育相结合方法,培育出全为三倍体(体长3 cm以上)苗种5.8万尾,对应孵出苗量,成活率为34.6%。  相似文献   
2.
3.
暗纹东方鱼屯俗称河豚,属江海洄游性鱼类。生殖季节,雌、雄个体副性征差异不明显,不能采用常规鉴别方法进行性别鉴定。作者根据体征、体态特征,采用综合指标判别法对1995年3月15日至5月30日在江苏仪征—泰州60km江段渔获的1038尾暗纹东方鱼屯进行了雌、雄性别判定,正确率达95.4%。该方法操作简单,不伤鱼体,仅凭眼观即可判定自由游动状河鱼屯的雌、雄。文中有关利用行为差异来判定鱼类雌、雄的方法,国内外尚未见诸报道。该项工作为鉴别鱼类性别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在鱼类人工繁殖和规模化生产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盐度对暗纹东方鲀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州  华洁  陈晰 《齐鲁渔业》2004,21(9):3-5
研究了不同盐度对暗纹东方鲀胚胎发育的影响,盐度为4和8的试验组中受精卵的发育历期、孵化率及初孵仔鱼24小时的存活能力和淡水相比均无显著差异。在盐度12及以上,绝大部分受精卵死亡,仅有极少数个体孵化出膜,且全为畸形并都在24小时内死亡;发育速度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变慢。因此,暗纹东方鲀胚胎正常发育所能耐受的盐度范围是0~8。  相似文献   
5.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cultured tiger puffer, Takifugu rubripes , with emaciation disease in Kyushu, Japan were studied histologically. In most cases, diseased fish were heavily infected with at least one of three myxosporeans ( Myxidium fugu , Myxidium sp. and Leptotheca fugu ) and two unidentified hyperparasitic microsporeans, attached to, or in, the intestinal epithelium. Myxidium fugu attach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epithelium, caused no noticeable effects on the host tissue, irrespective of its infection with the hyperparasite. Myxidium sp., which proliferated in the epithelium, induced severe pathological changes including accumulation of cell debris between the epithelium and lamina propria and resultant detachment of the epithelium. Leptotheca fugu, another histozoic myxosporean, induced degeneration of the epithelium, associated with massive infiltration of macrophages into the epithelium to encapsulate parasites. When L. fugu was infected with its hyperparasitic microsporean, shortened villi were also observed. This is probably because passage of macrophage-parasite aggregates through the basement membrane of the epithelium severely damaged the epithelial structure. It is evident histologically that, unlike epicellular M. fugu , histozoic Myxidium sp. and L. fugu with or without hyperparasitic microsporeans, were highly pathogenic to host fish. This strongly suggests that they are causative agents of the emaciation disease.  相似文献   
6.
张伟  付云  张煜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7):119-123
利用斑马鱼的SREBP-1的氨基酸序列NP_001098599.1为探针,对红鳍东方鲀基因组数据库进行BLAST分析,获得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的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SREBP-1)的cDNA序列及相应的氨基酸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基本理化性质、蛋白质结构及功能结构域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红鳍东方纯SREBP-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全长3 330 bp,共编码1 109个氨基酸;红鳍东方鲀SREBP-1的氨基酸序列与黄斑蓝子鱼、大西洋鲑、斑马鱼、人、牛及原鸡的同源性分别为81%、73%、72%、55% 、55%、54%和54%;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红鳍东方纯SREBP-1与黄斑蓝子鱼的进化关系最为密切,亲缘关系最近;红鳍东方鲀SREBP-1蛋白中α-螺旋较多,该蛋白质氨基端包含1个bHLH-zip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红鳍东方鲀仔鱼期摄食与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在水温 ( 1 6± 1 )℃条件下 ,红鳍东方 (Takifugurubripes)仔鱼孵出后 4d开始摄食 ,此时其卵黄囊体积由初孵时的 0 636mm3减少到 0 375mm3;1 2d时 ,卵黄完全耗尽。最高初次摄食率出现在卵黄耗尽时 ,可达 1 0 0 % ;仔鱼能维持 9d高达 90 %以上的初次摄食率。初次摄食强度最大值也出现在 1 2d。饥饿不可逆点 (PNR)出现在 1 5~ 1 6d。在内营养期日平均增长率为 0 2 1 7mm/d ;在PNR前的摄食期 ,饥饿仔鱼的日平均生长率为 0 0 1 7mm/d ;而摄食仔鱼的日平均生长率为 0 0 95mm/d ;PNR后至死亡前 ,饥饿仔鱼呈负增长 ,而摄食仔鱼的日平均生长率达 0 41 0mm/d。  相似文献   
8.
【目的】克隆红鳍东方鲀Sirtuin1(Sirt1)基因编码阅读框(ORF),并对其进行原核表达。【方法】采集红鳍东方鲀脂肪组织,提取其总R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和克隆红鳍东方鲀Sirt1基因的ORF,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pET32a/Sirt1,并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中进行表达。【结果】红鳍东方鲀Sirt1基因ORF区由2 070个核苷酸组成,编码689个氨基酸。根据红鳍东方鲀Sirt1ORF核苷酸序列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进行比对,发现其与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非洲齿鲤(Nothobranchius furzeri)、科恩氏假鳃鳉(Nothobranchius kuhntae)、斑马鱼(Danio rerio)、人(Homo sapiens)和小鼠(Mus musculus)的同源性分别为82%,82%,81%,66%,72%和69%;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32a/Sirt1,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在约105ku处有特异性的蛋白条带出现。【结论】克隆得到红鳍东方鲀Sirt1基因的ORF序列,并成功对其进行了原核表达。  相似文献   
9.
以鱼粉、豆粕和玉米蛋白粉为待测原料,分别与暗纹东方鲀基础饲料配制成3种试验饲料,其中含有70%的基础饲料和30%待测原料,研究暗纹东方鲀对3种蛋白质原料的消化率;用豆粕、玉米蛋白粉替代部分鱼粉配制基础饲料,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050%和0.075%的酶制剂,研究酶制剂对暗纹东方鲀配合饲料表观消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暗纹东方鲀对鱼粉、豆粕和玉米蛋白粉蛋白质和干物质的消化率都较高,蛋白质的消化率分别为93.40%、91.83%和94.97%;干物质的消化率分别为88.13%、85.73%和89.25%。饲料中添加酶制剂能显著提高暗纹东方鲀蛋白质和干物质的消化率,但0.050%和0.075%的实验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可通过添加0.050%的复合酶制剂来提高暗纹东方鲀对饲料的利用率。研究亮点:研究暗纹东方鲀对鱼粉、豆粕及玉米蛋白粉3种蛋白原料的消化率,并结合肉食性鱼类的消化生理研究酶制剂对消化率的影响,为开发暗纹东方鲀低鱼粉饲料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是开展渔业生态、低碳研究的一个关键步骤,有前瞻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10.
为初步探究暗纹东方鲀sox9基因在性腺发育和性别分化过程中的作用,通过设计兼并引物、RACE及荧光定量PCR技术,成功克隆出暗纹东方鲀sox9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并分析其相应的生物信息学特征及其在雌雄个体的组织表达水平。结果表明:sox9a基因cDNA全长为1 248 bp(NCBI登录号:MH218818),包括684 bp的ORF,编码227个氨基酸,297 bp的5′UTR和267 bp的3′UTR。sox9b基因全长为1 941 bp(NCBI登录号:MH218819),包括1 470 bp的ORF,编码489个氨基酸,306 bp的5′UTR和165 bp的3′UTR。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暗纹东方鲀sox9基因与红鳍东方鲀同源性最高,亲缘关系最近。氨基酸多重序列比对结果显示两个Sox9氨基酸序列的HMG box结构域在哺乳动物和鱼类中均高度保守。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两个sox9基因普遍存在于雌鱼和雄鱼的各个组织中,且均在雌鱼下丘脑中表达量最高,在精巢中有少量表达,卵巢中几乎不表达。总体来说,除少数组织外,两个sox9基因在雌鱼组织中的表达量普遍高于雄鱼。本研究为了解暗纹东方鲀sox9的遗传特性及相关的生理功能,探索性别分化与性腺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