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17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高原鳅属多样性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海  代应贵 《水产科学》2011,30(1):53-57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地跨古北界和东洋界两个生物地理区,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世界上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青藏高原位于中国的西部,平均海拔在4500 m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青藏高原高寒、低氧及强辐射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塔里木河流域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 yarkandensis)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基于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叶尔羌高原鳅基因组进行测序,并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微卫星位点,设计100对用于PCR扩增的引物,最终筛选出39对具有多态性的引物,挑选多态性较高的15对在5个河段叶尔羌高原鳅种群中进行扩增,分析不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分化情况。结果显示,5个叶尔羌高原鳅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48.467和15.181,平均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578和0.929,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893,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102。其中,车尔臣河群体等位基因数最多(18.143),阿克苏河群体等位基因数最少(10.429);阿克苏河群体的观测杂合度最高(0.706),台特玛湖群体的观测杂合度最低(0.517);阿尔干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最高(0.877),阿克苏河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最低(0.760);阿克苏河与台南河群体的遗传距离最小(0.606),阿尔干与台南河群体遗传距离最大(1.901);阿尔干群体与台南河群体遗传相似度最低(0.149),阿克苏河与台南河群体的遗传相似度最高(0.545)。群体遗传结构显示,车尔臣河与台特玛湖、阿克苏河与台南河、阿尔干群体分别聚为独立分支。研究表明,塔里木河各个河段叶尔羌高原鳅之间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仍然有基因交流现象。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叶尔羌高原鳅人工饲养的成活率,对其年龄、摄食、繁殖习性、适应温度和窒息点及应激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叶尔羌高原鳅喜栖黑暗,适夜间活动觅食;生长缓慢;生存的最低临界温度为5℃,最高临界温度为33℃,适宜水温在20±1℃;易受惊吓,宜养于无外界干扰流动的水体中,有弱趋光性;溶氧低于2 mg.L-1时活动不正常,当水体温度在20℃时,叶尔羌高原鳅的窒息点为1.18 mg.L-1;在一年中不同的时间,性比有所不同,属分批产卵型,成熟个体大小在不同的环境中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4.
以体质健康的叶尔羌高原鳅为研究对象,分离其外周血淋巴细胞。结果表明,采用浓度为1.085g/mL的淋巴细胞分离液在2000r/min离心35min的情况下,可将叶尔羌高原鳅外周血淋巴细胞有效地分离出来。该研究不仅为叶尔羌高原鳅淋巴细胞功能研究提供了依据,还可为叶尔羌高原鳅的疾病防治、人工养殖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长身高原鳅(Triplophysa tenuis)的早期生活史,2018年4月在察汗乌苏鱼类增殖站对长身高原鳅胚胎发育过程进行观察。随机挑取10~15粒受精卵,在XSP-24S生物显微镜下对胚胎发育情况进行连续观察并拍照,记录胚胎发育时序及各个时期的典型特征。结果显示,长身高原鳅成熟卵粒圆形、灰色透明、饱满有弹性、沉性,卵径(1.07±0.10)mm;遇水受精后,迅速出现黏性。水温(20±1)℃时,整个胚胎发育历时86 h 56 min,积温1826℃·h,依次经历胚盘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和出膜7个连续发育阶段、34个时期。受精后10~15 min完成吸水,吸水后卵径为(1.50±0.09)mm;受精后1 h 22 min进入卵裂期;受精后7 h 40 min进入囊胚期;受精后11 h 17 min进入原肠胚期;受精后15 h 28 min进入神经胚期;受精后19 h 28 min进入器官形成期;受精后77 h 13 min进入出膜前期,受精后86 h 56 min完成出膜,长身高原鳅出膜仔鱼全长(4.81±0.17)mm。  相似文献   
6.
白龙江上游黑体高原鳅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006年5~10月和2007年7~8月采于白龙江上游的200尾黑体高原鳅进行生物学研究.体长40.3~117.26mm,体重1.20~20.19g.脊椎骨数4 35~41 1.年龄可分为5个龄组,1龄→5龄数量表现为逐渐减少趋势.体重与体长呈显著的幂函数相关:W♂ ♀=0.0136L2.993,(R2=0.92).Fulton肥满度雌体平均为1.37,雄体平均为1.33;Clark肥满度雌体平均为0.96,雄体平均为1.03.幼体主要摄食摇蚊幼虫;成体主要摄食钩虾,蜘蛛和昆虫幼虫.雄鱼最小性成熟个体体长和体重分别为80.89mm和8.32g,性成熟系数为1.26%;雌鱼最小成熟个体体长为64.03mm,体重为2.71g,绝对怀卵量为942粒.绝对繁殖力波动在942~9200粒/尾之间,平均为3652粒/尾.  相似文献   
7.
以安宁河支流热水河的西昌高原鳅作为试验对象,对发育良好的成熟个体进行人工繁殖的初步研究、仔鱼形态发育的观察以及苗种培育试验。结果表明:在催产试验中催产药物组配以每尾雌鱼注射HCG 100 IU+LRH-A25μg效果最佳。试验共催产140组亲鱼,效应时间后,2次催产率分别为69%和62%;成熟卵卵径(0.9±0.1)mm,卵为浅黄色,遇水后具强粘性;受精卵在15~17℃下,胚胎历时72 h后孵化出膜,初孵仔鱼平均全长4.2 mm,受精率分别为65%、63%,孵化率分别为74%、77%。仔鱼的形态发育结果表明,仔鱼发育较快,与摄食相关的器官在胚后很短时间内得到较快发育;苗种培育成活率为66%。  相似文献   
8.
前鳍高原鳅Triplophysa anterodorsalis Zhu Cao, 1989是一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其主要分布在金沙江下游水域。2014年1-12月在金沙江一级支流黑水河下游江段逐月采集样本,对其繁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前鳍高原鳅的性成熟个体在1-2月以及9-12月出现,其雌、雄个体的性成熟系数平均值均在12月份达到最大值;50%个体达到性成熟的全长分别为雌性72 mm,雄性78 mm;繁殖季节雌雄性比为0.98:1;平均卵径为0.64 mm,卵径分布呈单峰型;绝对繁殖力变动范围为1428-6356粒/尾,平均值为3834粒/尾;相对繁殖力变动范围为250-938粒/g,平均值为535粒/g;全长、体质量与绝对繁殖力呈二次项函数正相关;繁殖季节的水温变动范围为9.3-20.6 ℃,平均值为14.1 ℃。研究表明:前鳍高原鳅有明显的产卵集群情况,且其为一种均衡策略者鱼类。本文能够为前鳍高原鳅资源的保护,特别是为其全人工繁殖技术的实现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基于多变量形态度量学的方法,对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 yarkandensis) 3个地理群体共计509尾样本的11个形态指标和22个框架指标进行多元统计分析。非参数检验显示,叶尔羌高原鳅3个地理群体的31项比例性状中,4~9/体长(BL)存在显著差异(P<0.05),体高(BD)/BL等26项比例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主成分分析显示,前3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25.0%、14.0%和9.3%,累计贡献率为48.3%,差异主要体现在机体头部和躯干前段;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叶尔羌河群体与塔里木河群体先汇为一支,后与和田河群体汇为一支,即叶尔羌河群体与塔里木河群体形态差异较小,和田河较另外2个群体形态差异较大。构建判别方程并进行交互验证,判别成功率分别为88.48%、88.89%和87.73%,综合判别率为88.37%,表明由判别分析筛选出9个形态比例性状对叶尔羌高原鳅不同地理群体的判定是可行的。研究表明,塔里木河水系的特殊性造成不同河流生境中叶尔羌高原鳅群体存在形态差异,可通过多元分析对其进行有效区分,但栖息环境的不同可能是引起机体形态学特征差异或适应进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不同温度对叶尔羌高原鳅热耐受性特征的影响,在水温分别为10、20、30℃的条件下,对叶尔羌高原鳅进行2~4周的驯化,以1℃/h的变温速率连续观测试验鱼的耐受温度.结果表明:各驯化温度下的最高临界温度(CTmax)、最高致死温度(LTmax)分别为35.0、36.0、36.5℃和37.4、38.0、38.5℃,最低临界温度(CTmin)和最低致死温度(LTmin)分别为;6.7、7.0,7.5℃和0.3、0.5、1.0℃.随着驯化温度的提高,致死温度的上限和下限也提高,即耐高温的能力增强,耐低温的能力减弱.经计算,叶尔羌高原鳅在各驯化温度下的温度耐受幅分别为28.3、29.0、29.0℃;在10℃~20℃的驯化温度范围内高、低温驯化反应率分别为0.10和0.05,而在20℃~30℃驯化温度范围内高、低温驯化反应率分别为0.03和0.05;热耐受区域面积为576.5℃;表明叶尔羌高原鳅的热耐受性明显有赖于驯化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