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研究和利用地稔的促凝血活性物质,以地稔为试材,提取地稔凝集素,研究pH、温度和糖等理化因素对凝血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硫酸铵沉淀及透析提取的地稔凝集素具有红细胞凝集活性;碱性条件下,抑制作用明显,而酸性条件有较强促进作用;温度对凝集素凝血活性影响很小;半乳糖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应用改良大肠杆菌凝集试验对禽霍乱、大肠杆菌病蜂胶二联灭活疫苗中大肠杆菌凝集抗体消长规律的监测表明:3 d的抗体效价为2-3 Log2,5 d达到6 Log2以上,30 d达到高峰8.5-9.5 Log2,6个月仍可达到6 Log2。3批成品监测结果基本一致,表明禽霍乱、大肠杆菌病蜂胶二联灭活疫苗生产工艺已相当成熟,完全适合工厂化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3.
An 8‐week feeding trial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dietary l ‐ascorbic acid (AA) dosages on immunity, growth and survival of the fingerlings of Labeo rohita. AA was supplemented at 0, 100, 200 and 500 mg kg−1 basal diets. Each diet was fed for 8 weeks to duplicate groups of fingerlings of rohu with initial body weight of 35 ± 5 g. Selected biochemical and haematological analyses were evaluated every second week. At the end of the feeding trial of 56 days, fish were divided into two subgroups under each major treatment group for challenge with two pathogens, Aeromonas hydrophila and Edwardsiella tarda. The mortality (%) and agglutinating antibody titre were recorded on 28th day postchallenge. Non‐specific immune parameters like superoxide anion production, lysozyme activity and complement activity increased independently of the levels of AA in the diet. Whereas phagocytic ratio, phagocytic indices, lymphokine production indices and serum bactericidal activity were better in the group of fish fed with 200 mg AA kg−1 feed for 42 days. However, growth parameters such as specific growth rate, feed conversion ratio and survival were better in the group of fish fed with the highest level of AA through feed for 56 days. These data indicated that elevated levels of dietary AA could be recommended for optimum immunity, growth and survival of fingerlings of L. rohita.  相似文献   
4.
日本对虾血清凝集素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亲虾体长19-24.5cm,取其血清。7种动物血液取自大白鼠、小白鼠、豚鼠、兔、鸡、羊、人。结果表明:(1)虾血清分别在28、37、56℃时热处理30min,其凝集活性不变,在70℃和80℃热处理30min后凝集活性完全丧失。(2)血清在pH和5-7.5的TBS缓冲液中凝集活性稳定,在pH为8-9之间凝集活性迅速下降。(3)凝集抑制实验表明半乳糖、甘露糖、L-阿拉伯糖、D-葡萄糖胺、N-乙酰-D-葡萄糖胺等5种糖对血清凝集素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尤其D-葡萄糖胺和N-乙酰-D-葡萄糖胺的抑制作用更强。(4)交叉吸附实验结果显示日本对虾血清对大白鼠、小白鼠的红细胞有较强的亲和性。  相似文献   
5.
水温为(20.0±3)℃,盐度为30.0±1.5下,将灵芝多糖1、灵芝多糖2、脂多糖和酵母多糖分别配制成0、1.0、5.0、10、50、100、200μg·mL-1质量浓度,采用鲁米诺化学发光法(CL)和凝聚法检测其对皱纹盘鲍(HaliotisdiscushannaiIno)血细胞产生活性氧和血清凝集活力的影响。这些多糖均能增强鲍血细胞产生活性氧的能力和吞噬能力,其增强效果由强至弱依次为:灵芝多糖2>灵芝多糖1>脂多糖>酵母多糖;同种多糖中,急性组增强鲍血细胞活性氧产生和促进血清凝集活力的能力强于孵育组。本研究还比较了浸泡和注射灵芝多糖2(50μg·mL-1)和脂多糖(10μg·mL-1)对皱纹盘鲍血细胞活性氧产生和血清凝集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的效果优于浸泡。  相似文献   
6.
中国明对虾C 型凝集素基因(Fclectin)的重组表达及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拟通过分析对虾C型凝集素的活性特点,探讨其在对虾先天免疫应答过程中的潜在功能以及在养殖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实验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对中国明对虾C-型凝集素基因的两个串联的糖识别结构域(carbohydrate recognition domain,CRD)进行了重组表达,并通过纯化复性获得了重组目的蛋白(rFclectin-CRD1和rFclectin-CRD2)。活性分析结果显示,重组目的蛋白对多种病原菌有凝集和抑制生长的作用,并且具有Ca2+依赖活性;其凝集活性可被半乳糖、肽聚糖、脂多糖等多种病原相关分子模式所抑制,研究结果证实,Fclectin是一种典型的C-型凝集素,它可能作为中国明对虾先天免疫中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机体应答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过程。  相似文献   
7.
C型凝集素是一种依赖于Ca~(2+)而发挥功能的糖蛋白,在一线的固有免疫防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围绕对虾C型凝集素开展深入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无脊椎动物固有免疫学内容,还有望将其开发为具有免疫增强效果的活性饵料,应用于对虾的健康养殖。本实验根据实验室前期转录组信息提示克隆获得了凡纳滨对虾一种新的C型凝集素基因(LvLc1,Gen Bank注册号:KY937940)。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LvLc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全长891 bp,编码296个氨基酸,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含有一个保守的糖识别结构域(carbohydrate recognition domain,CRD),该结构域中具有潜在的半乳糖结合位点(QPD motif),进化发生分析显示LvLc1与来自节肢动物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家族成员聚类在一起。对LvLc1基因的CRD结构域进行了原核重组表达与蛋白活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重组目的蛋白(rLvLc1)在Ca~(2+)存在的条件下,对多种病原菌(G~+、G~–和真菌)具有凝集作用,其凝集活性可被半乳糖、甘露糖、脂多糖等多种病原相关分子模式所抑制。研究表明,LvLc1作为C-型凝集素家族一个新成员,可能通过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作用,参与机体应答病原微生物侵染的防御过程。  相似文献   
8.
嗜水气单胞菌3种疫苗免疫的青鱼外周血免疫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福尔马林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菌体外膜蛋白(OMP)和菌体脂多糖(LPS)作为免疫原,分别免疫健康青鱼。在免疫1、2、4、7、14、21、28d后进行外周血的血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测定细胞吞噬活性和抗体效价,结果表明:3种免疫原均可诱导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增加,并引起各种白细胞分类百分比变化,提高吞噬活性和抗体效价;免疫应答早期(第1周)主要是红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迅速提高,吞噬百分比(PP)和吞噬指数(PI)第4天达峰值,F-AH组、OMP组和LPS组的PP、PI值依次分别为39.84%、46.53%、41.59%及3.94、4.26、3.77;随后则是淋巴细胞大量增殖,第21天淋巴细胞数量和抗体效价达峰值,F-AH组、OMP组和LPS组的抗体效价分别为1∶426.67、1∶341.33和1∶213.33。免疫28d后活菌攻毒的结果表明,OMP组的免疫保护率为75%;LPS组为67.8%,均明显优于F-AH组(50%)。可见3种免疫原均能通过促进青鱼血细胞增殖、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产生特异性抗体等方式增强机体的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9.
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免疫后大鲵外周血免疫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福尔马林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作为免疫原(F-AH), 通过腹腔注射免疫健康大鲵(Andrias davidianus), 分别于免疫后的第147142128天采集血液样品, 进行大鲵外周血液的血细胞计数与白细胞组成分析, 测定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以及血清中和抗体效价, 于免疫28 d后进行攻毒感染试验。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相比, 在免疫后第4714和第21, 免疫大鲵外周血中血细胞数量显著增加, 其中, 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均于第4天达峰值, 分别为7.83×107/mL6.74×106/mL; 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也在第4天达峰值, 28.60%, 单核细胞百分比在第7天达峰值, 10.53%; 吞噬细胞活性显著提高, 且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均在第4天达到最高值, 分别为34.09%3.73。随后, 淋巴细胞百分比和中和抗体效价显著增加, 均在第21天达峰值, 分别为75.30%1426.67。攻毒感染实验结果表明, 免疫组的相对免疫保护率为69.23%。由此可见, F-AH免疫原能够通过促进血细胞数量的增加、吞噬细胞吞噬活性增强以及特异性抗体的产生等方式提高大鲵的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