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14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血细胞常规染色和细胞化学染色对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外周血细胞形态及细胞化学特征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厚颌鲂外周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血栓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三种类型粒细胞。红细胞有幼稚、成熟和衰老三种形态,其中幼稚和衰老红细胞较少见;血栓细胞数量最多,其次是淋巴细胞。粒细胞中Ⅰ型和Ⅱ型较常见,Ⅲ型粒细胞少有。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幼红细胞、血栓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呈ACP弱阳性;单核细胞呈ACP和ANAE阳性;Ⅰ型粒细胞是嗜中性粒细胞,POX、ACP和ANAE阳性;Ⅱ型粒细胞是PAS-GL,PAS强阳性和ACP阳性;Ⅲ型粒细胞是Ⅰ型粒细胞的晚期形态。厚颌鲂的PAS-GL可能是嗜酸性/嗜碱性粒细胞,而不是嗜碱性粒细胞的前体。  相似文献   
2.
厚颌鲂的年龄结构及生长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鳞片作为鉴定年龄的材料,对龙溪河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种群开展年龄结构与生长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厚颌鲂鳞片年轮结构呈疏密切割型,年轮特征显著,可用于年龄鉴定,3~4月是年轮形成高峰时间。种群由0~7龄共8个龄组组成,以低龄个体为主,1~3龄个体占83.14%,体长分布主要集中在130~250 mm间(77.71%)。体质量分布主要集中在50~250 g(64.33%)。群体总性比为♀∶♂=1∶1.03,符合1∶1理论比值。体长和鳞径呈直线关系,体长和体质量呈幂函数关系且幂指数接近3,属于匀速生长类型,因此用Von Bertalanffy方程描述其生长特性,相关生长参数分别为:渐近体长L∞=488.89 mm,渐近体质量W∞=2486.96 g,k=0.1648,t0=-0.5453龄。体质量生长拐点Ti=6.40龄,对应体长、体质量分别为Lt=333.14 mm,Wt=746.06 g。厚颌鲂的总体生长性能逊于同属其他鱼类。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的细胞遗传学特征,分析了厚颌鲂的染色体核型并对其DNA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PHA和秋水仙素活体注射、肾细胞短期培养和空气干燥制片法,经Giemsa染色,对厚颌鲂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厚颌鲂2n=48,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4m+20sm+4st,臂数NF=92,具有1对特大染色体,未发现性染色体。以厚颌鲂外周血细胞为样本,鸡血细胞DNA为标准(2.30pg),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厚颌鲂二倍体细胞的DNA含量,厚颌鲂DNA含量为鸡血的1.23倍,绝对含量为2.82pg。  相似文献   
4.
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对厚颌鲂幼鱼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0±2.3)g/尾的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幼鱼为研究对象,采用一次性胸腔注射法,通过观察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对厚颌鲂幼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探讨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对厚颌鲂幼鱼各组织酶活性的影响变化及其休药期。结果显示,在同一浓度下,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肝脏、肌肉和鳃组织SOD活性出现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而随着浓度的增加,则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肝脏、肌肉和鳃组织MDA,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均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厚颌鲂各组织SOD和MDA受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影响最小的是肌肉,其次是鳃、肝脏;通过SOD和MDA变化情况,确定休药期为28 d左右。  相似文献   
5.
采用一次性胸腔注射法,研究了盐酸环丙沙星对(30±2.3)g/尾的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幼鱼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厚颌鲂的肝脏、肌肉和鳃组织GOT活性呈现不规则变化;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则出现先升后降,然后趋于稳定的趋势;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试验前期肝脏GPT活性基本保持不变,试验中期以后则出现先升后降,然后趋于稳定的趋势,肌肉和鳃组织GPT活性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总体则基本呈现不规则变化;盐酸环丙沙星对厚颌鲂幼鱼各组织GOT和GPT活性大小依次为肝脏鳃肌肉;通过GOT活性变化可判断,肝脏、肌肉和鳃组织的休药期分别为29、27和32 d;通过GPT活性变化可判断,肝脏、肌肉和鳃组织的休药期分别为37、28和34 d。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拟通过养殖实验确定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幼鱼最适养殖密度;同时,利用酶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分析养殖密度对厚颌鲂幼鱼肠道抗氧化酶活性及氧化应激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设计5个密度处理组,分别为0.15 kg/m3 (50尾/桶)、0.24 kg/m3 (80尾/桶)、0.34 kg/m3 (110尾/桶)、0.42 kg/m3 (140尾/桶)和0.50 kg/m3 (170尾/桶),每组设置3个平行,实验周期为42 d。结果显示,当养殖密度从0.15 kg/m3 逐渐升高到0.50 kg/m3 时,厚颌鲂幼鱼生长(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在最大密度时(0.50 kg/m3 )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0.34 kg/m3 密度实验组(P<0.05)。同时,最高养殖密度处理组(0.50 kg/m3 )饲料系数显著高于中低密度实验组(0.15、0.24和0.34 kg/m3 )(P<0.05),说明过高养殖密度不利于厚颌鲂幼鱼的生长和饲料利用。实验表明,提高养殖密度并未影响厚颌鲂幼鱼成活率(P>0.05),各组存活率均较高(>97%)。当养殖密度为0.34 kg/m3 时,厚颌鲂幼鱼全鱼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密度实验组(P<0.05)。厚颌鲂幼鱼肠道抗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受到养殖密度的显著影响,其中,0.24和0.34 kg/m3 密度处理组鱼体肠道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最低密度组(0.15 kg/m3 )和高密度组(0.42、0.50 kg/m3 )(P<0.05);最高密度实验组(0.50 kg/m3 )肠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低,而丙二醛(MDA)含量最高(P<0.05);谷胱甘肽(GSH)含量最高值出现在0.34 kg/m3 处理组,显著高于其他各实验组(P<0.05)。最低密度实验组(0.15 kg/m3 )厚颌鲂幼鱼肠道细胞色素P450(CYP1 A)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较高密度实验组(0.42 kg/m3 )(P<0.05);最高养殖密度组(0.50 kg/m3 )鱼体肠道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基因相对表达量最高,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MnSOD)相对表达量最低,与0.34 kg/m3 密度处理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养殖密度过高时能引起鱼体的氧化应激反应。研究表明,体重为0.45~1.36 g的厚颌鲂幼鱼最适养殖密度为0.34 kg/m3 ,该结果可为提高厚颌鲂苗种培育效率,促进其种质资源恢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张磊 《河北渔业》2010,(3):15-16,40
厚颌鲂是我国长江上游地区的特有鱼类,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目前,在厚颌鲂的成鱼单养及人工繁殖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厚颌鲂的养殖推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RACE法分离团头鲂生长抑素全长cDNA及其序列测定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俞菊华 《水产学报》2003,27(6):533-539
生长抑素具有抑制脑垂体GH释放的作用,是调控鱼类生长的主要激素之一。本研究采用RT和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法,分离和测定了团头鲂脑中生长抑素PSSI cDNA的全长核苷酸序列,并对该基因进行了结构和系统进化分析。3’RACE扩增得到700bp左右的片段,5’RACE分离得到500bp左右的片段,把3’片段与5’片段拼接得到全长cDNA。cDNA全长735bp[不含poly(A)],5’端非翻译区有100nt。3’端290bp[不包含poly(A)],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345bp。该序列与金鱼PSSI cDNA序列同源性为90%,主要差异在5’端非翻译区。团头鲂生长抑素mRNA阅读框编码114个氨基酸,包括一些酶切位点,产生26个氨基酸的大分子态生长抑素,进一步加工成与人等结构相似的14个氨基酸的生长抑素;团头鲂生长抑素前体氨基酸序列与金鱼、虹鳟、鲶鱼、鲅鱇、蛙、牛、鼠、鸡、猴、人等的比较发现,它与金鱼的同源性最高达95%,与鮟鱇最低50%,与人68%。这说明生长抑素基因在长期的进化中相当保守,同时,也因为鱼类生活环境多样导致基因变异较大。  相似文献   
9.
该试验研究了饥饿和再投喂对厚颌鲂稚鱼生长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分成5组,分别饥饿0 d(S0)、饥饿3 d(S3)、饥饿6 d(S6)、饥饿10 d(S10)、饥饿15 d(S15)后再恢复投喂.选取样品分析测定厚颌鲂生长以及饥饿和再投喂后胰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及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厚颌鲂稚鱼在饥饿后体质量显著下降(p<0.05),恢复投喂后S3表现出超补偿生长现象,S6表现出完全补偿生长现象,而S10,S15则表现出部分补偿生长现象.胰蛋白酶比活力在饥饿期间显著下降(p<0.05),恢复投喂后S3,S6与S0(p>0.05)无显著差异,而S10,S15则显著低于S0组(p<0.05).淀粉酶比活力在饥饿3d后升高,随后随饥饿时间增加而降低,恢复投喂后S3,S6的淀粉酶活性与S0无显著差异(p>0.05),S10,S15则显著低于S0(p<0.05).脂肪酶比活力在饥饿3d后显著降低(p<0.05),随后随饥饿时间增加而升高,恢复投喂后各组的脂肪酶活性均有上升,但均未达到S0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6种常用渔药对厚颌鲂鱼苗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acute toxicity of the mixture of copper sulphate and ferrous sulphate (ratio 5: 2), potassium permanganate ( KMnO4 ) , trichlorphon ( C4H8O4 C13P) , strong-chloride, bromochloropropene and formalin towards Larva of Megalobrama pellegrini was studied at by biological toxic test method at the water temperature of 29℃ to 30℃.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dian-lethal concentrations of 48h were 5.78,6.50,4.90,2.55,0. 042,120 mg/L, respectively; the safe concentrations were 0. 445,0. 528 、0. 268,0. 190,0. 003,7. 500mg/L, respectively. The larva of Megalobrama pellegrini is more sensitive than other fish, bromochloropropene can't be used. The drug dosage and time should be based on the specific situation circumstances in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