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1篇
  免费   391篇
  国内免费   574篇
林业   419篇
农学   448篇
基础科学   237篇
  988篇
综合类   1976篇
农作物   252篇
水产渔业   363篇
畜牧兽医   1444篇
园艺   162篇
植物保护   447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292篇
  2019年   294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280篇
  2016年   280篇
  2015年   257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409篇
  2012年   435篇
  2011年   492篇
  2010年   386篇
  2009年   345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流苏香竹(Chimonocalamus fimbriatus)是云南特有珍稀竹种,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南部。文章以野外调查获取的流苏香竹分布信息为主,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同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基于19个气候因子,预测其在当前及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区。结果表明:当前流苏香竹的高适生区和中适生区主要分布于德宏州、保山市和临沧市等地,除迪庆州、丽江市和昭通市外,云南其他区域均有低适生区零星分布。在未来2050s和2070s的2个时间段,基于2种不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1-2.6和SSP5-8.5),流苏香竹的高适生区面积呈减少的趋势,尤其是SSP5-8.5路径下,高适生区面积仅为当前的12.51%(2050s)和18.63%(2070s);中、低适生区在SSP1-2.6路径下,显著扩张(2050s)或略微扩张(2070s),在SSP5-8.5路径下,则大幅收缩。流苏香竹野外实际分布区及其潜在分布区均以斑块状为主,可能与云南特殊的地形、地貌有关。影响流苏香竹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为最湿月份降水量、最暖月份最高温度、最干季度降水量和平均气温日较差。流苏香竹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根据其野外分布状况,建议以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为辅,在其潜在适生区内适当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2.
Pike (Esox lucius) occupy coastal streams and rivers of the Baltic Sea, where they attain large sizes (>5 kg). These large sizes are perhaps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y can tolerate relatively high salinities and can thus forage in the nearby more productive brackish environments. In an attempt to quantify the extent to which pike utilise brackish environments, and to provide some insight into the underlying causes for brackish water migrations, we tagged 30 pike from a western Baltic river with acoustic transmitters and were able to track 21 individuals for 1 year. Based on experienced from local anglers, this population was assumed to be brackish in nature, where individuals underwent freshwater migrations to spawn. Our findings however suggest that the smallest and most active individuals make short exits into brackish waters and do so on rare occasions. Our results further indicate that neither sex nor size is related to activity level. We suggest that these patterns reflect two distinct behaviours—active and passive—and that large pike can be supported by the food availability in the river, without the need to venture into coastal zones, thus defying the conventional view that Baltic pike are all brackish in nature.  相似文献   
3.
猪繁殖性能的提高将为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多数育种者将提高猪的繁殖力作为主要育种目标 ,并用数学遗传学方法和分子育种技术对繁殖性状进行改良。  相似文献   
4.
5.
6.
 根据广义氧化还原理论,给出了土壤溶液中NH4+,P,Ca等养料成份的广义氧化还原电极电势。与养分位比较,用广义氧化还原电极电势来量度土壤养分有效度具有较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奶牛繁殖疾病的发病原因和调控措施,分析认为奶牛的营养状况是影响奶牛繁殖力的重要因素。理想的奶牛管理应做到整个泌乳期始终监测奶牛的体况和奶牛日粮中微量元素的维生素的含量,避免营养素的不平衡而引发的奶牛繁殖障碍,同时应避免奶牛过肥或过瘦。适当补充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为考察新研制的4925/4926母猪系列预混合饲料的饲养效果,在母猪胎次、体况和饲养管理条件下似、基础饲料相同条件下,分别与金牧3863/3864、康地5743/5744两种母猪系列预混料进行饲养试验。入试头数分别为23头、35头。结果表明:①4925/4926组较3864/3964组,窝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断奶窝重分别提高0.5头/窝、0.9kg/窝、4.25kg/窝;哺乳期母猪头平少失重  相似文献   
9.
针对龟石灌区农业用水效率低下、浪费严重等问题,提出了节水措施,分析了节水改造的潜力与效益。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富余水量用于城市供水及发电,提高单位水量的价值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灌区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给休情期性成熟母犬肌注 PGF2α(0 .5 m g/ kg) ,2 4 h后肌注 e CG(5 0 IU/ kg) ,再经 12 0 h后肌注 h CG(2 0 U/ kg) ,诱导其发情。将诱导发情的母犬与公犬交配 ,于交配后 16 d,摘取卵巢、子宫 ,观察其卵泡发育和胚胎着床情况。结果表明 ,药物处理可明显促使母犬提前结束休情期而进入发情期 (9/ 10 ) ,促进卵巢内卵泡发育 (P<0 .0 1) ,并使更多的胚胎着床 ,每只母犬子宫胚胎着床点为 (17.4± 2 .2 )个 ,提示 3种生殖激素联合应用可提高母犬繁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