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36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384篇
林业   520篇
农学   501篇
基础科学   163篇
  552篇
综合类   3484篇
农作物   287篇
水产渔业   316篇
畜牧兽医   3988篇
园艺   555篇
植物保护   275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282篇
  2022年   340篇
  2021年   340篇
  2020年   284篇
  2019年   342篇
  2018年   221篇
  2017年   265篇
  2016年   329篇
  2015年   372篇
  2014年   570篇
  2013年   549篇
  2012年   650篇
  2011年   672篇
  2010年   601篇
  2009年   582篇
  2008年   598篇
  2007年   530篇
  2006年   391篇
  2005年   377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252篇
  2002年   268篇
  2001年   206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0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探究高寒草甸天然草地补播乡土物种对草地群落稳定性的影响,本试验以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异针茅(Stipa aliena)、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溚草(Koeleria cristata)、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扁蓿豆(Melissitus rutenica)、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为试验材料,设置5种混播组合,于2017年在青海省贵南县天然草地上进行补播。试验采用方差比率法(Variance ratio,VR)、M.Godron贡献定率法(Contribution law)以及生物量稳定性分析方法,结果表明:5种组合补播后使得群落联结性降低、生物量稳定性增大,群落整体稳定性增强,正向着稳定方向发展;5种组合中,组合D (扁蓿豆+星星草+垂穗披碱草+异针茅+溚草)的生物量稳定性最大,是对草地恢复最有效的物种组合。本试验筛选出了对草地生态修复最有效的物种组合,为草地保护及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动物圈舍丰容是改善人工圈养条件下动物的生活环境,从而提高其福利水平的一种动态的工作程序。笔者结合亚成体大熊猫的生活习性,通过对亚成体大熊猫的内、外笼舍进行改造丰容,高度模拟野生自然环境,使其圈养生活环境得以多样化,使亚成体大熊猫表现出更多的自然行为。不仅可以改善饲养管理水平,还能增加动物观赏性,提高公众的动物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3.
以黄瓜品种'津优35号'为试材,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用量(0、15、30、45 t·hm-2和60 t·hm-2)鸡粪源有机肥中Zn在土壤中的积累,以及Zn在黄瓜体内的吸收转运及其在亚细胞各组分中的分布情况,以期为指导黄瓜的安全生产以及鸡粪有机肥合理施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低用量鸡粪有机肥施用就能显著提高土壤Zn含量(P<0.05),土壤Zn含量最高为140.40 mg·kg-1,均未超出国家安全标准.施用60 t·hm-2鸡粪有机肥显著提高了黄瓜根部和果实Zn含量,黄瓜果实Zn含量变化范围为19.27~23.59 mg·kg-1,但Zn含量均未超过100 mg·kg-1,可以安全食用.无论鸡粪施用量的高低,Zn在黄瓜根、茎、叶和果实各亚细胞组分中均表现为可溶性组分<细胞器(叶绿体和线粒体)<细胞壁.60 t·hm-2鸡粪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黄瓜根部细胞壁Zn含量,且根部细胞壁中Zn含量及所占比例随着鸡粪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细胞壁中Zn在根中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54.67%~58.77%.  相似文献   
4.
全面客观评价生态资源承载能力,进而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甘肃省迭部县为例,首先,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生态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确定各指标权重,评估生态环境承载力现状;其次,在生态功能区层面对迭部县水源涵养功能及生物多样性功能进行评价;最后,对生态承载力状况进行成因解析。研究结果表明:(1)迭部县整体生态承载力得分为0.239,处于“较强”承载力状态,构成整体生态承载力的生态弹性力、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和人类社会影响力得分分别为0.222、0.062和0.063。(2)2016年,迭部县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为111.76 mm,水源涵养功能处于“高”状态,其中,水源涵养功能较高地区主要集中在以草地和针阔混交林为主的区域。(3)自然栖息地面积占迭部县总面积的83.67%,其自然栖息质量指数(Natural Habitant Quality Index,NHQI)处于“高”状态。(4)从自然和经济2个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迭部县生态环境条件较好,但林草地面积已呈现出逐渐减少状态,因此需要通过合理科学的开发引导,发展文化旅游事业,推动迭部县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21,(1):14-15
近年来,受市场因素影响,羊肉价格持续上涨,极大地调动了养殖户养羊的积极性,羔羊育肥出栏成为养殖户增收的主要途径。但传统的饲养方式导致羔羊生长速度慢、增重效果不明显,已不适应现代农牧业生产发展的要求。试验采用羔羊宝与常规饲料补喂甘肃高山细毛羔羊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应用羔羊宝补喂甘肃高山细毛羔羊能有效实现羊羔增重的目标,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对天山北坡中山带典型山地草甸草原4种具有代表性的天然牧草——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黄(Astragalus membranaceus)、老鹳草(Geranium wilfordii)、千叶蓍(Achillea millefolium)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牧草的高度变化趋势表现为“慢-快-慢”的植物基本生长规律;老芒麦、千叶蓍、老鹳草的生长速率在返青期到分蘖期时较快,而黄芪的生长速率则在返青后就较快,分蘖期后4种牧草的生长速率开始变慢;盖度和产量的最大值出现在6月和7月。  相似文献   
7.
8.
随着养禽业的发展,每年从国外引进大量的种禽,加上对进口缺乏严格检疫,难免把国外的疫病也带进来。近20年来几乎每隔1~2年就有~种新病出现,如传染性法氏囊病、禽传染性脑脊髓炎、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产蛋下降综合征、鸡传染性贫血、禽流感、鸡J亚群白血病毒感染(AIV-J)等,为禽病防治增加了重重困难。  相似文献   
9.
<正>布拖县地处四川西南部大凉山,是凉山州自然条件最恶劣的县,彝族占91.5%,山区人民基本保持着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属国定贫困县。农作物以土豆、玉米、荞麦为主,畜牧业以饲养绵羊、本地猪、本地鸡为主,多为放牧,几乎靠天养畜。冬季气候严寒,草料缺乏,牲畜饥寒交迫,掉膘和死亡的现象严重。1991年引进光叶紫花苕在布拖县种植推广,以解决家畜饲草问题,但由于管理粗放,产草量低。为了提高产草量,研究一些行之有效的田间管理措施,课题组于2002年8月至2003年4月在布拖县布拖区特木里镇进行灌水、施肥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引进高寒地区仔猪疫苗注射,强化饲养管理,采取了高锰酸钾饮水,健胃散、健脾散拌料饲喂,维持体能,提高机体抵抗力,增强对环境、饲料、饮水的适应性,使仔猪发病率降到5%以下,成活率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