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8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89篇
林业   130篇
农学   193篇
基础科学   34篇
  91篇
综合类   1056篇
农作物   64篇
水产渔业   123篇
畜牧兽医   651篇
园艺   145篇
植物保护   4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提高食品中副干酪乳杆菌在胃肠道存活的方法,本试验以海藻酸钠(Alg)和N,O-羧甲基壳聚糖(CMCS)为囊材,采用静电液滴法和传统挤出法分别制备海藻酸钠-羧甲基壳聚糖微胶囊|以Alg和CMCS的不同配比为影响因素,测定其包埋产率、抗酶活性、过胃肠道模拟液后的存活率以及耐储存性。对微胶囊进行傅利叶红外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静电液滴法能够明显改善微胶囊粒径大小|Alg和CMCS比例为1:1时(E-AC)微胶囊包埋产率最大,为(92.20±1.02)%。与游离的副干酪乳杆菌相比,过胃肠道模拟液后(SIF)后,E-AC微胶囊包埋的益生菌存活率显著提高(P < 0.01),存活量为(7.6±0.65) Log10 cfu/mL。综上,采用静电液滴法制备的微胶囊与传统挤出法相比粒径较小,存活率无统计学差异。储存性试验表明,E-AC在储存4周后,益生菌存活率较高。综上,Alg和CMCS为壁材制备的微胶囊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益生菌的存活率和耐储存性。 [关键词] 海藻酸钠|N,O-羧甲基壳聚糖|副干酪乳杆菌|存活率  相似文献   
2.
肠道炎症已成为我国社会健康的难题和挑战,其发病率在我国迅速增长。肠道炎症发病原因复杂,目前尚缺乏有效的缓解药物,因此加强肠道炎症有效缓解物质的研发至关重要。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GOS)是一种食疗益生性较优的乳源功能性低聚糖,能够有效促进肠道内益生菌的增殖,改变肠道菌群结构,刺激免疫应答,进而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缓解肠道炎症。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肠道炎症及GOS干预缓解肠道炎症作用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为此领域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丰富胃蛋白酶消化DNA的理论,进一步了解胃蛋白酶消化DNA的机制,研究了水产品基质中特征壳聚糖及组成其的寡糖(壳寡糖)、单糖(氨基葡萄糖、N-乙酰葡糖胺)对胃蛋白酶消化DNA的影响,并在体外模拟胃液条件下,探究了不同比例的糖与DNA对胃蛋白酶消化鲑鱼精DNA、λDNA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理pH下反应2 h,壳聚糖与DNA的质量比为0.5∶1时,壳聚糖即显示出对降解DNA明显的抑制效果;当壳寡糖与DNA的质量比为5∶1时,抑制效果较为明显;而氨基葡萄糖、N-乙酰葡糖胺与DNA的质量比为1∶1~240∶1时对消化均无抑制作用。研究表明,壳聚糖、壳寡糖可抑制胃蛋白酶对DNA的消化,其原因可能是带正电的糖可与带负电的DNA相互作用,或糖与胃蛋白酶发生了结合,从而对DNA消化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绿色饲料添加剂——壳聚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壳聚糖(Chitosan)又称可溶性甲壳素、甲壳胺,该物质是甲壳素的有效成分之一,是甲壳素脱乙酰后的产物。甲壳素(Chitin)又名甲壳质、几丁质、壳多糖、明角质,于1881年法国学者布拉克诺首次从菌类提取出来,是自然界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的天然产物,广泛存在于低等动物尤其是节肢动物(如真菌、  相似文献   
5.
综合消息     
《山东饲料》2003,(11):52-54
  相似文献   
6.
甲壳素又名甲壳质、壳蛋白、几丁 ,是一种N -乙酰基 -D -氨基葡萄糖。通过β - (1,4 )甙键连接起来的直链多糖 ,它分布极广 ,是自然界中储量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天然有机化合物 ,估计每年生成量有 10亿吨[1] 。甲壳素大量存在于虾蟹等海洋节肢动物的甲壳中 ,也存在于低等动物、菌类、昆虫、藻类的细胞膜和高等植物的细胞壁中[2 ] 。早在 1811年 ,法国人H .Braconnot就从菌类中提取出了甲壳素 ,185 9年Rouget把甲壳素与KOH溶液共煮发现了壳聚糖[2 ] 。早年由于甲壳素有强的结晶结构 ,不溶于一般溶剂 ,限制了其应用 ,致…  相似文献   
7.
甲壳素与壳聚糖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881年,法国人布拉克诺从菌类中提出了一种类似植物纤维素的物质,它广泛存在于昆虫、真菌细胞壁、特别是节肢动物的甲壳中如虾、蟹等故俗称甲壳素(Chitin),又名甲壳质、几丁质、壳多糖。甲壳素属于氨基多糖,它的部分或全部脱乙酰基的产物即为壳聚糖(Chitosan)。自然界中每年生物合成的甲壳素有数十亿吨,仅次于纤维素,  相似文献   
8.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低聚果糖在乳酸菌饮料中的应用:低聚果糖的使用,不影响饮料的口感和质量,具有保健意义;乳酸饮料最佳配方为:低聚果糖6%、砂糖8%、果胶0.5%,发酵乳60%,三聚磷酸钠0.2%,草莓香精0.025%,色素适量,水约为25.3%。  相似文献   
9.
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甲壳素壳聚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平远 《世界农业》2005,(4):58-59
壳聚糖(又称脱乙酰壳聚糖)是一种用甲壳生物的外壳或昆虫的外骨骼(例如虾、蟹、牡蛎等壳渣)提取的多糖,含有多种真菌的细胸壁,日本北海道水生动物研究所的跟踪研究表明.壳聚糖可以提高鱼类的抗病力.科研人员对虹鳟、黄尾鲷、海鲷、溪鳟注射或浸泡口服壳聚糖制剂后的反应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