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28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88篇
林业   518篇
农学   347篇
基础科学   181篇
  65篇
综合类   3473篇
农作物   99篇
水产渔业   501篇
畜牧兽医   11831篇
园艺   374篇
植物保护   2263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70篇
  2022年   341篇
  2021年   359篇
  2020年   410篇
  2019年   578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386篇
  2016年   488篇
  2015年   497篇
  2014年   1061篇
  2013年   849篇
  2012年   1129篇
  2011年   1262篇
  2010年   1110篇
  2009年   1211篇
  2008年   1203篇
  2007年   897篇
  2006年   933篇
  2005年   915篇
  2004年   954篇
  2003年   841篇
  2002年   664篇
  2001年   617篇
  2000年   466篇
  1999年   291篇
  1998年   277篇
  1997年   195篇
  1996年   187篇
  1995年   166篇
  1994年   216篇
  1993年   180篇
  1992年   194篇
  1991年   160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不仅担负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其作为重要的社会力量,也承担着定点扶贫的责任与使命.高校在定点扶贫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以及智力等独特优势.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已有许多高校探索出定点扶贫的经典模式.基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团一队"定点扶贫模式在帮扶合阳县所取得的成效以及"三团一队"保障机制不健全、扶贫工作主要发力点不突出、多主体共同参与程度不够以及社会力量吸引不足的困境,探索优化路径,以此来完善"三团一队"定点扶贫模式.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探究玉米秸秆黄贮为主型粗饲料的饲粮能量水平对西门塔尔杂交牛生长性能、养分代谢、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择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西门塔尔杂交牛45头,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试验分为前、中、后3个阶段,饲喂3种不同饲粮。前期:各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均为12.0%,综合净能分别为6.27(Ⅰ组)、6.38(Ⅱ组)和6.48 MJ/kg(Ⅲ组);中期:各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均为11.6%,综合净能分别为6.43(Ⅰ组)、6.53(Ⅱ组)和6.63 MJ/kg(Ⅲ组);后期:各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均为11.0%,综合净能分别为6.70(Ⅰ组)、6.80(Ⅱ组)和6.90 MJ/kg(Ⅲ组)。试验期137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122 d,栓系饲养。结果表明:1)Ⅱ组平均日增重最高,分别较Ⅰ组和Ⅲ组提高了7.91%(P0.05)和11.11%(P0.05)。2)Ⅱ组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高于Ⅰ组和Ⅲ组,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3)Ⅱ组干物质采食量最高,较Ⅰ组和Ⅲ组分别提高2.06%(P0.05)和6.75%(P0.05);Ⅱ组料重比最低,增重收入和养殖效益最高。4)与Ⅰ组相比,Ⅲ组血清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增加(P0.05)。5)饲粮能量水平对各组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和眼肌面积无显著影响(P0.05),背膘厚度随饲粮能量水平增加显著提高(P0.05)。6)Ⅲ组背最长肌的剪切力、系水能力和肉色最低,但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7)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背最长肌中的粗脂肪含量逐渐上升,但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综述所述,以玉米秸秆黄贮为主型粗饲料对西门塔尔杂交牛育肥,中能量水平组的平均日增重最高,料重比最低,经济效益最高。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宜的能量和粗蛋白质水平为:前期,肉牛综合净能6.38 MJ/kg,粗蛋白质12.0%;中期,肉牛综合净能6.53 MJ/kg,粗蛋白质11.6%;后期,肉牛综合净能6.80 MJ/kg,粗蛋白质11.0%。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现阶段我国生猪屠宰场的基本状况出发,结合实际工作简要分析了影响生产质量的现实问题,提出了若干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肉类食品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孙德龙 《中国猪业》2021,16(3):90-92
产地检疫工作的开展事关动物疫病的防控、事关动物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事关畜牧业及畜产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地检疫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畜牧业能否健康发展和畜禽产品质量是否安全。各地区应通过增加资金投入、利用现代化技术完善动物产地检疫管理制度,使产地检疫工作落到实处,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畜牧兽医基层工作者应该认清形势、履行职责,扎实做好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为做好疫病防控、保证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文章旨在探讨不同饲养系统和日粮对羔羊生长、屠宰性能及肌肉矿物质含量的影响。试验将平均体重为(13.97±0.55)kg的120只羔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T1组在室内饲喂基础浓缩料,每天补充100 g稻草,T2组在室内饲喂基础浓缩料,每天补充100 g稻草和锌硒复合矿物质(0.2 mg/d硒,50 mg/d锌),T3组在室外放牧,除了采食苜蓿草外,每天额外补充100 g稻草和100 g燕麦。试验时间为9周。结果:T1和T2组羔羊的末重、日增重、半胴体重、下肢深度、下肢重量、眼肌面积、颈、胸肌、肾重量均显著高于T3组(P<0.05),但骨盆骨重量显著低于T3组(P<0.05)。各处理组羔羊的可食用部分和骨盆肌肉重量无显著差异(P>0.05)。T2组63 d羔羊血液硒含量较T1和T3组分别显著提高了19.83%和25.0%(P<0.05),血液锌含量较T1和T3组分别显著提高了31.71%和45.91%(P<0.05)。T3组羔羊肌肉钙含量较T1和T2组分别显著提高了8.79%和5.37%(P<0.05)。T2羔羊肌肉硒和锌含量较T1和T3组分别显著提高了41.18%、65.52%和38.19%、46.15%(P<0.05),T2和T3组羔羊肌肉钾含量较T1组分别显著提高了3.27%和4.28%(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放牧羔羊胴体的脂肪含量低于室内饲养的羔羊,室外放牧可以提高肌肉钙和钾含量,但肌肉硒含量降低。 [关键词]饲养系统|羔羊|屠宰性能|矿物质  相似文献   
6.
作者结合工作实践对动物检疫工作现状展开具体分析,对动物检疫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一些加强动物检疫工作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猪肉质量安全事关民生和社会稳定,屠宰检疫作为确保新鲜猪肉安全上市的最后一道关口,显得极其重要。以温州市区生猪机械化屠宰同步检疫操作为蓝本,将整个环节设置为头蹄和皮肤、胃肠脾、隔肌采样、胴体、肺心肝、旋毛虫镜检、复检、盖章、出证等9个岗位,安排10名检疫人员分别在屠宰流水线各岗位采用"视检、触检、剖检、嗅检"的方式,并通过在重点部位(器官)至少剖检19刀作相应的检查判断,以有效保障出厂肉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8.
动物检疫包括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四十二条赋予官方兽医的职责。多年来,官方兽医在实施动物检疫时付出了辛苦,为保证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做出了贡献。如今,非洲猪瘟在我国发生,对负责动物检疫的官方兽医更是严峻的挑战,若检疫人员徇私舞弊,不检疫就出证或者错误出证,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将移交有关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笔者针对新形势下开展动物检疫工作时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胡峰 《兽医导刊》2020,(5):54-54
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有效开展,不仅有助于提高市场流通的动物产品质量,而且有助于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但是,在当前基层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中仍旧存在三个极易产生困惑和误解的问题,严重的阻碍了基层动物产地检验工作的效率。基于此,下文主要针对这三个基层动物产地检疫问题展开探讨,以期为检疫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笔者一直从事动物检疫电子出证和全市官方兽医电子出证票证的管理、发放和审核工作,针对动物检疫出证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和解决措施,希望对指导官方兽医规范出证,不断完善、升级动物检疫电子出证系统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