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5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377篇
林业   105篇
农学   126篇
基础科学   46篇
  228篇
综合类   2372篇
农作物   97篇
水产渔业   835篇
畜牧兽医   3197篇
园艺   75篇
植物保护   32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302篇
  2013年   311篇
  2012年   380篇
  2011年   405篇
  2010年   343篇
  2009年   397篇
  2008年   458篇
  2007年   349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283篇
  2004年   287篇
  2003年   314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6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这一类毒性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大量使用,开发其检测方法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概述了近年来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及相关代谢物残留检测的前处理萃取方法和检测方法。前处理萃取方法主要包括索氏提取法、液-液萃取法、微波萃取法、超声萃取法、固相萃取和QuEChERS法等。色谱类检测方法主要包括HPLC法、GC法、LC/MS法和GC/MS法。本文介绍上述方法的检测原理、研究现状、实际应用情况并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同时对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及相关代谢物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3.
为降低蔬菜采后体内多环芳烃(PAHs)对人体的危害风险,以豇豆为材料,利用不同浓度洗洁精、食盐、米酒、米醋、植物油及清水分别对豇豆豆荚进行浸洗,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豇豆采后体内PAHs的含量,并筛选出豇豆体内PAHs的最佳净化方法。结果表明,米酒和米醋处理对豇豆体内PAHs的去除效果基本一致,其中米酒处理组的∑PAHs(美国环保局公布的优先监测的16种多环芳烃的含量总和)降低68.92%,米醋处理组的∑PAHs降低73.88%,且对萘、二苯并(a,h)蒽和茚并(1,2,3-c,d)芘等均有明显的去除效果;清水浸洗可有效降低豇豆体内的茚并(1,2,3-c,d)芘含量,但会使菲的含量增加;食盐处理使∑PAHs增加了77.15%,主要表现在增加了2、3环PAHs在豇豆体内的积累;植物油处理可降低个别PAHs单体含量,但会引入其他PAHs单体,同时增加∑PAHs含量。毒性当量计算结果表明,米酒能有效降低豇豆体内的PAHs毒性,同时食盐处理也使豇豆体内的PAHs毒性当量降低。米酒和米醋能有效降低豇豆体内∑PAHs和二苯并(a,h)蒽的含量及其毒性当量。  相似文献   
4.
"JD-三征肝泰"抗鸡脂肪肝综合征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300日龄"京白939"产蛋母鸡150只,随机分为5组,A组为健康组,B组为病理模型组,C组为JD-三征肝泰 组(剂量为每只鸡0.25g/d),D组为JD-三征肝泰 组(剂量为每只鸡0.5g/d);E组为氯化胆碱对照组(剂量为1g/kg饲料)。试验为期两周。结果显示:纯中药制剂JD-三征肝泰能显著降低肝脏脂肪含量和血清中TG、TC含量,减轻肝细胞水肿、坏死的病变程度,降低血清GPT、GOT活性。表明JD-三征肝泰对高脂饲料导致的鸡血脂升高和肝脏的脂肪变性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同时对肝细胞损害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2001~2002年,在对博乐市屠宰场和精河县屠宰场屠宰的绵羊肝脏进行检疫时发现了传染性肉芽肿和局灶性间质性嗜酸性粒细胞肝炎。1 感染率调查1.1 2001年在博乐市屠宰场334只绵羊宰后肝脏中发现5例,占1.50%,在精河县屠宰场屠宰的866只绵羊肝脏中,发  相似文献   
6.
7.
禾草内生真菌与草坪草改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禾草内生真菌具有增强禾草的抗病虫害和环境适应性方面的作用,同时提出了内生真菌在草坪草改良中需解决毒性、侵染方法、侵染率、种子保存和寄主范围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感染新型鸭肝炎病毒雏鸭的SOD活性和MDA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新型鸭肝炎病毒人工感染雏鸭,对感染雏鸭血液、肝、脑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血清和肝组织中MDA含量在感染后第24 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组织中MDA含量无显著变化。血清中SOD活性第24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第96h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肝组织SOD活性于感染后第24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脑组织中SOD活性无显著变化。提示:自由基参与了新型鸭肝炎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采用生长试验、免疫放射分析和定量PCR方法,观察了生长猪血液中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Ⅰ)及其结合蛋白(IGFBP3)数量的变化和IGF—Ⅰ基因在肝中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每1kg饲料中添加125-250mg铜,能够上调IGF-Ⅰ基因的表达量,显著提高猪的平均日增重,促进生长猪循环血液中IGF—Ⅰ浓度的增加。试验结果证实,铜是通过促进生长激素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相关因子的合成和分泌来发挥促生长作用的。  相似文献   
10.
雏鸭铜中毒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1日龄天府肉鸭健雏210只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喂给铜12.16mg/kg(对照或1组)、850mg/kg(2组)和1050mg/kg(3组)日粮7周。结果表明,后两组雏鸭分别于3周龄和2周龄开始出现临床症状,生长发育迟缓,并出现死亡;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变形、变性,大小不等;血清铜含量和肝铜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