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1篇
林业   7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16篇
  7篇
综合类   462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60篇
畜牧兽医   2509篇
园艺   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349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250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鸡的地方,就有鸡球虫”,鸡球虫病是一种常见且高发病率的寄生虫病,对养鸡生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1].梭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和鸡消化道内,是一类条件性病原菌,当动物肠道黏膜受损和肠道内环境失衡时,致病性产气荚膜梭菌大量繁殖和产生毒素,导致坏死性肠炎发生[2]。由于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直肠的黏膜可以被不同种类的球虫寄生和侵害,造成广泛肠道黏膜受损,为梭菌继发感染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3.
1974年,Owen在肠黏膜滤泡相关上皮(Follicle- associated epithelium,FAE)中发现了一种微皱褶细胞——M细胞。M细胞能特异性结合肠道大分子物质及微生物并将起摄取、转运至位于其下的APC进行识别、处理并激活T、B淋巴细胞,继而开启肠道黏膜免疫应答作用。对肠道M细胞形态结构的研究不  相似文献   
4.
流行特点 鸽痘由鸽痘病毒引起,主要通过接触传染,一般通过污染的饮水、饲料、灰尘经过创伤及黏膜盛染。以夏秋季节多发,主要通过蚊蝇叮咬而感染发病。该病各种鸽及各年龄的鸽都可感染。鸽痘病的发生分为皮肤型鸽痘和黏膜型鸽痘.一般皮肤型鸽痘多呈良性经过,而黏膜型鸽痘发生严重,多因黏膜胂胀及痘痂阻塞咽喉造成呼吸困难而窒息死亡。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炎是子宫黏膜的炎症;在子宫内贮留大量脓汁即子宫积脓症。  相似文献   
6.
从机体抗胃肠道线虫的黏膜免疫、胃肠道黏膜的抗原加工与递呈、胃肠道黏膜抵御寄生虫的效应机制等几方面论述了胃肠道线虫的免疫机理和免疫学研究的进展,旨在进一步阐明用免疫介入方法防治胃肠道线虫的理论基础,以解决胃肠道线虫治疗过程中的药物残留以及寄生虫的抗药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3 近年各地相继出现了一些以弓形虫、附红细胞体、猪瘟等混合感染的猪的传染病,经使用抗生素无效后,在专家的提醒下,人们才将目光投放到了磺胺药上。但对磺胺药的性质、特点及其药理作用,许多人还缺乏必要的认识和了解。因此,有必要在这方面多作些介绍。 (一)磺胺药的作用机理 磺胺药并不能直接杀死细菌,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妨碍二氢叶酸的形成,从而使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受到抑制。因此,在代谢过程中需要二氢叶酸合成酶的细菌都可被磺胺药所抑制。病毒可以利用活体细胞复制自己,因此,磺胺药对病毒无效。 (二)…  相似文献   
8.
洋葱等是刺激性强的食品,经犬采食后,不但会刺激犬的胃肠道,引起炎症反应,而且洋葱中的有毒成分正丙基二硫化物,可使血红蛋白氧化成海恩茨氏小体,网状内皮系统大量吞噬含有海恩茨氏小体的红细胞,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病犬表现为血红蛋白尿、呕吐、腹泻、精神沉郁、心悸等。现将我院遇到的1例犬洋葱中毒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黄木 《山东饲料》2004,(8):25-25
一、病因 黏膜病病毒是一种有荚膜,螺旋形,PNA病毒。病毒粒子呈球形。病毒对乙醚、胰蛋白酶、氯仿敏感,对酸敏感。-70~-60℃可保存多年。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