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羊绦虫病是由裸头科的许多种绦虫寄生于牛羊的小肠中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的表现就是身体消瘦和腹泻,也是一种消耗型的疾病。尤其对羔羊和犊牛危害严重,不仅可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可引起死亡,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1病原引起牛羊绦虫病的主要病原体为莫尼茨绦虫和贝氏莫尼茨绦虫两种。1.1莫尼茨绦虫多呈乳白色,长1-5m,宽16mm,节片宽度大于长度,每个节片内包含两组生殖器官,每侧一组,其中扩展莫尼茨缘虫每一节片的后缘有一行环状的节间腺,虫卵呈三角形,卵内含六钩蚴,六钩蚴被梨形器所包围。  相似文献   
2.
旨在初步了解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在扩展莫尼茨绦虫生长发育中的作用。采用分子克隆获得扩展莫尼茨绦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基因部分片段,应用MEGA软件对其进行进化分析。同时以beta-Tubulin基因作为内参基因,采用SYBR Green real-time RT-PCR技术检测该基因在扩展莫尼茨绦虫4个不同发育阶段即头节、幼节、成节、孕节中的表达差异,最终克隆获得749bp的serpin基因片段。进化分析表明,扩展莫尼茨绦虫serpin基因与多方棘球蚴serpin基因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标准曲线分析显示,serpin和beta-Tubulin基因的Ct值与阳性质粒的浓度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熔解曲线分析表明,产物为特异的单峰,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同时试验结果显示,serpin基因在虫体各发育阶段中的表达丰度存在差异,从高到低依次为孕节、头节、成节、幼节。由此初步推测,此基因可能在扩展莫尼茨绦虫虫卵发育为六钩蚴的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地螨 ( Oribatida)呈世界性分布 ,约有 5 0 0 0种以上 ,隶属于约 70 0个属[14 ] 。自 Stunkand( 1 937)发现一种地螨 ( Rhizoglyphus sp.)为兔绦虫的中间宿主之后 ,到目前为止国外已报告有 40多种地螨充当裸头科 ( Anoplocephalidae Cholodkovsky,1 90 2 )绦虫的中间宿主 ,我国  相似文献   
4.
为了克隆和表达编码扩展莫尼茨绦虫无精症缺失(DAZ)基因,试验根据GenBank中扩展莫尼茨绦虫DAZ基因cDNA序列(登录号为GH291478)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以扩展莫尼茨绦虫组织总RNA为模板,RT-PCR扩增DAZ基因,并克隆到pMD19-T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定,构建重组质粒pET28a-DAZ,转化BL21(DE3)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以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进行诱导表达;利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通过螯合琼脂糖凝胶FF亲和层析柱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结果表明:重组DAZ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14 ku。  相似文献   
5.
运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对自然感染贝氏莫尼茨绦虫的成年绵羊(感染组)与正常成年绵羊(对照组)的小肠各肠段的上皮内淋巴细胞、浆细胞、杯状细胞和嗜酸粒细胞的分布和数量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感染组小肠各段上皮内淋巴细胞、浆细胞、杯状细胞和嗜酸粒细胞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感染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169.11%、230.38%和233.42%(P〈0.01);嗜酸粒细胞数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116.78%、123.87%和164.51%(P〈0.01);浆细胞数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127.34%、72.97%和328.26%(P〈0.01);杯状细胞数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33.40%、41.42%和133.17%。对照组和感染组上皮内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从十二指肠到回肠均逐渐减少,相反,对照组和感染组嗜酸粒细胞数量从十二指肠到回肠均逐渐增多,对照组小肠固有层浆细胞数量从十二指肠到空肠增加,空肠到回肠减少,感染组小肠固有层浆细胞数量从十二指肠到回肠均逐渐增多;对照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上皮内淋巴细胞、上皮内杯状细胞、浆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均差异极显著(P〈0.01);感染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上皮内杯状细胞、浆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均差异极显著(P〈0.01),感染组上皮内淋巴细胞空肠与回肠差异极显著(P〈0.01),但十二指肠与空肠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贝氏莫尼茨绦虫感染成年绵羊后,成年绵羊通过特异性黏膜免疫细胞上皮内淋巴细胞增生加强细胞免疫水平,浆细胞增生加强体液免疫水平,同时还通过非特异性黏膜免疫细胞,嗜酸粒细胞和杯状细胞的增生进一步加强黏膜免疫水平以抵抗贝氏莫尼茨绦虫对绵羊的感染。可见绵羊可以通过黏膜免疫相关细胞增生加强局部免疫力以监视虫体免疫逃逸来抵抗寄生虫的感染。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巴西世界杯即将拉开大幕之际,中央电视台报道组深入巴西采访,全方位向我们展示具有桑巴舞风情的巴西,让我们感受到了巴西人的热情和火热。在采访中,记者冒着危险,来到巴西里约热内卢贫民窟采访,让我们近距离地感受到来自巴西最低层的贫民生活。在里约热内卢,记者走进了一座名叫莫尼诺的贫民窟。离莫民诺贫民窟不远处,一座现代化的足球场已经完工,世界杯期间,这里将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离和鉴定扩展莫尼茨绦虫(Monieziaexpansa)新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构建扩展莫尼茨绦虫成虫cDNA文库,随机挑取重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对部分序列进行引物步移法测序,获取其全长cDNA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等分析技术对该cDNA序列进行开放阅读框(ORF)的寻找、编码氨基酸的推导、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比较及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初步预测.[结果]获得了1个扩展莫尼茨绦虫新基因蛋白激酶C相互作用蛋白,全长1 527 bp,编码447个氨基酸,CDS预测存在明显的BAR,PDZ结构域.编码蛋白的理论分子质量为50.173 3 ku,等电点为5.22.[结论]获得了扩展莫尼茨绦虫蛋白激酶C相互作用蛋白的全长cDNA序列,为该基因功能的试验性鉴定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羊寄生虫病主要有,扁形动物门:肝片形吸虫、大片形吸虫、胰阔盘吸虫、腔阔盘吸虫、矛形歧腔吸虫、中华歧腔吸虫、鹿前后盘吸虫、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程氏东毕吸虫、细颈囊尾蚴、脑多头蚴、细粒棘球蚴、多房棘球蚴、扩展莫尼茨绦虫、贝氏莫尼茨绦虫、盖氏曲子宫绦虫、中点无卵黄腺绦虫;线形动物门:绵羊毛尾线虫、球鞘毛尾线虫、蛇形毛圆线虫、艾氏毛圆线虫、突尾毛圆线虫、环纹奥斯特  相似文献   
9.
贝氏莫尼茨绦虫两种不同型虫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牛绦虫病主要是以裸头科为主的多种绦虫,会寄生在牛的小肠中进而引起一种危害非常严重的称之为寄生虫病。在所有寄生的绦虫中,以莫尼茨绦虫最为严重,同时也是最常见的。此种虫主要呈现的是大型带状的一种绦虫,颜色为黄色或者是乳白色,虫的长度大概是在1~6m,宽仅为2mm左右,该虫的头部形状近似球形,可以吸附在牛的肠壁上。而绦虫病不但会对牛的生长发育产生严重的影响,而且还会造成牛的大批量的死亡。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