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99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656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禽螺旋体病     
Supe.  PG  宋清明 《中国畜牧兽医》1989,16(6):53-53
螺旋体病是能长期威胁家禽的一种重要传染病。此病是由禽蜱作媒介传播的,特别在禽蜱(波斯锐绿蜱)滋生的平养禽舍中更易流行。此病的病原是多型性,至今尚未制造出适合所有地区的疫苗。病原禽螺旋体病是由鹅包柔氏螺旋体(Borre-lia Anserina)引起的。鹅包柔氏螺旋体呈螺旋状,存在于病禽的血液中。血液抹片检查,可见到病原体在红细胞之外。传播此病通过波斯锐绿蜱(Argus Persicus)  相似文献   
2.
采用肛拭涂片显微镜检查,结合临床观察对我省6个地区13个猪场的1100头猪进行猪痢疾调查。结果表明我省本些猪场确有猪痢疾发生。对发生猪痢疾的5个猪场采用痢菌净注射或拌料口服,连用6天,接着以60Pppm喹乙醇拌料连用15天。用药期间,全场进行全面清扫、消毒、灭鼠、灭蝇,达到净化本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4.
钩端螺旋体病 ,是由一群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人和多种动物共患的传染病。本文所介绍的是蓝狐 (北极狐 )出血性黄疸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治情况。1 990年初 ,莒县外贸公司良种场蓝狐正值春季发情配种季节 ,突发以短期发热后出现出血性黄疸、血尿、贫血、出血性素质、迅速消瘦衰竭而  相似文献   
5.
6.
犬钩端螺旋体病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犬钩端螺旋体病又称犬伤寒 ,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临床上以肾炎、黄疸为特征。该病雄犬发病率高于雌犬 ,幼犬发病率高于老年犬。近年来 ,该病在本地区呈地方性流行 ,给养犬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经过摸索 ,笔者采取综合诊疗措施 ,共治疗该病犬 1 32只 ,治愈 1 1 5只 ,死亡 1 7只 ,治愈率为 87.1 2 %。在死亡的 1 7只病犬中多因发病后未及时治疗所致。1 症状1 .1 患出血性黄疸型钩端螺旋体病。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 5~ 1 5天。发病突然 ,精神沉郁 ,食欲废绝 ,体温升高 ,呕吐 ,肌肉震颤 ,四肢无力 ,不能站立 ,眼…  相似文献   
7.
猪密螺旋体痢疾是危害猪生长发育,严重者导致死亡的常发病之一。我们利用人工感染的方法,观察了二甲硝咪唑不同剂量、不同给药途径对猪密螺旋体痢疾的治疗效果。一、材料和方法1.供试猪分组与处理:所有供试猪均由外地购进,先预试10天,利用临床健康、粪检未发现密螺体、2月龄左右、体重在15—20公斤的杂种猪30头(公母不限),随机分成三组,分栏饲养专人管理,待感染发病后,  相似文献   
8.
9.
10.
猪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大多数呈隐性感染,少数急性病例表现发热、血红蛋白尿、神经系统病变、贫血、水肿、黄疸、出血性素质、皮肤和黏膜坏死等特征.2002~2004年,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猪钩端螺旋体病68例,治愈61例,治愈率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