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40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04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117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银川地区羊肝中阿苯达唑(丙硫苯咪唑)残留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苯达唑又称丙硫苯咪唑或丙硫咪唑,有时又称抗蠕敏,是目前国内常用的驱虫效果好、范围广、毒性较低的兽用驱虫药。随着家庭舍饲养羊规模的不断扩大,饲养者为了减少因寄生虫导致的死亡并增加育肥效果,常把阿苯达唑作为育肥前预防驱虫或寄生虫病治疗的首选药,出现了滥用或超剂量使用的现  相似文献   
2.
3.
奥芬达唑和阿苯达唑对猪囊尾蚴作用形态学比较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了奥芬达唑和阿苯达唑对猪体内及体外培养的不同发育阶段囊尾蚴作用的形态学效果.结果表明奥芬达唑具有显著的疗效,优于阿苯达唑,且对未成熟期猪囊尾蚴的杀灭作用优于成熟期.提示奥芬达唑可能成为抗未成熟期猪囊尾蚴及治疗脑囊虫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在阿苯达唑作用下猪体内囊尾蚴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丙酮酸激酶(PK)、延胡索酸还原酶(FR)、异柠檬酸脱氢酶(ICD)、苹果酸脱氢酶(ME)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阿苯达唑可显著改变未成熟期及成熟期猪囊尾蚴的能量代谢。提示,阿苯达唑的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干扰虫体能量代谢,阻断能量的产生导致虫体死亡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兽医学报》2020,(2):369-374
为研究阿苯达唑和吡喹酮对兔豆状囊尾蚴病的治疗效果,将30只患豆状囊尾蚴的病兔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阿苯达唑、吡喹酮和淀粉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从临床症状、体质量变化、白细胞分类变化、病理学宏观、微观和超微结构检查等方面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证明2种药物对兔豆状囊尾蚴病的治疗主要有3点不同:一是阿苯达唑可使豆状囊尾蚴头节的齿钩破坏,吸盘闭锁,并发生凝固性坏死和钙化,囊液充分吸收;而吡喹酮主要引起头节和原始体节起泡、破溃和崩解,皮层破坏,平滑肌收缩,吸盘口闭合,死亡的虫体呈扭曲状,囊液吸收不充分。二是阿苯达唑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但反应较慢;吡喹酮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三是阿苯达唑治疗组的增长速度比吡喹酮治疗组的快,差异显著,而2治疗组的增长速度均比对照组的快,差异非常显著。总之,阿苯达唑和吡喹酮对兔豆状囊尾蚴病均有较好的疗效,但以前者更好。  相似文献   
6.
一、阿拉善左旗的基本情况 阿左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边陲,地理位置北纬38.8o,东经105.7o,海拔1100~1400米。全旗地域辽阔,总面积8041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28万亩,  相似文献   
7.
小菜蛾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主要害虫之一,繁殖快,种群密度大。在武汉地区,因茬口复杂,复种指数高,周年发生,一年可发生9-14代。因其抗药性强,抗药谱广,防效不佳,给蔬菜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为此,选用高阿菌素、害极灭等新药剂进行防治。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①供试药剂高阿菌素1EC,是一种仿生性农药,由北京华成生物激素厂研制;害极灭1.8EC,其有效成分是爱比菌素,由美国默沙东公司研制生产;高效氯氰菊酯5EC,由北京顺义制药厂生产。③试验方法及调查内容试验于1998年8月于武汉市近郊菜区进行,防治对象为早…  相似文献   
8.
使用不同剂量阿苯达唑对人工感染旋毛虫的小白鼠进行疗效试验,观察其不同剂量的杀虫效果.结果表明:应用阿苯达唑20 mg/(kg·d)×7治疗鼠旋毛虫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为阿苯达唑临床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在阿苯达唑和奥芬达唑作用下体外培养猪囊尾蚴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丙酮酸激酶(PK)、延胡索酸还原酶(FR)、苹果酸酶(ME)活性的变化及葡萄糖(GLC)、乳酸(LAC)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药物作用均可在体外作用条件下显著改变未成熟期及成熟期猪囊尾蚴的能量代谢。提示,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干扰虫体能量代谢,阻断能量的产生,导致虫体死亡。  相似文献   
10.
自2015中阿博览会开幕式上正式揭牌以来,中阿技术转移中心紧扣"一带一路"建设,围绕中阿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综合信息平台、协作网络、技术对接活动等积极开展工作,为推动中阿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奠定了扎实基础。本文通过对中阿技术转移工作的全面梳理,分析总结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中阿技术转移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