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93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344篇
林业   341篇
农学   200篇
基础科学   80篇
  94篇
综合类   2572篇
农作物   213篇
水产渔业   251篇
畜牧兽医   6622篇
园艺   266篇
植物保护   437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179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225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239篇
  2015年   269篇
  2014年   518篇
  2013年   395篇
  2012年   586篇
  2011年   595篇
  2010年   514篇
  2009年   621篇
  2008年   573篇
  2007年   502篇
  2006年   448篇
  2005年   480篇
  2004年   422篇
  2003年   409篇
  2002年   372篇
  2001年   362篇
  2000年   248篇
  1999年   228篇
  1998年   252篇
  1997年   240篇
  1996年   216篇
  1995年   172篇
  1994年   220篇
  1993年   210篇
  1992年   194篇
  1991年   178篇
  1990年   153篇
  1989年   14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了解决马铃薯致病疫霉侵染马铃薯导致其死亡,进而造成马铃薯单位种植产量低的问题。本文从拮抗菌入手,归纳分析细菌类拮抗菌中的主要拮抗菌中芽孢杆菌、假单胞菌和粘细菌对马铃薯致病疫霉的抑制作用。同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在拮抗菌应用方面,可以采用多对一的新型平板对峙筛菌模式来模拟复杂条件下拮抗菌的拮抗作用,以期得到稳定的拮抗菌;并指出应从定植能力和根际微生物影响方面对拮抗菌实际应用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此外,提出未来对拮抗菌抑制马铃薯致病疫霉的探究应从表型层面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面,以期能成功从源头找寻抑制马铃薯致病疫霉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羊黑疫属于急性死亡羊病中的一种,以肝脏实质性坏死灶为主要特征。本文叙述了一例羊黑疫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等方面内容,并总结了其防治措施,以期为羊黑疫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肺腺瘤病为一种绵羊常见疾病,该病致死率极高,若大面积发病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绵羊肺腺瘤病的发病特点及诊断方式,分析其防治方法,供相关人员借鉴参考,以提高绵羊肺腺瘤病防治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新疆马疱疹病毒1型(EHV-1)主要毒力基因遗传进化情况并构建TK基因缺失株,本研究以EHV-1 XJ2015株DNA为模板,对其主要毒力基因TK、gI和gE全长进行克隆、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扩增TK基因左右重组臂TKL和TKR,构建质粒pUC-TKLR,将扩增后的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含有CMV+polyA)插入pUC-TKLR质粒,构建TK基因缺失打靶质粒。TK、gI和gE基因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XJ2015株与国外EHV-1分离株TK、gI和gE基因同源性均较高,分别为99.8%~100.0%、99.6%~100.0%和99.9%~100.0%;与EHV-3分离株同源性均最低,分别为72.9%、59.4%和62.1%;遗传进化分析显示,3个基因均与国外EHV-1同属于一个遗传进化分支,与EHV-9和EHV-4进化关系较近,但与EHV-3进化关系较远,表明XJ2015毒株与国外EHV-1毒株TK、gI、gE基因核苷酸上差异不明显,没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功能基因保守且进化缓慢,同源基因功能相同或相近;经PCR扩增、酶切、测序及转染鉴定,本试验成功构建了用于TK基因缺失的打靶质粒pUC-TKLR-EGFP。通过对EHV-1主要毒力基因的分析及TK基因缺失打靶载体的构建,为新疆地区马鼻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TK基因缺失株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7,(5)
猪巴氏杆菌病是猪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后引起的一种以出血性病变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临床根据发病缓急不同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三种;发病症状以呼吸系统表现为主;灭活疫苗、弱毒疫苗和亚单位疫苗对该病都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6.
任丽华 《四川蚕业》2003,31(1):43-44
在大面积生产中 ,常常发现这样的情况 :蚕儿在饲养期 ,从肉眼观察、生长发育等活动均较正常 ,但是上蔟后 ,出现较多的不结茧蚕。少者为几十头或几百头 ,多者几千头 ,严重的甚至上万头 ,给生产带来较大的影响 ,给蚕农的经济收入造成较大的损失。根据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的经验和查阅有关资料 ,总结出不结茧蚕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1 不结茧蚕发生的原因1 1 与蚕品种有关系 :如东肥就有不结茧蚕或吐平板丝的生理特性 ;还有杭七、杭八、新九蚕品种等在蔟中易发生不结茧蚕 ;还有我们常用的春雷在蔟中低温多湿的环境情况下也易发生不结茧蚕。1 …  相似文献   
7.
PCR和核酸探针技术诊断MD和RE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核酸探针的点杂交技术,对临床鸡肿瘤/可疑肿瘤病料分别进行马立克氏病(MD)和禽网状内皮增生症(RE)的检测。结果MD和RE的PCR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1.9%和53.3%,探针点杂交检测的阳性率则分别为77.1%和27.1%。研究的结果表明,两种检测技术都有很高的特异性,相比而言PCR技术检测的敏感性更高,而且更快速、操作更简便、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8.
9.
10.
《中国动物保健》2001,(7):19-19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鸡恶性肿瘤性的、严重危害养鸡生产的一种传染病,在我国首次发现至今已经近30年。应用疫苗免费预防经历了使用Ⅲ型火鸡疱诊病毒冻疫苗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