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7月23日~8月5日和8月7~13日,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分别研究了4只蓝鹇(2♂2♀)、3只白鹇(1♂2♀)和5只白腹锦鸡(2♂3♀)的各种行为的发生频率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3种雉类的各种行为类型都相似,但不同雉类间各种行为发生频次有差异。白腹锦鸡、蓝鹇和白鹇的休息行为分别在8:00、9:00和10:00达到日高峰,分别为12.05次/h、28.39次/h和14次/h。蓝鹇、白鹇、白腹锦鸡运动相关行为分别在7:00、8:00、9:00出现峰值,为19.29次/h、21.76次/h、24.90次/h;10:00蓝鹇、白鹇、白腹锦鸡的运动相关行为发生频次都出现了白昼的第一个谷值,分别为6.71次/h、9.29次/h、15.19次/h。蓝鹇、白鹇、白腹锦鸡的梳理行为9:00出现谷值分别为7.64次/h、8.05次/h、11.67次/h,10:00出现峰值分别为17.25次/h、21.19次/h、21.0次/h。3种雉鸡的采食行为的日节律相似。  相似文献   
2.
圈养红腹锦鸡人工孵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5—2008年在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试验基地对圈养红腹锦鸡进行人工孵化试验。采用中型孵化机孵化,共孵化412枚受精卵,孵化率为74.76%(67.62%~90.74%),孵化期为22.90~23.03d。结果表明:采用中型孵化机对红腹锦鸡的规模化孵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白腹锦鸡长期的驯化饲养和研究,系统的介绍了其人工养殖与孵化、育雏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4.
以红腹锦鸡为研究对象,以七彩山鸡和家鸡为参照,采用凯氏定氮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3种鸟类卵清中蛋白质含量及17种氨基酸含量,以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其卵壳中7种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红腹锦鸡卵清中蛋白质含量和17种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153 m g.-g 1和123.05 m g.g-1,均高于七彩山鸡和家鸡;红腹锦鸡中,K、Ca、M g3种常量矿质元素的含量也高于其余2种鸟类,卵壳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  相似文献   
5.
无菌采集病死红腹锦鸡肝脏、脾脏和心血,接种多种培养基分离细菌。以生化试验和小鼠攻毒试验,鉴定分离细菌及其致病性。采用PCR方法扩增分离细菌16S rRNA,测定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大肠杆菌相应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比较,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分离细菌为大肠杆菌,可以致小鼠死亡。其16S rRNA基因序列与GenBank登录的大肠杆菌相应基因同源性超过99%。由此证明,该红腹锦鸡死于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8~17周龄红腹锦鸡笼养条件下生长发育规律及体尺性状。试验将9只8周龄红腹锦鸡随机分组,分别饲养于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雉类繁育基地育雏室内的育雏笼中。利用其体重与体型参数的实测数据,讨论分析了笼养条件下红腹锦鸡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8~17周龄红腹锦鸡的体重增长曲线符合Y=21.228X+175.86(R^2=0.9923)、胫长生长曲线符合Y=0.2776X+3.9926(R0=9866)、胫围增长曲线符合y=1.3188e^0.0411X(R^2=0.992)、龙骨长生长曲线符合Y=0.2222X+3.6722(R。=O.96)、胸深增长曲线符合Y=0.139X+1.7913(R^2=0.9808)、胸宽增长曲线符合Y=0.119X+3.1278(R0=0.9925)、体斜长增长曲线符合Y=9,5713e^0.019X(R^2=0.9484)、骨盆宽增长曲线符合y=2.2286e^0.0555X(R^2=O.9288)、体长生长曲线符合Y=35.502X^0.1366(R^2=0.9833)、半潜水长生长曲线符合y=0.9607X+18.175(R^2=0.9673)、颈长生长曲线符合y=4.1533e^0.056X(R=0.9974)。  相似文献   
7.
鲫鱼和红腹锦鸡视网膜结构的比较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鲫鱼(Carassius auratus)和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视网膜组织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关系,测量了视网膜各层厚度、3个核层的胞核层数及胞核直径,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鲫鱼和红腹锦鸡视网膜均由4层细胞构成,在显微镜下分为10层。鲫鱼视网膜平均厚度为196.57μm,红腹锦鸡为225.31μm。红腹锦鸡的视网膜内核层的细胞核层数比外核层多,鲫鱼的外核层细胞核层数大于内核层。鲫鱼和红腹锦鸡这2种动物视网膜结构的差异,与其从水生到陆生的生境迁移和捕食方式的变化相适应。  相似文献   
8.
试验选取健康且体重一致、12周龄的红腹锦鸡15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试验期为12周,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不同的5种试验日粮(A组16.78%,B组17.76%,C组18.75%,D组19.75%,E组20.67%)。结果表明:23同龄时,在能量水平为12.14 MJ/kg、蛋白质水平为18.75%时,育成期红腹锦鸡体重最大,为511.63 g,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蛋白质水平为19.75%时,育成期红腹锦鸡的体型发育最佳。  相似文献   
9.
2008年雪灾之后三峡库区红腹锦鸡种群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估2008年罕见雪灾对三峡库区野生动物的影响程度,选择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红腹锦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呜叫计数法,在库区选定以往年份进行过32个样点调查的6个区域进行重复调查.结果表明,雪灾之后库区红腹锦鸡繁殖期占区雄鸟种群密度降低到35.11%,生境质量对红腹锦鸡种群存活率表现出明显差异.大面积人工营造的日本落叶松纯林生境中存活率最低(6.30%),自然更新且人类活动影响程度较低的落叶阔叶 针阔混交林以及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生境中存活率较高(54.66%~91.36%).  相似文献   
10.
利用红外相机观察研究了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腹锦鸡和红腹角雉日、年活动节律,结果为,红腹锦鸡和红腹角雉都具有明显的昼行性特征,红腹锦鸡日活动高峰期在8∶00-10∶00和16∶00-18∶00,红腹角雉日活动高峰期在6∶00-8∶00;红腹锦鸡在春季活动最为频繁,其次是秋季和夏季;红腹角雉在春季活动最为频繁,夏季和秋季差距不大,冬季活动极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