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0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牧一号苜蓿MvP5CS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苜蓿(Medicago sativa)耐盐分子机制,为抗逆分子育种提供依据,通过同源克隆和RT PCR技术克隆了新牧一号杂花苜蓿(M.varia Xinmu 1)的MvP5CS基因, MvP5CS全长2 148 bp,Genbank登录号为:EU371644。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在盐胁迫下MvP5CS基因表达明显上调,说明 MvP5CS与苜蓿的耐盐性相关。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叶盘转化法,将MvP5CS基因成功转入烟草(Nicotiana tabacum),盐胁迫下转MvP5CS基因T1代烟草萌发率和根长均高于非转基因烟草。表明新牧一号苜蓿P5CS基因能够提高转基因烟草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3414”二次回归设计,研究了N、P、K肥配施对草原3号杂花苜蓿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肥的增产作用最大,其次为钾肥,氮肥的影响最小;最高产量预期值达到578.55kg/hm^2的最佳施肥方案:氮肥81.0-114.75kg/hm^2,磷肥218.75-262.0kg/hm^2,钾肥96.0-138.0kg/hm^2,氮、磷、钾比例为N:P2O5:K2O=1:1.76,2.08:1.17-1.33.  相似文献   
3.
研究于1992年在甘肃河西半荒漠地区杂花苜蓿型人工草地进行,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衣载牧量分轻牧、中牧、重牧3个处理6个重分区轮牧。结果表明,试验当年,草地类型未发生演变,披碱草随放牧加强而衰退,无芒雀麦和红豆草在中牧下得到促进,紫羊茅在重牧下受抑。由牧草产量和质量的分析表明,在西北干旱地区,苜蓿型草地可于6月初刈草后,连续放牧3次,且载牧量以中等为宜。  相似文献   
4.
以杂花苜蓿阿尔冈金(Medicago varia cv.ALgonquin)为试验材料,采用沙培方法,研究了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对Pb2+处理下杂花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比,用SNP(100μmol/L)、低Pb2+浓度(250mg/L)和SNP与低Pb2+浓度组合(100μmol/L SNP+250mg/L)处理均增加了杂花苜蓿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胚芽胚根长,提高了幼苗脯氨酸、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增强了根系活力,降低了MDA含量。高Pb2+浓度(500mg/L)处理不利于杂花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且100μmol/L SNP不能缓解高铅胁迫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Morphological variation between Astragalus hamosus and Coronillascorpioides populations was studied using local germoplasm collected in northern and central Tunisia. Twenty-one morphological traits were recorded and data were analysed using complementary statistical analysis. Considerable variation based on morphological and agronomical traits was found between populations and for both species. Pod and peduncle lengths as well as flowers number were the most discriminant variables between populations. Differences were also found for variables like seed number per pod, seed yield and dry matter production.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plant traits and the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of the origin sites. This study revealed enough variation among populations to initiate a selection programme for pasture improvement in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of Tunisia, where the two species are well adapted.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在乌鲁木齐冬季严寒,夏季酷热,年降水量230mm左右,在旱作栽培的条件下,进行了6个苜蓿品种的正规比较试验。历时三年,以产量、草质、越冬率、生长速度及再生等性状比较,以图牧二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taiva L)阿勒泰杂花苜蓿(M.varia Martyn)石河子杂花苜蓿(M.varia Martyn)表现最好,其次是贝维尔杂花苜蓿(M.varia Martyn)。  相似文献   
7.
调查试验研究表明:新疆野生“黄花”苜蓿普遍出现紫花、黄花、半紫半黄花及其它变异个体,以及这些变异株后代的分离现象。研究结果证明了黄花苜蓿群体中混生有多变苜蓿种。建议在新疆野生苜蓿分类的资源名录中、应把多变苜蓿种单独列出来。  相似文献   
8.
杂交苜蓿是野苜蓿 (M .falcata)和紫苜蓿 (M .sativaL .)的杂交后代 ,兼具亲本的许多优良性状 ,适于广泛栽培。对其在根系特性上所表现出的优势进行研究发现 :根颈处的劈裂将植株分为母株与子株 ,实现营养繁殖 ;位于茎基部的当年芽数量明显大于亲本 ,是地上生物量增长的基础 ;明显的缩根现象有利于茎基部和根颈顶部芽的产生和越冬 ;明显优于亲本的侧根与不定根 ,为根劈裂分株繁殖的植株提高地上生物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在乌鲁木齐灌溉条件下,苜蓿(Medicago varia Martyn)+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苜蓿+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苜蓿+猫尾草(Phleum pralenss L.);苜蓿单播;苇状羊茅及无芒雀麦单播等处理的混播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苜蓿与一种禾草混播比禾草单播显著增产。单播一种禾草产量很低不宜采用;建立打草人工草场,以苜蓿+无芒雀麦组合为好,建立打草和放牧兼用草场,以苜蓿+苇状羊茅为好。  相似文献   
10.
杨云尧  任燕萍  苏豫梅  陈全家  张博  张桦 《草业科学》2012,29(12):1887-1893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了新牧1号苜蓿(Medicago varia Xinmu 1)MvNHX1和MvDREB1基因在盐胁迫下的表达情况。此外,根据已获得的MvDREB1和MvNHX1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并以新牧1号苜蓿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克隆得到了这两个基因的启动子。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这两个基因启动子的类型和结构,结果表明,MvNHX1和MvDREB1基因的启动子序列中均含有通用启动元件和上游调控元件,如CAAT框、TATA框、光响应元件、低温响应元件等,但部分响应元件的种类和数量不同。通过对两个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分析及比较为进一步研究这两个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