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家蚕浓核病病毒流行病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流行病学角度,探讨了家蚕浓核病毒(DNV)的毒力、感染力、自然生存力,对几个理化因子的稳定性及病毒的扩散范围和宿主域等。证明DNV具有极强的毒力和蚕座感染力,其自然生存力的强弱,受到生存环境和病毒存在状态的影响,最适的生存场所是土壤,最适的生存条件是低温多湿,最适的生存状态是病毒存在于蚕组织内,DNV对目前常用消毒药剂的抵抗力弱;自然扩散力小;桑卷叶蛾和桑螟可能是家蚕DNV的健康带毒者。  相似文献   
2.
剖取浓核病蚕的新鲜肠组织,在pH7.2的磷酸级冲液中捣碎,经用氯仿反复抽提澄清,硫酸铵盐析,结合3000r/min常温低速离心分离纯化本病毒,得到了紫外吸收高峰260nm、电镜观察病毒粒子纯净的病毒悬液,将此病毒液制备抗血清,得到了效价在1024特异性强的抗血清.用此抗血清对浓核的病蚕进行各种早期诊断时,免疫双扩散、对流免疫电泳法,一般在感染后24—36小时检出,间接荧光抗体法12—24小时就能检出.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出早的特点,在当前富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3.
家蚕抗浓核病近等基因系及其RAPD分子标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一原  鲁成 《蚕业科学》1999,25(4):217-220
用抗浓核病的蚕品种东 3 4 (rr)与感病的品种菁松 (RR)杂交 ,再以菁松作轮回亲本 ,进行回交育种。由于家蚕抗浓核病基因表现隐性 ,因此 ,用测交添毒选择方法保留抗病基因 (r) ,通过回交 5代和自交一代的选择培育获得了抗浓核病的近等基因系菁东。对 2个品系及抗病亲本用 50个随机引物进行了RAPD分析。  相似文献   
4.
家蚕抗浓核病育种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俭  张志芳 《蚕业科学》1997,23(2):97-99
采用添食病毒的方法,对200个家蚕品种进行了抗浓核病调查,发现28个抗病品种,并从秋丰、白玉中选育出抗浓核病品系黑抗、白抗;进而把眼纹全黑基因(bl)导入抗病个体,第15染色体上同时具有抗浓核病基因(nsd-Z)和斑纹基因眼纹全黑(bl),从而育成了带斑纹标志的家蚕抗浓核病育种材料D01、D02。创建了利用斑纹基因作遗传标记,不用添毒的抗浓核病品种选育方法。  相似文献   
5.
家蚕浓核病毒“镇江株”基因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DNV—DNA经限制性内切酶Sau3A部分酶解,与经BamHI酶解后的载体PWR13连接,转化E·coli,通过遗传标记筛选、酶解电泳分析,证明BmDNV基因组的绝大部分已被克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