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1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岗鹅的就巢规律及其与产蛋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207只马岗鹅种母鹅35周间的就巢情况及产蛋量,结果:平均就巢次数为4.2次,个体次平均就巢天数为22.3天,个体就巢天数为94.8天,表现出较强的就巢性;另外,就巢总天数与产蛋量间呈现中等负相关。个体间就巢性差异很大,可望通过选育提高产蛋量。  相似文献   
2.
5─羟色胺在四季鹅抱窝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羟色胺(5—HT)在四季鹅抱窝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口服5-HT受体阻断剂,可使抱窝四季鹅的血液催乳素(PRL)、β-内啡吠(β-END)水平迅速下降,抱窝持续时间由29.20±1.56d缩短至4.20±1.58d.结果表明:5—HT参与四季鹅PRL和β─END的调节,在抱窝机理中起着重要作用.β─END在抱窝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就影响就巢因素的环境、内分泌和遗传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并对去除就巢的最新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利用PCR-SSCP技术对石歧杂鸡的催乳素(prolactin,PRL)基因外显子2进行SNP检测和测序分析,并对该基因与石歧杂鸡产蛋、就巢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RL基因外显子2存在多态性位点,该位点由于在3838位点发生C→T的碱基突变,产生了AA、AB和BB3种基因型,并导致氨基酸的改变,由亮氨酸变为苯丙氨酸。基因型AA和等位基因A的频率最高;BB基因型个体首次就巢时间显著晚于AA和AB基因型(P0.01);BB基因型的就巢次数显著多于AA和AB基因型(P0.05);3种基因型与产蛋性状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鸽特殊的就巢泌乳机理,本研究采用放射免疫技术(RIA)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公、母鸽在青年期、就巢期和哺育期3个生理时期,血清中催乳素(PRL)、雌二醇(E2)2种激素浓度的动态变化和催乳素受体(PRLR)、血管活性肠肽(VIP)mRNA在脑、肝脏和肾脏3种组织中的表达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测定期间母鸽血液中2种激素的平均浓度均高于公鸽.在青年期,测定前公鸽血清中PRL和E2水平没有显著变化,但在测定后期(124 d)PRL浓度下调,而此时母鸽血清中E2浓度显著提高;就巢期,公、母鸽血清中PRL浓度都有显著升高趋势,并在哺育期达到最高峰,母鸽血清中E2浓度随着就巢时间的延续有下降的趋势,到哺育中期才升高.在鸽脑、肝脏、肾脏3种组织中均表达PRLR和VIP这两种基因,与青年期相比,就巢期公、母鸽脑组织中PRLR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在哺育第1天达到最高;在就巢期,脑组织中公、母鸽VIP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青年期和哺育期.初步推断PRL对鸽就巢行为的发生和维持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旨在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构建鹅就巢与产蛋cDNA基因文库,筛选就巢母鹅上调与下调表达的基因.以就巢期和产蛋期鹅卵巢组织互为检测子和驱动子,进行正反双向消减杂交,获得鹅卵巢差异表达基因文库.从双向文库随机挑选单菌落进行PCR验证,结果表明文库质量良好.选取654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分析,获得641条表达序列标签(ESTs).对ESTs进行去除载体序列、质量检测、聚类及拼接,经BLASTn比对,有166条ESTs找到与之匹配的同源序列,其中92个是功能基因.比较就巢与产蛋SSH文库,发现就巢SSH库中参与细胞凋亡、信号转导及细胞结构的基因出现频率较高;产蛋特异性基因文库中参与物质能量代谢、细胞防御的基因较多;尚有许多差异片段属于未知功能蛋白或理论推定蛋白.结果提示,催乳素受体、抗苗勒管激素以及雌激素受体基因在就巢期上调表达可能与鹅就巢行为的启动与维持有关.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鹅就巢行为分子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VIPR\|1基因是研究家禽就巢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研究选用处在产蛋期、就巢期的黑番鸭为研究对象,通过PCR\|RFLP和测序的方法,对VIPR\|1基因内含子12进行多态性检测,并分析其与就巢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VIPR\|1基因内含子12存在一个AfaⅠ酶切位点,该位点在内含子12的902 bp处发生了C→T的碱基突变,产生了CC,CT和TT三种基因型。通过对产蛋黑番鸭与就巢黑番鸭个体的研究,发现所测产蛋黑番鸭基因型的分布情况为CC(32),TT(40)和CT(42),就巢黑番鸭基因型的分布为CC(18),TT(40)和CT(18),经卡方独立性检验,产蛋黑番鸭与就巢黑番鸭两者之间基因型的分布差异显著(P<005)。表明黑番鸭VIPR\|1基因第12内含子C902T突变与黑番鸭的就巢性状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四季鹅母鹅生殖内分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实验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四季鹅母鹅在生长发育、产蛋和抱窝期生殖激素分泌变化的规律。结果发现,在生长发育期血浆促黄体素(LH)和17β—雌二醇(17β—E2)水平随日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至180日龄LH和175—E2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156±0.147ng/ml和236.56±34.29Pg/ml,开产后二者均有所下降。孕酮(P)在初生时较高达1.86±0.48ng/ml,之后逐步下降,至开产后P含量大幅度增加,提示:LH和17β—E2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母鹅卵巢小卵泡的P转变为17β—E2的能力较强。在产蛋期,产蛋前LH在13小时内,P在12小时内(个别为20小时)出现2次高峰。产蛋前P高峰为4—5小时,而LH峰则于产蛋前1—3小时出现。LH的峰可诱导成熟卵泡排卵,P则引起LH峰的出现。在抱窝期,促卵泡素(FSH)、P、17β—E2有相似的变化模式。初期较高,中期最低,至雏鹅出壳则三者水平有所回升。但促乳素(PRL)则相反,初期急剧上升,至中期最高,接近雏鹅出壳时下降,出壳后仍维持一定水平,至休产期才降至低水平。PRL对抱窝和母性行为上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主动免疫血管活性肠肽对泰和鸡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56周龄的母泰和鸡分为3组,第1组(n=35)用血管活性肠肽(VIP)类似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偶联物进行免疫,第2组(n=33)用矿油佐剂与水的乳化物进行注射,第3组(n=36)作空白对照。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免疫组日抱窝率明显减少,产蛋高峰后的产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各组间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无明显差异。第1、2组血浆VIP类似物抗体及催乳素(PRL)水平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果显示:第1组二免后VIP类似物抗体水平最高,P/N达493±116,而第2组的检测结果为阴性;第1组免疫后的血浆PRL水平明显低于同期的第2组。以上结果表明,在泰和鸡中主动免疫VIP可以降低血浆的PRL水平,减少抱窝率,提高产蛋率。  相似文献   
10.
生殖激素对家禽就巢的调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现代高效的养禽业中,就巢性已成为影响家禽繁殖力的重要因素.本文对以催乳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卵泡生成激素、促黄体生成素、雌激素、孕酮、血管活性肠肽、多巴胺和 5-羟色胺等调控禽类就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