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1篇
  免费   389篇
  国内免费   560篇
林业   202篇
农学   276篇
基础科学   458篇
  536篇
综合类   1742篇
农作物   152篇
水产渔业   333篇
畜牧兽医   2250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189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262篇
  2020年   210篇
  2019年   254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265篇
  2016年   301篇
  2015年   249篇
  2014年   332篇
  2013年   375篇
  2012年   450篇
  2011年   437篇
  2010年   342篇
  2009年   306篇
  2008年   262篇
  2007年   305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无源蓄冷控温运输箱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蓄冷运输箱信息化程度低、控温时间短、控温困难等问题,设计了一款集控温、远程监控、定位、故障诊断等功能于一体的蓄冷运输箱。以脐橙为试验对象,结合能耗模型,对蓄冷控温箱控温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箱内各截面温度不均匀系数分别为0.38、0.47、0.78,温度极差最大值为2.8℃,均匀性较好;当蓄冷剂用量为180 kg,预冷脐橙660 kg,在外部环境平均温度26.39℃的条件下,总控温时长为122 h,风机共执行控温21次,且随着蓄冷量减少,风机开启控温所用时间呈指数上升趋势,决定系数不小于0.928 0;结合能耗模型分析得出,该箱体在广州夏季高温环境下可控温5 d以上,能够满足远距离运输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同期排卵处理母牛体温和活动量变化规律及不同同期排卵技术处理效果,指导同期排卵技术优化。本研究自动监测了18头20月龄左右同期排卵(GnRH-PG-GnRH)处理荷斯坦母牛和17头产后40~60 d预同期排卵(PG-PG-GnRH-PG-GnRH)处理荷斯坦母牛的体温和活动量,应用自动检测系统进行母牛发情监测。结果发现,同期排卵处理母牛发情时阴道温度平均升高(0.43±0.20)℃,持续(12.37±2.73)h;活动量平均升高(18.28±18.61)倍,持续(11.00±1.68)h;排卵时阴道温度平均下降(0.20±0.10)℃,持续(11.00±1.68)h。自动化发情监测显示,同期排卵处理母牛7头发情并排卵;预同期排卵母牛GnRH处理前全部发情排卵。两种同期排卵处理,虽可改变母牛性周期进程,促进母牛性周期同步化,但均难以使母牛性周期完全同步。因此,将同期排卵-定时输精和发情鉴定技术科学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繁殖效果。  相似文献   
4.
科学分析奶牛养殖区域比较优势,是优化中国奶牛养殖生产布局的前提条件。利用2001-2017年中国乳业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影响中国奶牛养殖生产布局的关键因素,基于比较优势理论、采用资源禀赋系数法,针对关键因素进一步分析中国奶牛养殖区域比较优势,探讨中国奶牛养殖生产布局的优化方向。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奶牛养殖生产布局主要受到玉米产量、生产者预期和温度的影响,不同地区在这三个方面具有不同的奶牛养殖比较优势。奶牛养殖优势区域主要集中在华北产区和西部产区,包括内蒙古、河北、山西、新疆、甘肃和宁夏;非优势区域主要集中在南方产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安徽、江西和广西;其余省份为较优势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产区和大城市周边产区。因此,从区域发展层面,提出建设优势区域产业带、因地制宜发展较优势区域、引导非优势区域转移和整合区域资源优势等建议;从奶牛养殖生产布局显著性影响因素层面,提出推广种养结合养殖模式、种植替代玉米的饲料作物、引导乳制品消费、改善养殖基础设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旨在评估宁夏地区荷斯坦牛乳房性状的遗传水平。本研究使用DMU(v6.0)软件的AI-REML模块结合EM算法并配合多性状动物模型对宁夏地区12 415头荷斯坦牛,包括111 735个观察值的9个乳房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探讨构象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宁夏地区荷斯坦牛乳房性状遗传力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乳房深度遗传力值为0.242,乳房质地为0.080,悬韧带为0.183,前乳房附着为0.230,前乳头位置为0.231,前乳头长度为0.173,后乳房高为0.272,后乳房宽为0.378,后乳头位置为0.169。各性状遗传相关范围为-0.277~0.706,表型相关范围为-0.084~0.316。研究共筛选出特征值≥1的4个主成分,占总方差的64.19%,且9个乳房性状在前3个主成分中已全部体现,荷载系数均在0.4以上。本研究通过对宁夏地区奶牛DHI数据的深入挖掘和遗传参数估计,准确地把握了宁夏奶牛群体的结构特征,对于奶牛的选种选配和育种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围产期奶牛饲喂过瘤胃胆碱(RPC)对泌乳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用60头年龄、胎次、预产期、上一胎次产奶量相近的健康围产期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头。Ⅰ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和Ⅲ组在基础日粮上分别添加25 g/d和50 g/d RPC,饲喂期从产前3周至产后3周,共42 d。结果表明:Ⅱ组产奶量在产后1~8周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在产后第2周,Ⅲ组的乳脂率、乳蛋白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在整个试验期,Ⅱ组的谷丙转氨酶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组的天门冬氨酸转氨酶显著含量低于Ⅰ组(P0.05);产后第1周和第2周,Ⅱ组的β-羟丁酸、非酯化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Ⅱ组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Ⅲ组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日粮中添加RPC可以显著提高情期受胎率(P0.05),显著缩减奶牛空怀天数(P0.05),也对产后初次配种时间的缩短和配种次数的降低有影响。日粮中添加RPC可提高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对血液生化指标和繁殖性能产生有利影响,本试验条件下RPC最佳添加剂量为每头牛25 g/d。  相似文献   
7.
在日益激烈的企业生存竞争中,针对乳制品生产企业如何选取合适的生产批量和库存水平的问题,提出了成本-时间-客户满意度的三目标优化模型。首先,考虑乳制品的库存费用、周转时间和客户满意度,分别建立库存生产成本、库存周转时间和客户满意度优化模型;其次,以生产批量和库存水平为决策变量,应用多目标遗传算法,集成库存生产成本模型、库存周转时间模型和客户满意度模型,求出所有非劣解;最后,应用伪权向量法,通过保质期不同的产品验证提出的模型。结果表明,对于不同保质期的产品,均可得出最优库存生产批量大小和最优库存水平。  相似文献   
8.
优质鲜食橄榄新品种‘甜榄1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甜榄1号’是从大量橄榄实生树中选出的橄榄鲜食新品种。果实梭形,果皮黄绿色,纵横径3.0cm×1.7cm,平均单果重5.5g,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9%,可食率78.2%。在福建省闽清县,果实于11月中下旬成熟。果肉黄白色,肉质细嫩清脆,化渣,风味香甜,回味好,鲜食品质明显优于‘檀香’等现有主栽鲜食品种。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存在一定程度的锌缺乏现象,可以乳制品为载体,有效的增加锌的吸收量。  相似文献   
10.
Abstract  The accuracy of household reporting of subsistence fishing catch and effort and seafood consumption on the Fijian island of Ono-i-Lau was studied. A creel survey was carried out concurrently to validate the household survey data. Reported estimates of fishing participation, effort, and fish consumption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o the creel survey estimates. Householder's appeared to overestimate the number of fish from the most abundant family Lethrinidae, and underestimate rarer fish.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ported and observed contribution of the majority of finfish families and invertebrate taxa. The reported and observed catch rate estimate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dicating that Ono-i-Lau villagers are relatively accurate in their estimation of the number and size of fish from recalled catch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