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6篇
  14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以多变热力过程为基础建立了有摩擦管路的计算公式,并对计算方法和有关问题作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2.
南方春大豆不同播季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及其遗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继凤  赵政文 《大豆科学》1998,17(4):331-339
本文以12个南方春大豆早熟品种(系)和12个中熟品种(系)为材料,进行春,秋播试验,研究主要农艺性状的秋播变异率,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和遗传进度,结果表明:1,两熟期组秋播变异率平均,除分枝起点为负值以外,其它11个性状在2.36%-52.88%之间,说明秋播对为结性状均有一定影响;熟期组之间各性状秋播变异率的大小亦存在较大差异,如秋播对早熟组株高,主茎节数,结荚节数,结荚高度,主茎荚数和百粒重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刺楸进行打破休眠和变温催芽试验,研究了刺楸种子深度休眠的机理和催芽方法,结果表明:引起深度休眠的主要原因是种胚发育不完全,尚需一定的时间和温度条件才能完成种胚的发育,种子采收后须立即用湿河沙堆藏,层积处理的天数不少于120d。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内观花植物种类、盛花期、花色、各季节观赏效果近两年的实地调查分析,得出:种类约有91种,其中春季33种,夏季37种,秋季11种,冬季10种;红色系和白色系为主色调,分别为36种和29种,各占总数的39.6%和31.9%。探讨了如何使公园各季节主题花鲜明的前提下具有季相性、连续性、多样性,以期为今后园内建设和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海藻生根剂对四季小白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四季小白菜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用海藻生根剂对白菜苗进行灌根处理,通过测量不同处理对小白菜的株高、叶面积、干重等生长指标和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研究海藻生根剂对四季小白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海藻生根剂成品500倍液处理四季小白菜可以增加白菜苗的株高、叶面积以及提高四季小白菜苗的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产量;且明显提高小白菜叶片中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和根系活力。而不加海藻提取液的生根剂半成品作用不明显。可见,海藻生根剂500倍液处理为最优浓度处理。  相似文献   
6.
变时相生长模型技术及其在小班数据更新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小班数据更新是地方森林资源监测和资源档案管理的需要,实现它的必要条件是建立小班动态数据库和建立小班数据更新模型。本文着重对后者的现实林分建模中每年变化的大量的部分,采伐的问题处理,根据微变化调整原理,提出变时相生长模型技术,从而消除了误差逐年积累和放大的问题,提高了小班数据更新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不同播种季节对早熟菜用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2个早熟菜用大豆品种(系),进行春夏播试验,研究不同播季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分析不同播季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春季播种条件下几乎所有性状均高于夏播;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小于夏播;单株荚数、全生育期等2个性状与单株产量达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而夏播条件下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等2个性状与单株产量达显著相关。初步探讨了产生遗传差异的原因及分季播种条件下有关性状的选择,为早熟菜用大豆育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状选择与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新疆塔城地区冷却羊肉车间不同季节微生物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传统微生物的检测方法,测定羊屠宰车间和羊胴体表面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假单胞菌及乳酸菌数量在不同季节的变化.[结果]夏季屠宰车间空气中的菌落总数超出了参照标准,其菌落总数达到4.45 logCFU/cm3.羊的屠宰过程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微生物污染.该屠宰场夏季屠宰羊胴体表面微生物污染程度较高,屠宰车间空气质量状况较差.[结论]该研究可为提高新疆地区的羊胴体肉品卫生质量和加强肉品卫生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南江黄羊冬季不同饲养方式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江黄羊在大巴山区生态条件下,在120d的冬季中,采取“舍饲”饲养方式,可获得周岁公羊日增重164.50g,只平净增效益31.30元;幼龄(6月龄以下)羊达到平均日增重78.13g,成活率95.24%的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0.
The important enzyme in nitrogen (N) assimilation, nitrate reductase (NR), is an inducible enzyme influenced by many external (light, temperature, etc.) and internal (genotype) factors. The efficiency of the N assimilation system may vary with genotype and season.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effects of season on NR activity in relation to N accumulation in maize plants were investigated. Six different cultivars of maize, namely Ganga-11, Deccan-103, Hi-starch (hybrids), Arun, Manjari and Vijay (composites), were sown during the monsoon (88-day crop duration) and in winter (150-day crop duration). In vivo NR activity in the last fully expanded leaf (LFEL), and the N contents of the whole plant and the LFEL were estimated at seven phenological growth stages. Three different states of N metabolism in maize, namely (i) low NR activity per unit leaf area per unit time coinciding with high accumulation of N, (ii) high NR activity coinciding with low N accumulation, and (iii) low NR activity coinciding with low N accumulation, were noted. These results clearly demonstrate tha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N uptake and accumulation parameters change with the season and crop growth stage and are subject to a genotypic influence. Thus it is necessary to evaluate genotypes under similar environments to select a genotype with high N use efficiency. As these relationships are growth dependent, care must be taken to evaluate them at a particular phenological stage rather than on the basis of days after sow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