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猪链球菌病及其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链球菌病(Swine streptococosis)是由多种不同血清群的致病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疾病总称.近年来猪链球菌病在我国已广泛流行,特别是C群兽疫链球菌(现称马链球茵兽疫亚种)病,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文章主要从其病原学、流行病学、毒力因子、病理变化、疫苗的研究进展做了系统的阐述,为该病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将含猪链球菌 2型mrp及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类M基因融合片段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 2 1,经异丙基硫代 β D 半乳糖苷 (IPTG)诱导 ,表达了相对分子质量为 6 0 0 0 0左右的融合蛋白。利用组氨酸亲和层析柱 ,获得了纯化的融合蛋白 ,质量浓度为 4 2 μg·mL-1。以纯化的融合蛋白、宿主菌BL 2 1经IPTG诱导表达后的超声波破碎上清、马链球菌兽疫亚种ATCC 35 2 4 6株和猪链球菌 2型HA 980 1株制备的二联灭活苗为免疫原 ,分别免疫 30头仔猪。初次免疫 1月后 ,以同样的剂量再次免疫 ,3周后以 5×LD50 的ATCC 35 2 4 6和HA 980 1强毒株进行攻击。结果 ,纯化融合蛋白免疫组的免疫保护率达 6 0 % ,BL 2 1上清免疫组的免疫保护率为 5 0 % ,全菌二联灭活菌苗的免疫保护率达 90 %。  相似文献   
5.
兽疫链球菌(Streptococcus zooepidemicus)是一种营养缺陷型菌株,其生长代谢需要外源添加各类营养因子。通过在兽疫链球菌发酵对数生长初期外源添加氨基酸的方式研究其对透明质酸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添加氨基酸对透明质酸的生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笔者初步研究了当添加质量浓度为0.5 g/L时,18种常见氨基酸对透明质酸产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在18种氨基酸中选取苯丙氨酸和丝氨酸对透明质酸合成进行浓度优化实验,结合细胞生长和代谢产物分析,更进一步研究氨基酸对透明质酸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苯丙氨酸和丝氨酸添加质量浓度分别为0.5 g/L和0.5 g/L时,透明质酸产量提高最大,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18.05%和17.44%,菌体浓度均没有增加,但是乳酸浓度分别降低了9.93%和15.80%,说明氨基酸的添加不是通过增加菌体量来提高透明质酸产量,而是改变了碳源流向,减少了乳酸积累,使得透明质酸产量显著提高。本研究为高产透明质酸的发酵工艺提供了借鉴与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对家禽的致病性,采集流行地区发病鸡和鸽的肺脏,分离了8株链球菌,并利用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和PCR方法进行鉴定,结果为3株属马链球菌兽疫亚种,5株属粪肠球菌。在此基础上,选择1株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内蒙分离株,经腹腔注射途径人工感染SPF (Specific pathogen free chicken) 鸡和肉鸡,攻毒后死亡率分别为40%和80%。剖检观察到出血性肺炎、气囊炎和心包炎,尤其是肉鸡出现60%的支气管栓塞病变,这与临床病理学变化相似。此外,采用微量肉汤测定法测定8个临床分离菌株测定对15种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MIC),结果显示10株链球菌对于氟苯尼考、莫西沙星、甲磺酸加替沙星、乳酸环丙沙星及强力霉素高度敏感,MIC值均小于7.813 μg/mL。分离株对于泰乐菌素、磷霉素钠、螺旋霉素和阿莫西林高度耐药,MIC值大于250 μg/mL。试验提示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可能是家禽气囊炎一个重要的病原之一,临床防治中应使用敏感性高的抗菌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中国不同地区猪源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分离株抗原性的差异,为猪链球菌病疫苗的研制提供指导。【方法】取从国内10省市分离的10株猪源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分离株,分别制备灭活疫苗,免疫12周龄ICR小鼠,用同源菌株和ATCC35246株攻击。【结果】以同源菌株攻击免疫小鼠,除CG-74-63株外,其余菌株的保护率均在90%以上;而以异源菌株ATCC35246进行攻击,免疫小鼠的免疫保护率为80%~100%。【结论】中国不同地区的猪源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分离株的抗原性差异不大,单一菌株制备的疫苗具有保护性。  相似文献   
8.
将铝胶、ISA206和CpG三种佐剂分别与热盐酸提取的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treptococcus equi subsp. zooepidemicus)ATCC35246株类M蛋白配合,制成疫苗接种20日龄的小鼠,并设不加佐剂的类M蛋白亚单位疫苗免疫对照组.二次免疫后用ATCC35246株活菌攻击,铝胶、ISA206、CpG和对照组的保护率分别为75%(12/16)、81.25%(13/16)、68.75%(11/16)和56.25%(9/16).试验结果表明ISA206的免疫增强作用高于其他两种佐剂,可望与类M蛋白亚单位疫苗配合,用于预防猪链球菌病.  相似文献   
9.
根据猪链球菌2型荚膜多糖和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类M蛋白的保守区序列分别设计了2对简并引物,建立了一种能同时检测猪链球菌2型和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的双重PCR方法。结果显示,该双重PCR能从100个细菌的混合纯培养物中扩增出2条目的片段。而且可以直接从病料组织中检测到相应的病原菌。用建立的双重PCR方法和细菌分离培养法平行检测人工感染的组织病料,PCR方法与细菌培养法的阳性检出率基本一致,但PCR方法的特异性好、敏感性高,简便易行,可以用于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的快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采用通用的模式细胞HEp 2作黏附及黏附抑制试验 ,研究马链球菌兽疫亚种ATCC35 2 4 6株类M蛋白的黏附作用。结果表明 ,ATCC35 2 4 6株可以黏附HEp 2细胞。用重组表达的类M蛋白鼠抗血清处理ATCC35 2 4 6 ,可抑制其对HEp 2细胞的黏附 ,最大抑制率达 81 4 % ;而ATCC35 2 4 6的全菌鼠抗血清在 1∶80 0时能完全抑制它对HEp 2细胞的黏附。此外 ,热酸提取的ATCC35 2 4 6株的类M蛋白和重组表达的类M蛋白可不同程度地抑制该菌株的黏附 ,前者在 16 0μg·mL-1有最大的黏附抑制率 ( 4 0 % ) ,而后者在 6 0 μg·mL-1的黏附抑制率可达最高值 ( 2 3% )。结果显示 ,类M蛋白是ATCC35 2 4 6株的黏附素之一 ,在对细胞的黏附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