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7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138篇
林业   147篇
农学   456篇
基础科学   72篇
  112篇
综合类   3734篇
农作物   151篇
畜牧兽医   102篇
园艺   1591篇
植物保护   1107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243篇
  2021年   241篇
  2020年   297篇
  2019年   262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306篇
  2013年   260篇
  2012年   415篇
  2011年   438篇
  2010年   433篇
  2009年   379篇
  2008年   348篇
  2007年   361篇
  2006年   389篇
  2005年   353篇
  2004年   311篇
  2003年   294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3年   3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草地贪夜蛾以其对农作物生产危害严重性深受关注,该文对该类害虫形态特征、生物型、生物学特征等等发生特点简要概述,具体从组织管理、全面监测、综合防控技术应用等方面入手,详细介绍了草地贪夜蛾的有效防控措施,以降低此虫害在农业生产中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本规程规定了高原夏菜甘蓝生产技术的术语定义、产地环境、产量指标、主要栽培管理技术、采收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适用于甘肃省高原夏菜甘蓝生产。  相似文献   
3.
以6%阿维·氯苯酰SC(悬浮剂)为对照、清水为空白对照,研究了10%甲维·茚虫威SC、3%甲维盐WG(水分散粒剂)、15%多杀·茚虫威SC、30%氟铃·茚虫威SC、20%四唑虫酰胺SC 5种药剂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玉米草地贪夜蛾均有防治效果,药后3 d,以10%甲维·茚虫威SC、3%甲维盐WG、15%多杀·茚虫威SC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分别为82.94%、72.31%、65.08%;药后7 d,3%甲维盐WG、10%甲维·茚虫威SC、30%氟铃脲·茚虫威SC、15%多杀·茚虫威SC防治效果分别为91.49%、88.03%、70.25%、66.01%;药后14 d,除本地常用农药6%阿维·氯苯酰SC之外,其他几种农药保叶效果都在70%以上。综上,6种农药均可用于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建议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4.
5.
高原夏菜甘蓝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害定西市高原夏菜甘蓝的病虫害有"四病三虫",其中以甘蓝枯萎病和小菜蛾危害最重,通过综合防治技术,有效地减轻了甘蓝病虫害的发生,为生产优质甘蓝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江苏夏季高温多雨,桑黄栽培易发生虫害,为指导生产,对桑黄虫害种类进行调查并提出防控措施。发现桑黄的主要虫害为螨、跳虫、菇蚊、星狄夜蛾、凹黄蕈甲、鼠妇及蛞蝓。总结危害特点,对不同虫害提出效果较好的环境控制、物理控制和药剂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
羽衣甘蓝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的变种,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的希腊等国,在欧、美一些国家栽培历史悠久.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在大棚内采用1年3种3收(菠菜-番茄-甘蓝,其中菠菜、甘蓝不盖棚膜)的种植模式,提高了大棚的利用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3茬667m2产值达10000元左右。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2008年,国内外企业又有一批新成分农药产品在农业部取得农药临时登记证,陆续投放我国市场。现集中简要介绍如下。受篇幅限制,各种新产品具体施用方法、使用剂量、安全间隔期等详见产品标签或使用说明书。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大棚甘蓝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由于种植不科学,仍存在着结球不紧、早出薹、产量低等问题。我们根据几年来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了一套甘蓝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