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林业   27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The market for wood-fiber plastic composites (WPCs) is expanding rapidly in many countries including Japan, where WPCs are mainly used for exterior products. In such applications, WPCs undergo undesirable color change, chalking, and shrinkage and swelling, and accordingly there is a need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the weathering of WPC and develop methods of improving their weathering resistance. In this study, weatherability of WPC was assessed by natural and accelerated weathering trials. Discoloration (whitening) of WPC during exposure was caused by degradation of both wood and plastic. Darker color pigments as additives improved the color stability of WPC; however, chalking on the surfaces still occurred. The color stability of WPC was improved by application of exterior coatings. Preweathering of WPC (before coatings were applied) increased the absorption of coatings by the WPC and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color stability and prevented chalking of the composites. Parts of this study were presented at the IUFRO XXII World Congress Meeting, Brisbane, August 2005 and the IAWPS 2005, Yokohama, November 2005  相似文献   
2.
西南桤木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乙烯基类系列单体——丙烯腈(AN)、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AA)三元共聚单体注入西南桤木木材中,制成新型的高分子复合材料(AMA—WPC)。单体的注入用满细胞法,聚合用热引发法,并采用添加氯化锌对木材细胞壁进行活化等工艺对木塑复合材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实验样品按照国标GBl927—1943有关规定进行测试,并结合傅立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探讨了各因素对AMA—WPC材料接枝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西南桤木木塑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与素材相比较,AMA—WPC的密度提高了59.8%,顺纹抗压强度提高了76.7%,抗弯强度提高了90.4%,抗弯弹性模量提高22.2%,端面硬度提高102.3%,径面硬度提高153.6%,弦面硬度提高152.2%,吸水率降低56.7%,湿膨胀率降低19.0%。  相似文献   
3.
采用KBr压片法对杉木/聚丙烯(PP)复合材料样品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确定杉木特征吸收谱带为1740~1730、1610~1590、1270~1260、1060~1050以及1040~1030 cm-1,以PP在1377 cm-1处吸收强度(I)为内标,对木塑复合材料(WPC)中木粉含量和杉木特征峰相对吸收强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采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木粉含量与相对峰强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选取I(1060-1050)/I1377、I(1270-1260)/I1377为回归变量建立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和以I(1060-1050)/I1377、I(1040-1030)/I1377及I(1270-1260)/I1377为回归变量建立的三元线性回归方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木粉含量的预测值和参照值之间具有强烈的相关性,校正决定系数(R2c)超过0.98,验证决定系数(R2p)超过0.96。外部验证结果表明,线性回归方程预测准确性较高,预测相对偏差范围为0.9%至7.4%,其中三元线性回归方程预测准确性稍好于二元线性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4.
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 6761)为基体,松木(Pine)粉为增强材料,以MAPE(EpoleneG2608)和MAPP(ExxelorVA1840)为偶联剂采用注塑法制备WPC,测定了不同配比WPC的热膨胀性能与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在没有加入MAPE只加入木粉的情况下,WPC的拉伸强度较没有加入任何助剂的HDPE有所下降;偶联剂的加入量按不同配比加入对拉伸模量影响不大;对WPC热膨胀系数主要的影响因素应该是木粉的加入量及塑料基体的种类。  相似文献   
5.
木塑复合材料是近几年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材料,具有易加工、密度高、硬度强的特点。为探究木塑在温室建筑上的应用,设计了一种适合温室使用的木塑与钢材复合骨架,并进行力学性能试验。该试验以木塑和钢材为试材,采用拉伸、压缩、人工气候老化及复合骨架应用于温室的方法,研究了其抗拉、抗压强度及其在温室中应用情况,以期能够开发一种在性能和价格上与钢骨架结构材料相媲美的新材料。结果表明:在低温、室温和高温条件下,木塑的抗拉强度分别为28.391、24.954、15.000 MPa,木塑的抗压强度分别为63.633、42.438、32.547 MPa,木塑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均与环境温度呈负相关关系。木塑在经过250 h的人工气候老化后的抗弯强度为37.040 MPa,比未进行老化处理下降了22.083%。将木塑与钢材结合制作成不同形式的复合骨架,与普通木塑骨架对比,在室温下测试发现复合骨架比普通木塑骨架抗弯性能显著提高,其延展性提高约3倍,其中钢材添加在下缘的复合骨架的抗弯性能显著较钢材在上缘的复合骨架优越;带卡簧卡槽复合骨架的最大抗弯屈服力为19.112 kN,较钢材在下缘的复合骨架提高88.74%,达到了温室骨架的承载力要求。通过供试带卡簧卡槽复合骨架温室的荷载试验得出,跨度8.0 m、顶高3.3 m的拱形屋面温室,其骨架间距为1.2 m时,供试温室承受荷载为0.436 kN·m^-2;当骨架间距为1.0 m时,其承受荷载为0.527 kN·m^-2。与传统钢骨架温室对比,复合骨架温室的建筑成本减少了10.4元·m^-2。该复合骨架可以同时发挥木塑的环保、价廉、可塑性优势和钢材的优良力学性能,为温室建筑的轻简化、装配化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木刨花与再生塑料复合材的物理力学性能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研究了影响木塑复合材性能的 4个主要工艺参数 .结果表明 ,试验中的影响因素以密度为主要影响因素 ,其对各项指标均有高度显著性影响 ;塑料的添加量对复合板的厚度吸水膨胀率呈高度显著影响 ,对内结合强度及静曲强度的影响不显著 ;热压时间的延长有助于复合板的性能指标的优化 ;热压温度对静曲强度和干状内结合强度及 2 4 h厚度吸水膨胀率的影响不显著 ,对湿状内结合强度和 2 h厚度吸水膨胀率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7.
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营养价值评价方法,分别测定了蛋白粉中乳清浓缩蛋白(WPC)和大豆分离蛋白(SPI)粗蛋白含量和氨基酸组成,对它们的营养价值进行全面评价.分析结果显示,乳清浓缩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分别占其氨基酸总量的40.8%和38.5%,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生物价(BV)、营养指数(NI)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AA)分别为66.3、61.4、69.5、64.1、56.0、82.0和48.3、44.6、62.3、56.2、51.1、76.6.结果表明乳清浓缩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是良好的蛋白质来源.  相似文献   
8.
以PE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动态弹性模量预测模型为研究对象,利用无损检测的方法对PE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动态弹性模量进行检测。将制备方式与实验结果分别利用回归预测模型与灰色理论系统的GM(1,N)/GM(1,N,X(0))模型进行拟合预测,结果表明灰色GM(1,N,X(0))模型对PE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动态弹性模量有比较好的拟合能力和相对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9.
西南桤木木塑复合材料处理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坚 《林产工业》2004,31(3):32-34
以西南桤木作为试材,注入不饱和烯烃类单体。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真空度、真空时间、浸注压力和加压时间4个因素对木材单体留存率的影响。并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检测浸渍处理后高聚物在木材细胞壁内的分布情况。提出了较为理想的西南桤木木塑复合材处理工艺参数,能初步实现西南桤木木塑复合材的有效制备。  相似文献   
10.
汽车用木粉/聚丙烯复合板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气味检测、红外光谱和热失重法,分析出木粉/聚丙烯复合材料产生刺激性气味的原因在于材料的热稳定性较差;应用碱处理、预涂偶联剂、掺入吸附剂和增容剂等方法对木粉进行预处理,测试结果表明,采用碱处理木粉压制的WPC,其气味等级可达到上海某汽车制造企业PV 3900标准3.0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